中秋节作文4篇

时间:2023-02-14 17:1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这次为您整理了中秋节作文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关于中秋节作文 篇一

今天,9月12号,老师和同学们要提前过中秋节。这次过节有点特别,既不是在五星级酒店,也不是在太湖边,更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教室。

张老师神秘地从包里拿出月饼,同学们看见了,便讨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同学们脸上掺杂着各种表情。有的感到十分惊喜,有的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自己在梦游,有的一脸馋相,似乎在想:有月饼吃了!真实太有意思了。

月饼是我国首都北京的名点“稻香村”。月饼是圆形的,金黄色,外面一圈是祥云图案,表示吉祥之意;月饼中间印着“稻香村”三个字,表示产地,“稻香村”上面还有“五仁”两个字,表示有五中果馅。下面还有一朵花,是莲花,代表和和美美。

老师从包里拿出一把切饼刀,递给了陆文博。陆文博把三个月饼叠起来,用手按着,横着切下一刀,“哎呀”一声,一小饼块不幸“坠落”,饼块掉在了地上,可真是“刀下饼落”啊。

接着,陆闻博竖着切下一刀,又切下一刀,斜切一刀,再斜切一刀,边切还边发出“呀、呀、呀”的声音。他数了数,才19块,整个班连老师有28个人呢,根本不够数,他只能继续做他的“工作”——切饼。

最后,陆闻博象切萝卜一样一块一块地切哪块大,就切哪块。切了几刀,然后又数了数,28快,终于够数了。可是,三个月饼已经被他切得不堪入目,切零八落了。

虽然月饼已经被切得惨不忍睹,但还是抵不住我们的食欲。

张老师挑挑拣拣,拿了又放下,挑了好一会儿,才挑到一块最大的饼,藏了起来。张老师的这个 看上去有点贪婪,又有点猥琐。

老师把月饼盒走下讲台,递给第一组同学,第一组同学都好象张老师的跟屁虫,也一个一个地挑大的拿,拿的都是一等大饼块。

月饼盒递到第二组,第二组拿的都是月饼中的“二货”了,月饼块个头明显小了。

第三组可真是惨啊,拿的都是月饼剩货,个个都成了“扫货”的人。最惨的是最后两个同学,只拿到一些可怜的饼渣渣屑,于是张老师大发慈悲,把自己偷藏的饼块切下一点,给他们吃了。

吃月饼了,不,吃小小月饼块了。就那么一点小指甲盖大小的饼块,放进嘴,立即满嘴香味,核桃味,芝麻味、花生味、杏仁味……大家慢慢嚼,细细品,只觉得“香,香,香!”有的同学边吃边问老师:“这稻香村月饼哪里有卖啊?”还有的同学吃着不过瘾,跑到讲台上把月饼盒子舔了起来,惹得大家笑翻了。

今天,9月12号,不是中秋节的日子,可中秋节的欢乐印在心里了。

中秋节的作文 篇二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吟诵,被人们拜舞。人们一向对月亮充满幻想。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语乐融融。中秋之夜是个祥和,完美的夜晚,家家欢聚一堂,坐在月光下吃月饼,该是多么舒服呀!

去年的中秋节我是在我奶奶家过的,那一天,亲人们都来了,还是八月十五的夜晚最热闹,我们一家欢聚一堂,坐在阳台里等待月亮仙子的出现,但是等了半天,连月亮的影儿都没见着。我有些灰心丧气,抓起一个月饼吃起来,我心里有些纳闷:为什么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呢我就去问乃奶奶,奶奶告诉我,在元朝的时候,君主怕子民造反,就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这十家还要供养一个蒙古奴隶主的爪牙,这些爪牙横行霸道,人民叫苦连天,一位正义的大臣看不下去,就在中秋月下,给月饼里塞进许多写着"爱国正义,推翻王朝,一齐连手,还我河山"的字条,把这些月饼送到人们家里。人们看到字条,就有了动力,最终,推翻了腐败的元朝。往后,就有了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听完奶奶讲的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突然,弟弟叫了一声;"快看,月亮升起来了!"我们望着那皎洁的月亮,眼圈都红了,想到了那些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归家的人。这时,奶奶从冰箱里拿出几大盘月饼和许多好吃的,摆放在月亮的下面,听说这叫做供奉月亮。奶奶在烧香敬纸,我看着头顶上的月亮,她越来越亮,仿佛正对着我们笑呢。这个晚上,奶奶家的笑声一向到十二点才结束。

有关中秋节作文 篇三

今天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阿姨吃了一顿丰盛而特别的团圆饭。

我们的晚餐是水果月饼晚餐。我给大家当小厨师。我准备了一盘黄桃、鲜枣、石榴、橙子、玉米和美味的月饼作为晚餐。大家都觉得很好吃,对我做的饭也很满意。

晚饭后,我还为大家演奏了一些好听的钢琴曲。我和阿姨边玩边唱了几首儿歌,大家都给我们鼓掌。

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四

中秋节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 中秋节 中秋节 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习俗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推荐访问:作文 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4篇 关于中秋节作文 关于中秋节作文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