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用参考文献格式6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篇一
一、会议纪要的概 m.shubaoc.com 念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和传达会议基本情况或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等内容的规定性公文,会议记录标准格式。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
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1、办公会议纪要(也指日常行政工作类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单位开会讨论研究问题,商定决议事项,安排布置工作,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如,XX学校工作会议纪要、部长办公会议纪要、市委常委会议纪要。
2、专项会议纪要(也指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主要用于各类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等会议纪要,目的是听取情况、传递信息、研讨问题、启发工作等。如,XX县脱贫致富工作座谈会议纪要。
3、代表会议纪要(也指程序类会议纪要)。它侧重于记录会议议程和通过的决议,以及今后工作的建议。如《××省第一次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纪要》、《XX市第X次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另外,还有工作汇报、交流会,部门之间的联席会等方面的纪要,但基本上都系日常工作类的会议纪要。
二、会议纪要的格式
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
1、标题有三种方式: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开会议的机关加内容加纪要,也可简化为机关加纪要,如《省经贸委关于企业扭亏会议纪要》、《XX组织部部长办公会议纪要》;三是正副标题相结合,如《维护财政制度加强经济管理——在XX部门XX座谈会上的发言纪要》。
会议纪要应在标题的下方标注成文日期,位置居中,并用括号括起。作为文件下发的会议纪要应在版头部分标注文号,行文单位和成文日期在文末落款(加盖印章)。
2、会议纪要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指会议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持人,与会人员,基本议程。
(2)主体,主要指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常务会、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
(3)结尾,主要是对会议的总结、发言评价和主持人的要求或发出的号召、提出的要求等,范文《会议记录标准格式》。一般会议纪要不需要写结束语,主体部分写完就结束。
三、会议纪要的写法
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正文部分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1、集中概述法(综合式)。这种写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校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2、分项叙述法(条项式)。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3、发言提要法(摘录式)。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四、会议纪要的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五、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记录格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报纸著录格式 篇二
[顺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报纸名,年一月一日(版次)。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N]。人民日报,1996-10-25(2)。
书写格式 篇三
1、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目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
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
参考文献
2、字体字号
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5、量和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篇四
一、著作类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期刊论文类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1、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长白学报》2008年第2期。
22、张瑞峰、巴尔:《论法律思维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纵横》2008年第1期。
三、学位论文类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篇五
1、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外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a. 专著
[1]Searle, J.。 Speech Act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b. 期刊
[2]Olsen, Mari Broman. Translated texts and relevance theory [J]。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4 (1992):125-163.
c. 编著论文格式
[3] 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A]。 In Sentax and Semantics: Speech Acts [C]。 ed. Cole & Morga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41-58.
d. 网上文献的格式:
He, Gang. Grammatica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lot.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篇六
[1] 刘云浩。 物联网导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4-5.
[2] 刘云生, 覃飙。 分布式实时事务提交协议[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 39(7): 827-832.
[3] 胡侃, 刘云生。 基于截止期的可推测实时数据库事务并发控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34):3-8.
[4] P. A. Bernstein, N. Goodman. Concurrency control in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s[J]。 ACM Computing Surveys, 1981, 13(2): 185-221.
[5] Bharati Harsoor, Dr.S. Ramachandram. Modified Reliable Timeout Based Commit Protocol[C]。 2011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WOCN)。 2011: 1-5.
[6] J. Gray. Notes on database operating systems[M]。 London: Springer-Verlag, 1978. 393-481.
[7] 潘浩, 董齐芬, 张贵军, 俞立。 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7.
[8] Tian He, S. Krishnamurthy, L. Luo. VigilNet: An Integrated Sensor Network System for Energy Efficient Surveilance[J]。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 2006, 2(1): 1-38.
[9] H. T. Kung, J. T. Robinson. On optimistic methods for concurrency control[M]。 USA: ACM Trans. Database Syst., 1981. 213-226.
[10] R. Müller, G. Alonso, D. Kossmann. A virtual machine for sensor networks[C]。 The Proceedings of the EuroSys 2007 Conference, 2007: 1-9.
推荐访问:参考文献 常用 格式 常用参考文献格式6篇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国家参考文献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