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三岁际遇》教学设计6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岁的际遇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能概括说出北大与作者间的几次际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3、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并积累文中精词妙句。
4、能从作者身上汲取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学习难点:
1、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课前学习:预习本课字词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导入: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同学交流:我眼中的北大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良好习惯从今做起
检查课前学习:
1、怎样理解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蓦然()积攒()
絮语()安恬()樯橹()
惆怅()徜徉()
摒弃()迸溅()穹隆()
弹指()撷取()呜咽()犀利()
骤然()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向往北大进入北大回报北大
再读文本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
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2、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3、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明确:1、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2、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没有自信,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3、
北大的书最初的感觉后来的感情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个人誓言“苍白无力”,心中感到“近乎
绝望”开始“进行探寻”,逐渐变得“沉静、愉悦、安详”“真理之光”为学生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北大的人学生师长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肖像“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品质“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三、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作者说“我是不系之舟”,这个“不系之舟”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不系之舟”?
明确:1、抒发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因为北大不仅仅是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2、不系之舟,比喻不受环境的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精神。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十三岁的际遇”使作者有缘“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她始终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向往着大海的波涛,寻求新的开拓和发展,与入学初“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相呼应。
含英咀华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文采斐然,请你仿照示例,也对你认为美的语言进行赏析点评。
示例:
原文:“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上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
赏析:这段文字将两年前的天真活泼、好奇,两年后的沉静、敏感、多情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特别是将清脆笑声比作雪团四处迸溅,通感的妙用,将“我”的天真活泼描写得十分传神。另外,作者写心情也独具一格,她写秋风起,树叶黄、落叶遍地,无一不流露出她的沉静、敏感、多情,字里行间有诗画般的情意流淌。
同学在个性品评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练习拓展:
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文章开头段,写作者在七岁时看到那张“湖光塔影”的照片,心中就悄悄升起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之情,这种感情贯穿于文章的始终。其中有才进校门,参观北大图书馆引起的惊奇、感动之情;有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不安和惊喜之情;有对北大的同学、北大的气氛和北大的老师的喜爱、赞赏与感激之情;有在即将离开母校时的无限眷恋、惆怅之情;也有驶向知识海洋深处,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壮志豪情;还有梦幻中暮年归来,再次轻依在“湖光塔影”的胸前的眷眷深情……正是这条感情线索穿起了“我”从七岁到十六岁这段生活的回忆。
合作探究深度开掘
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2、文章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但有时也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为什么不显得混乱?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本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
4、怎样理解文中表现“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明确:1、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2、第一人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并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亲切而自然。但文章也用了第三人称(如第四段),现在的“我”与“她”——两年前的“我”,此时的景与两年前的景交替出现,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文章还用了第二人称(如第五段),连用了三个“你”,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3、“形”:“我”围绕北大的见闻感受。
“神”:北大具有的精神。(求知、进取、创造、永不满足等)
4、当年以神童著称的田晓菲,凭十三岁的年龄走进北大,可谓踌躇满志。面对北大浩瀚的书海,眼前如同展现出蔚蓝无际的天空。成就感鼓舞作者奋发努力,搏击长空;身处北大,“北大精神”即科学、民主、进取、创新的精神又以无穷的魅力感召作者,所以产生了“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深度启发激励向上
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你渴望什么呢?
课堂小结: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
课后学习:
1、积累词语。
2、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
岁的际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
3、体会本文语言优美淡雅充满诗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
2、诗意盎然的语言蓄满深情。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2、 教学器材:投影仪;北大图片;有关北大的文章。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通读课文
借助工具,流畅朗读;
2.直观形象
观看、阅读图片、出示相关资料;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感情’发表见解;交流、组织交流、评价;
4.北大对我的影响究竟是什么?
再读课文,重点研读第二部分文字,组内交流讨论;布置任务,引导思路;
5.体会本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找出自己喜欢的文句、段落,谈自己的感受;组织交流,参与活动;
6.拓展
片段写作、组织写作、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北大军训故事(略),为什么北大有着常人难以抗拒的严肃、庄重的力量?究竟北大能给人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真阅读一名北大学生在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而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十三岁的际遇》。
二、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借助工具,扫除文字障碍。
三、组织学生观看阅读相关图片。
四、学生个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提示思考:作者对北大有着什么样复杂深厚的感情?
五、文章思路与内容:按文章给出的时间顺序理清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发生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完成。
参考:
7岁时,见到一张泛黄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10岁时,过北大校门而不顾,坚信自己会成为北大的学生,要保持新鲜感。
13岁多时,考入北大,从此在北大成长。
即将16岁时,为纪念北大九十年校庆之际创作此文回顾两年北大生活,展望未来,渴望创造与飞翔。
六、两年的北大生活使作者对北大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你能说说北大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作者的成长的吗?学生研读第二部分。
提示: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
北大的书:400多万册图书开始让作者几乎感到绝望,如那个哭泣的小女孩一样感到自己的浅薄,慢慢的,作者在书的世界里心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
北大的人:北大学生的敏感、纯洁、机智与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北大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气氛。北大的老师让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师二字真正的涵义: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小结:北大委于我心的太多,这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七、作为一篇为校庆而作的文章,作者回忆自己的金色年华,最让人感动的是作者笔下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蓄满了作者对北大深刻的感情而显得异常丰富,你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字有些什么样的体会呢?小组讨论总结。
八、拓展作业: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
2、积累语汇。
[难点、重点分析]
作者入学之初有句“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个誓言和上文中一再强调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联系?
分析:有联系。誓言中强调“要让北大为我感到骄傲”,而“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正是因为“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本文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
3、作者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答:
4、作者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呢?答:
5、北大图书馆对作者的最大影响是什么?答:
6、“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作者对“北大的人”喜欢的是什么?答:
7、文章共3段(以空行隔开为标志),第1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答:
8、文章第2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答:
9、文章第3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答:
10、综观全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意?答: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___字/每分钟
理解率:___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每分钟
(二)激疑质疑。
1、结合上下文,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1)际遇:
(2)尘缘:
(3)穹隆:
(4)呜咽:
(5)迷离:
(6)涉足:
(7)徜徉:
(8)絮语:
(9)犀利:
(10)古朴:
(11)凝重:
(12)安恬:
(13)撷取:
(14)惆怅:
(15)沉淀:
(16)似曾相识:
(17)白驹过隙:
(18)茫然若失:
2、本文三个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参见“难点、重点分析”
(三)精读导引。
第1题,可以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加以理解。
第2题,要结合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理解。
第3题,参见“难点、重点分析”。
(四)疑难讨论。
第1题:
(1)际遇:遭遇(多指好的)。文中是指作者十三岁被北大破格录取的机会。
(2)尘缘:佛教称尘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人心与‘六尘’有缘分,受其拖累,叫作尘缘。泛指世俗的缘分。
(3)穹隆: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
(4)呜咽:低声哭泣。
(5)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6)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7)倘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8)絮语:絮絮叨叨地说。
(9)犀利:锐利。
(10)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11)凝重:端庄,庄重。
(12)安恬:安逸恬适。
(13)撷取:摘下,取下。
(14)惆怅:伤感,失意。
(15)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文中用以比喻凝聚、积累。
(16)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过去一度见过的事物又在眼前出现。
(17)白驹过隙: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如同骏马在极小的缝隙前飞越而过。形容时间迅速流逝。
(18)茫然若失:失意的样子。
2、文章第一段,写过去向往北大,以及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第二段写的是北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使“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第三段写自己的理想,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全文充满了对北大的向往、感激、热爱之情。行文以时间为序,先写来到北大前、初到北大时的感受;又写两年来北大对自己的教育、影响;最后写要从海洋深处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的誓言。按感情发展的脉络自然写来,联系紧密,同时在内容上也随之层层加深。
3、参阅“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十三岁的际遇》(5分);田晓菲(5分)。
2.1987年10月(5分);燕园(5分)。
3、“我”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七岁时,是从一张旧照片上看到的。(10分)
4、“现在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10分)
5、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进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个“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10分)(意思对即可)
6、①刻苦学习的精神;②清新自由的气氛;③带领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老师;④平易而自然的师生关系。(10分)
7、时候向往北大,以及进北大两年来的感受。(10分)
8、北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子,使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10分)
9、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的理想。(10分)
10、表达了“我”对北大由向往到感激、热爱的情意。(10分)
[小资料]
晓菲并非“幸运儿”机会对人都均等
成才是每个青少年都渴望的。然而,怎样才能成才呢?她——田晓菲,并非“神童”,没有特异功能,也不曾“头悬梁、锥刺股”般地一味苦读,可是却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八岁时即发表诗作并获奖;十岁时出版了诗集《绿叶上的小诗》;十二岁获中国少年科学奖特别奖。十三岁又出版了一本诗集《快乐的小星》,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同年又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她的成功靠什么?有人认为,田晓菲是个“幸运儿”,是她得天独厚,所以红运亨通。但她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她在回答一次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不是什么‘幸运儿’,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我是个‘幸运儿’,也这样称呼我。但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这句话在美国很流行,我认为它有道理。当然,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给过我帮助、影响。哥哥、父母、还有老师……社会上帮助
过我的人是很多的。如果说是‘幸运’,那么我承认在这方面确实很幸运,因为我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怀、鼓励。如果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我的成长与他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帮助”,这些“机会”,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具备的。有的人甚至比田晓菲“机会”“条件”还要好一些,然而,为什么田晓菲却在这“平等”的“机会”面前获得了比别人更为突出的成绩呢?在晓菲的成长道路中,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呢?
读书、成才
美国物理学家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田晓菲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读书多。是书上的知识,武装了她的头脑,是书上的知识,开发了她的智力。她所读过的一本本的书,就像一艘艘船只,带领着她驶向了广阔的生活海洋。她读得多,“驶”得快,成熟得早,她懂得比同龄人多得多的东西。晓菲自学能力较强,九岁时已学完了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把其中的二百多篇古文译成了白话。据她爸爸谈,在她上初三年级时连跳了两次级,家长让她休了一年学,目的是让她多学些东西,打下扎实的基础。又鉴于她古文方面已有了一些基础,家长便让她用了一年时间,自学英语,一直坚持收听收看英语“跟我学”,一年当中学完了高中英语课程。在自学的同时还坚持课程外的阅读和翻译。在这一年中,她翻译了一本《木偶奇遇记》,共十几万字。接着又翻译英国名作家吉人林的动物童话故事《原来如此的故事》。这对她理解原文、丰富词汇和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好处。
上大学以后,她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她感到,上了大学就像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以前她接触的主要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国文学了解得很杂,现在呢,则可以有条件比较系统地读些原版书了,再学些东西,觉得视野开阔多了。
高尔基说:“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田晓菲每读一本书,都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由于她读的书比同龄人多,在她面前展现的世界就更辽阔;她从书中汲取的营养多,她就成长得快。她能知道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东西;她能学到一般人所学不到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籍——正是培养田晓菲成才的大学。
读书、思索、创新
最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整理出版《田晓菲日记选》,这些日记选,既可以给渴望成才的少年以借鉴,也会使爱好文学的青少年爱不释卷。它内容平实而丰富——有读书札记,有山水游记,有作诗的体会和学习的经验谈;有创作成功的欢欣,也有创作受挫的思绪,既有深沉的思考,也有孩童的稚气……这一切使得这本日记选色彩斑斓,情趣盎然。
田晓菲的日记,既是读书的笔记,又是创作的园地;既是积累知识的宝库,也是解剖自己的明镜。从她的日记里,可以窥见晓菲成长的足迹,也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晓菲读书,不是死读书,丽是消化、吸收、创新。她有写日记的习惯,刚刚十五岁的年纪,已有了五年写日记的历史,而且五年来从未中断过。她自己说,“这对于锻炼自己的思想,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她的日记不拘形式,不限内容,在读书时做一些摘要、札记、笔记等,自己有什么想法就随时记下来。
著名作家孟伟哉在为《田晓菲日记选》所写的《序》中说:“我读了晓菲同志的一部分诗稿,读了她的一篇寓言,读了她的一部分日记。我认为,她的诗歌和寓言,要比她的日记更有思想和文采,而她的日记则体现着平实和丰富。这是很自然的。当她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她需要激情和想象,并且不能不把这种力量集中于一个经过选择和提炼的题目(主题)上,当她写日记时,她需要实实在在记下一些事情。然而若没有写日记的笨功夫,她的艺术的灵气也许就要大为减少,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是的,这“实实在在”的日记,正是她“艺术的灵气”的基础,正因为她有了五年多不间断的勤奋笔耕,有了这七八十万字日记的功底,才换来了她即兴赋诗的灵感。在《读写知识》报召集的一次读者座谈会上,田晓菲当场赋诗一首就是明证。
读者朋友们给她一幅漫画,希望她以《落叶》为题写诗,限时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她当场写完并朗诵。
绿色的小船
从春季开航
一路歌唱着
来不及看清世界
划过了
充满幻想的
泊在秋天的港
帆
一片金黄
再不轻信一切
再不闹闹嚷嚷
静静地
静静地眺望远方
只有这时
才臻于成熟
包括爱
包括梦想
于是欢乐满怀
飘落母亲的胸膛
历史上曹植七岁成诗成为佳话,但曹植的“七岁诗”只有四句。十四岁的田晓菲,即席赋诗却是十九行,似给人“神童”之感了。然而,不对,这正是她那七八十万字日记的升华和结晶。她在谈到怎样构思这首诗的过程时说:“我看到那幅画上画着葡萄和两片落叶。上面有题词:当硕果满枝时它欣然离去……如果说有灵感的话,那就是‘欣然离去’这四字带来的。叶子看来很安详,徐缓地飘在地上,想到了秋天的叶子一片金黄,春天时又一片碧绿,联想到叶子好像人的一生,从年轻到年老,最后就像一片落叶。我们年轻时无忧无虑,快快活活充满了幻想,不去过多地注意世界,对周围的一切思索,不多,但到了秋天,成熟了,包括爱,包括梦想,这才不轻信一切,闹闹嚷嚷,而是静静地眺望远方,思索着人生、哲理,飘落到母亲的胸膛”。她构思这首诗的“灵感”,正是联想和思索。联想,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联想就成为空想;思索,是以丰富的知识、感情为前提的,没有知识,缺乏感情,也就不会想得高远、深邃。也正是在这丰富联想和深沉的思索中,才有了如此的创作!
把握住自己,把握住明天
前面谈到,田晓菲并非“幸运儿”,如果说“幸运”的话,大家与她是同样幸运的。她之所以能鹤立鸡群,的确是因为她善于把握自己,把握明天。她在1985年10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
明天,就是我的十四周岁生日了。真没想到,十四年会过得这么快。记得四年前,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当我来到北京,乘公共汽车从北大校门经过时,我执拗地把头扭过去,就是不肯看一眼我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因为“如果我现在看了,以后我来这儿上学就没有那种新鲜感了”。如今想起来我觉得有趣得很:甚至还在我那样小的时候,我已经抱定了来北大读书的决心,而且对这一点毫不怀疑,仿佛那是一件极自然的事情。——儿时的自信心是多么宝贵啊!
四年过去了,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成为了一名北大学生,而公共汽车上那幕情景却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如今,我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四年,四年以后的我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没有人能够回答我这个问题。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仍然需要坚韧不拔地奋斗。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牢牢把握住自己,把握住明天。
看:十岁的晓菲,已经在努力把握自己,把握明天了。如果说,才子是天然生就的,又何需去“把握”呢?
还是让我们从具体的实例说起,来看看晓菲是在怎样地“把握自己,把握明天”的吧?
1985年9月23日,是晓菲到北大后上课的第一天。所以严格说来,大学生活是从这一天才开始的。为了迎接这大学第一天的学习,从前一天晚上起,她就开始兴奋地做着各种准备。可是,这大学的第一天的早晨,就那么不如人意,并不像她所期望的那样明媚清朗,而是阴沉沉的,整整一上午都在下雨,外面又冷又湿。这似乎预示着摆在她面前的那条通往成功的路是曲折不平的。她明白这点,就像明白这天气一样。但是她有充分的勇气面对挑战,因为志向本身就意味着艰苦,因为海燕生来就是为了暴风雨,而不是为舒适安逸。她默默地告诫自己:以往的成绩(包括踏进北大校门)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要自己去争取。她坚信只要顽强地奋斗,她会牢牢地把握住那属于她的明天!
所以,就在这一天,早晨起床后,她约上同学一同出去跑步,做体操。她决心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因为她相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则应当是坚持。
第一节上口语课,由美国教师教授,这位老师年轻活泼。她自我介绍说,她的父母都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费尼克斯,而她却在洛杉矶工作了9年。当她打算来中国时,她的妈妈惊异地冲着这个唯一的女儿大叫:“什么?你要去中国?!那可是非常远哪!”但她终于来了。女教师的精神感染了晓菲和同学们。十几个人的笑声在教室里无拘无束地回响起来。
第三、四节课,是听英语泛读课。任教的老师也很年轻。由于是泛读,老师讲得很快,把没有精神准备的田晓菲搞得手忙脚乱,高度集中的神经不敢有一刻放松,钢笔在白纸上飞快地划下一行行潦草不堪的字母。等到下了课,一看表,已经十二点了。晓菲与同学们一起背着沉重的书包,一手拎着饭盒,冒雨跑向食堂。当晓菲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往嘴里扒拉饭菜的时候,饥肠辘辘的晓菲,倒觉得食堂的伙食从来没有这么香过。
下午第二节是上听力课。任课老师说话有较浓重的南方口音。但由于听力练习是些小故事,反复听几遍后根据其内容填空,回答问题。晓菲因为有自学英语的基础觉得尚不费力。
晚上,在宿舍整理笔记到很晚。这一天过得是紧张的,但晓菲感到非常愉快。
如果说田晓菲有什么超人的才能的话,她这才能不正是她以如此超人的。毅力“把握自己”的结果吗?
她兴趣广泛
英籍澳大利亚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说:“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
科学家是这样,诗人、作家也未尝不是如此。
田晓菲的兴趣就比较广泛,她首先是喜欢文学。中国古典诗文自不必说,前边已经提到,她在自学《古代汉语》时,就翻译了二百来篇。除此之外,诸如现代的一些比较好的小说、诗歌她也喜欢。她还喜欢像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及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居里夫人传》等。除了喜欢文学外,她还喜欢音乐,比如轻音乐、交响乐、圆舞曲,尤其喜欢古典音乐。她自己还喜欢唱歌。此外,还喜欢美术,特别是中国的山水画,有时她自己还动手画画。田晓菲也喜爱体育运动,比如打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上北大后,不管多忙,她每天坚持两小时锻炼,跑步、打球。系里组建女子排球队,她也积极争取参加。她喜欢旅游吗?喜欢,她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将来能到世界各地去看看,看看我们的地球!”
人们不禁会问,小小年纪,这么多爱好,占去大量时间,不影响她的学业、成才吗?恰恰相反,她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文学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是不可分的。我对音乐、绘画的爱好,对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很有益处,当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会随之而提高。”出人意料的是,田晓菲不仅喜欢文科各科,而且对数理化也挺感兴趣。数学、物理、化学她都喜欢,特别是对几何证明题很有兴趣。
广泛的兴趣爱好,没有牵扯住田晓菲的精力,而且这些兴趣爱好,与她所致力的文学,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说到这里,你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晓菲主要是喜欢文学,但为什么上大学却选择了英语系呢?”晓菲说:“我今后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在文学方面,学习外国语,可以帮助我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再说,我现在刚十七岁(1986年),正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北大有第一流的老师,有很浓的学术空气,这是难得的好条件。”看来,晓菲的志向还着实不小呢!她现在正系统地读一些英美十九、二十世纪的文学作品,像海明威、劳伦斯、安德斯等人的作品,也读诗。而且读了作品以后,马上写论文。
这样广泛涉猎,会不会杂呢?是不是不如早一些“专”一点更好呢?晓菲可一直不是这样看的。她在向老师请教关于好诗的标准时,特别赞赏老师的一句话。老师说,好诗的标准,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只能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隐隐地体会。尽管好诗的标准我们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浅薄的人能写出好诗,只有深沉的诗人才能写出不朽的篇章。所以你现在没有必要考虑诗的标准,而要不断地加强自己,要加强自己。
是的,晓菲现在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在为首“加强自己”留下的纪录。有着如此广泛兴趣,而又有如此“把握住自己”志向的田晓菲,是一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的。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对北大的特殊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浓厚的感情。
学习重点
深入体会并学习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
学习方法
自主、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田晓菲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
二、整体感知
(一)速读测试。快速读完课文并完成下列问题。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本文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
3、作者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
答:
4、作者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呢?
答:
5、北大图书馆对作者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答:
6、“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作者对“北大的人”喜欢的是什么?
答:
7、文章共3段(以空行隔开为标志),第1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答:
8、文章第2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答:
9、文章第3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答:
10、综观全文,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意?
答:
(二)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要求学生将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联系课文,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际遇;尘缘;穹隆;呜咽;迷离;涉足;徜徉;絮语。
犀利;古朴;凝重;安恬;撷取;惆怅;沉淀;似曾相识。
白驹过隙;茫然若失。
二、探究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
2、你认为文章哪些句子用得比较好,为什么?
3、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4、阅读6—6段,请理清“我“对北大图书馆的感表线索。
(明确:近乎绝望——激动不安的探寻——沉静,愉悦,安详—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5、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方面来写自己的人生际遇?(写板书)
(明确:北大的图书馆为“我”打开神奇的真理之窗,引领“我”知识的殿堂;北大的人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感受到精神魅力的感召。)
6、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呢?
三、巩固检测
1、文章按照、、的顺序,抒发了对北大的之情以及的感情。
2、作者在入学之初,有一句誓言是什么?
3、作者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
4、自由诵读第11段,体会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习过程: 篇五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导入:北大,中国的著名学府,也是每一个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同学们了解北大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风景的相关图片。)
同学交流:我眼中的北大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良好习惯从今做起
检查课前学习:
1、怎样理解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蓦然()积攒()
絮语()安恬()樯橹()
惆怅()徜徉()
摒弃()迸溅()穹隆()
弹指()撷取()呜咽()犀利()
骤然()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向往北大进入北大回报北大
再读文本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
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2、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3、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明确:1、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2、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没有自信,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3、
北大的书最初的感觉后来的感情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个人誓言“苍白无力”,心中感到“近乎
绝望”开始“进行探寻”,逐渐变得“沉静、愉悦、安详”“真理之光”为学生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北大的人学生师长对学校评价个人成长
肖像“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品质“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三、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作者说“我是不系之舟”,这个“不系之舟”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不系之舟”?
明确:1、抒发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因为北大不仅仅是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2、不系之舟,比喻不受环境的束缚,始终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的精神。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十三岁的际遇”使作者有缘“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她始终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向往着大海的波涛,寻求新的开拓和发展,与入学初“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誓言相呼应。
含英咀华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文采斐然,请你仿照示例,也对你认为美的语言进行赏析点评。
示例:
原文:“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上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
赏析:这段文字将两年前的天真活泼、好奇,两年后的沉静、敏感、多情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特别是将清脆笑声比作雪团四处迸溅,通感的妙用,将“我”的天真活泼描写得十分传神。另外,作者写心情也独具一格,她写秋风起,树叶黄、落叶遍地,无一不流露出她的沉静、敏感、多情,字里行间有诗画般的情意流淌。
同学在个性品评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练习拓展:
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文章开头段,写作者在七岁时看到那张“湖光塔影”的照片,心中就悄悄升起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之情,这种感情贯穿于文章的始终。其中有才进校门,参观北大图书馆引起的惊奇、感动之情;有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不安和惊喜之情;有对北大的同学、北大的气氛和北大的老师的喜爱、赞赏与感激之情;有在即将离开母校时的无限眷恋、惆怅之情;也有驶向知识海洋深处,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壮志豪情;还有梦幻中暮年归来,再次轻依在“湖光塔影”的胸前的眷眷深情……正是这条感情线索穿起了“我”从七岁到十六岁这段生活的回忆。
合作探究深度开掘
1、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2、文章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但有时也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为什么不显得混乱?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本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
4、怎样理解文中表现“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明确:1、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2、第一人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并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亲切而自然。但文章也用了第三人称(如第四段),现在的“我”与“她”——两年前的“我”,此时的景与两年前的景交替出现,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文章还用了第二人称(如第五段),连用了三个“你”,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3、“形”:“我”围绕北大的见闻感受。
“神”:北大具有的精神。(求知、进取、创造、永不满足等)
4、当年以神童著称的田晓菲,凭十三岁的年龄走进北大,可谓踌躇满志。面对北大浩瀚的书海,眼前如同展现出蔚蓝无际的天空。成就感鼓舞作者奋发努力,搏击长空;身处北大,“北大精神”即科学、民主、进取、创新的精神又以无穷的魅力感召作者,所以产生了“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
深度启发激励向上
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你渴望什么呢?
课堂小结: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
课后学习:
1、积累词语。
2、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自己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
岁的际遇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
2.继续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分段和归纳段意。
2.难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初备 统复备
一、预习指导
1.自读课文,熟悉内容。
2.查工具书,掌握下列词语,并抄录在本子上。
际遇:遭遇(多指好的)。
尘缘(yuan2):尘世的缘分。佛教徒或道教徒揩现车份界人与人才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机会。
穹窿(qi6ngl6ng):指中间高、四周低拱形。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She4):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徜徉(chang3yang3):安闲自在地步行。
絮语(xu4):絮絮叨叨地说。
犀利(xi1):(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凝重(ning2):凝固而又沉重。
安恬(tian2)安详恬静。
撷取(xie2):摘下,取下。
惆怅(Chou2 Chang4):伤感,失意。
沉淀(dian4):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课文指许多话堆积在心底。
呜咽(ye4):低声哭泣。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它。
绅士风度:指有教养的美好的举止姿态。。
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白驹过隙(Xi4):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文作者田晓非写作此文时,是北大学生。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学习了此文,我们就会有收获的。
三、理解课文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要求几个同学回答后比较)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
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
2.提问:这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意?
要求学生充分发言,讨论并归纳: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各部分再细读一遍,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然后再感受这些句子的情意,最后再做归纳整理。
第一部分:“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第二部分:入学之初发出了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太多、太多……”这第二部分的许多重要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感激之情。北大让作者读了许多书,结识了许多人;北大让作者开始新的生活;北大让作者的心灵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第三部分:这个部分用更多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心情。如“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由以上的细读、感受、理解,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归纳:这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向往北大,热爱北大,感谢北大和要为北大做贡献的一情意。
3.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师给予足够提示,还可以互相交流)
提问后归纳: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情意。
四、小结
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虽然难以跟她比肩,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放事中吸取一点什么,这就是自信,执著,大量地阅读、思索,渴望创造等等。希望大家能学习作者的这些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A类
2.完成下列练习
(1)抄写出课文中运用下列词语的例句,并用这些词语自己各造一个句子(不能跟课文的例句一样)。 B类
1.倘祥 例句______ 造句____ 2.似曾相识 例句____ 造句____ 3.茫然若失 例句____ 造句、2 4通幽曲径___ 例句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
(二)本文作者有那种“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你有什么渴望?请你模仿这个排比句,写出自己的渴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6篇《《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