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计算机网络论文4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06 16:5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计算机网络论文4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计算机网络论文4篇(完整文档)

现在电脑的网络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你只是只会使用电脑而不会使用网络,那么你也OUT了!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计算机网络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 篇一

一、引言

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和快速。

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传输媒休连接的多部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使登录其上的所有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如按网络的组建规模和延伸范围来划分的话,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我们经常用到的因特网(Internet)属于广域网,校园网属局域网。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着使用简单、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1、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为在较小区域内互联各种通信设备的种通信网络。

2、局域网的最大特点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星形、总线型、树形、环形、星型和总线型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4、局域网的传输媒体5、局域网的网络设备

网卡:简称NIC,也网络适配卡或网络接口卡,网卡作为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接口,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之一

交换机:也称交换式集线器,是专门设计的,使各计算机能够相互高速通信的独享带宽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此它可以在网络层交换和路由数据帧,访问的是对方的网络地址。有连接不同的网络物理分支和不同的通信媒介、过滤和隔离网络数据流及建立路由表,还有控制和管理复杂的路径、控制流量、分组分段、防止网络风暴及在网络分支之间提供安全屏障层等到功能。

三、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通常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不同的网络,层的名字、数量、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但是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这一点是相同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当前重要的和使用广泛的网络体结构有OSI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它被分成7层,这7个层次分别定义了不同的功能。几乎所有的网络都是基于这种体系结构的模型进行改进并定义的,这些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物理层是位于体系结构的最低层,它定义了OSI网络中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连网协议)缩写,TCP/IP体系结构是当前应用于Internet网络中的体系结构,它是由OSI结构演变来的,它没有表示层,只有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四、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约定和规范,网络设备必须安装或设置各种网络协议之后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发送,在校园局域网上用到的协议主要有,I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在局域网内其他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文件和磁盘的远程共享。

通常情况下,只要计算机连接至局域网络,并配置了正确的IP地址信息,那么,Windows只需运行片刻,即可发现网络中所有的工作组和计算机。对于Windows Me、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而言,更是可以直接发现网络中可供共享的文件夹,并将之显示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网络邻居中。用户可做的,只是双击并打开自己感兴趣的文件夹而已。如果在网上邻居中无法找到欲共享资源的计算机,可利用查找计算机的方式,利用该计算机的名称查找该计算机。另外,实现共享的计算机之间应当使用同一网段的IP地址,否则,彼此之间将无法找到。

五、宿舍局域网日常维护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安装了Windows XP的计算机上,即使网络连接和共享设置正确(如IP地址属于同一子网,启用了TCP/IP上的NetBIOS,防火墙软件没有禁止文件共享需要的135、137、138、139等端口),使用其他系统(包括Windows 9X/Me/2000/XP等)的用户仍然无法访问该计算机。

默认情况下,Windows XP的本地安全设置要求进行网络访问的用户全部采用来宾方式。同时,在Windows XP安全策略的用户权利指派中又禁止Guest用户通过网络访问系统。这样两条相互矛盾的安全策略导致了网内其他用户无法通过网络访问使用Windows XP的计算机。你可采用以下方法解决。

当用户的口令为空时,访问还是会被拒绝。原来在“安全选项”中有一个“账户: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账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策略默认是启用的,根据Windows XP安全策略中拒绝优先的原则,密码为空的用户通过网络访问使用Windows XP的计算机时便会被禁止。我们只要将这个策略停用即可解决问题。

六、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了解了如何组建局域网,在本次设计的实践中学会了局域网的组网,明确了组建局域网的步骤和要点。对以前学过的关于组网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为以后组建局域网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有限,也许方案设计不是很好,但是今后还会继续学习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以充实自己。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 篇二

1 前言

计算机诞生之初功能较为单一,数据处理相对简单,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功能的多样化与信息处理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网络的出现,将过去时间与空间相对独立和分散的信息集成起来,构成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处理与使用方式,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公开化的网络平台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但会对重要的信息资源造成损坏,同时也会给整个网络带来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焦点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措施也在不断更新。

2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技术因素,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首先要确定导致网络威胁的因素来源,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除,从而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秘密性与可用性。

2.1 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用户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使用权限,由于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经常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用户将密码泄露或密码设置过于简单的情况下,非法用户很容易侵入网络系统,对网络内的数据信息进行使用或篡改、删除、破坏等。因此,由于合法用户人为保护程度不够而导致的网络安全威胁,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常见的隐患之一。

2.2 人为的恶意攻击

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目前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威胁力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病毒与黑客就是人为恶意攻击的体现。恶意攻击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破坏程度较大,不仅能够截获、窃取和破译重要信息,同时也能够对信息数据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对其的可用性与完整性进行损坏(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论文。木马程序是人为恶意攻击的代表性手段之一,它可以伪装成系统程序或其他可执行文件来诱使用户启用,从而为恶意攻击者提供端口信息,为实施进一步攻击带来可能。由此可见,人为恶意攻击的存在使计算机用户很难防范,特别是一般用户遭到恶意攻击的几率要大大高于一些高端用户。

2.3 软件本身的漏洞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多样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成千上万的代码构成的逻辑指令,再由繁杂的逻辑指令构建成能够实现用户需求的软件功能,其中程序漏洞的存在在所难免。黑客就是针对这些漏洞来对网络进行攻击的,软件的漏洞甚至可以造成致命的网络打击,黑客的攻击与软件的不断完善是一对长期伴生的矛盾,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隐患。免费论文下载中心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对策。

3.1 物理安全维护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如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还是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首先,物理安全是针对物理介质层次而言的,明确物理安全范围的界定,对构建物理安全体系非常必要。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设备物理损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硬件设备损毁,都属于物理安全范畴。因此,在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上,既要做到最大限度的防止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同时更要注意人为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对硬件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造成损坏。

3.2 防火墙过滤措施

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目前所使用的防火墙具有双层式结构,外部防火墙可以实现数据包过滤功能,内部防火墙是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连接的一条安全通道。防火墙位于计算机与外部网络之间,实现了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同时也将内部用户访问外部网络划分为不同权限。任何接入因特网的用户,开启防火墙进行数据包过滤与内部防护非常重要。

3.3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针对计算机系统安全而设计的检测程序,启动入侵检测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并向管理员报告系统中存在的未经授权的入侵或异常状况。入侵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发出入侵警告,同时也可以及时做出应对反映,对入侵源进行及时的切断,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提高计算机的抗病毒入侵能力。

3.4 计算机漏洞扫描措施

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功能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与网络复杂性的日益增加,都增添了计算机漏洞的产生几率,依靠人为的漏洞查询显然不切实际,那么如何对计算机漏洞进行查找并改进,就成为了困扰软件开发者的一个核心问题。安装计算机漏洞扫描系统就可以及时查找与发现系统漏洞,并对该漏洞进行威胁等级评估,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利用这种扫描工具,可以通过及时安装补丁来完善软件程序,弥补系统漏洞,从而消除安全隐患。计算机漏洞扫描不仅保护了系统的完备性不受侵害,同时也促使软件开发者不断关注软件漏洞,并及时修正程序,是一种促使计算机系统不断完善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对策之一。

4、结语

构建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共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支撑点,就是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因此,针对各种安全隐患而采取的网络安全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因特网都同样存在信息数据的保护问题,在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的干扰下,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最大化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应当更加全方位的针对各种安全隐患,并充分考虑到各种威胁的特点来实施,这样才能够实现我们保护网络信息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的目标,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继续完善,是我们今后将继续探讨的核心之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入门 篇三

一、网络分层

1、七层(接口):解耦,便于开发

应用层:

7、应用层:nginx,软件,浏览器,DNS

6、表示层

传输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lvs负载均衡

网络层:

3、网络层

链路层

2、链路层

1、物理层

2、四层:TCP/IP协议,OSI 7L参考模型对7层的简化分层和实现

举例:GET /

1、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糅合):对数据与字符串的封装

http:字符串书写格式与两端方法的交互方式的定义

smtp

ssh

4、传输层(会话层+传输层糅合)(控制):[三次握手>>(传输数据)>>四次挥手]

连接的定义:非物理的连接,是逻辑连接,是一种状态的确认(对TCP来说,就是三次握手的状态确认)

tcp:面向连接(状态)的可靠传输协议

过程: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客户端从65535个端口号中申请一个端口号和服务器固定端口进行通信(一般来说是80端口),三次握手成功后,客户端和服务端会各自开辟一个线程来进行通信。所以高并发问题会产生在线程数量和线程池方面。

udp:不是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

socket: IP:PORT-IP:PORT

-netstat -natp

5、网络层:192.168.9.11

ip.icmp

ROUTE:下一跳

-route -n

6、链路层(链路层+物理层糅合):

以太网:Ethernet:MAC

ARP:全F,两点通信,交换机学习

arp -a

nginx:负载5w台,处在应用层,需要在传输层建立三次握手后才能进行应用层数据解析和负载

lvs负载均衡:负载10w台,工作在传输层,在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四次挥手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监视数据包的状态,来进行快速的负载均衡,但是由于lvs没有权限观看应用层数据,所以属于瞎子负载,不会根据数据包的真实业务需求来进行业务负载,可能导致将数据包发送到错误的服务器(不干这个业务的服务器),这时需要nginx和lvs负载搭配使用来可以达到百万级别负载能力。也就是流量先集中在lvs负载均衡服务器,然后这些lvs负载均衡服务器将这些数据发送给它后面的nginx服务器,再由nginx服务器做负载均衡,发送给后台的各种业务功能的tomcat服务器。

二、高并发与负载均衡的三种模型推导

1、名词补充

2、四层网络对应模型

知识补充:NAT(网络地址/IP转换)

S_NAT:数据源地址NAT转换

工作过程:

家里上网:假设在192.168.1.1的路由器网关下有192.168.1.88和192.168.1.66两个私有IP地址笔记本,他们要访问百度的公有ip123.123.123.88.他们的数据包会通过四层网络封装发送给广播地址192.168.1.255并由路由器的网关来接收并由路由器通过寻找下一跳的方式最终发送给百度服务器。由于在互联网中,第一点:不允许私有ip的存在,一旦发现源数据来自私有IP(192.168.1.88/66就是私有IP),则会丢弃掉该数据包,所以路由器会对私有IP进行转换,将私有IP转换为路由器内部由网络运营商分配给的公网IP也就是18.18.18.8。第二点:很有可能两个笔记本在建立连接开始申请的端口号都为21212,那么他们的完整端口号为192.168.1.88:21212和192.168.1.66.21212(图1)。那么在经过路由器的私有到公有IP的转换,两者的转换后的公有IP都为18.18.18.8:21212,那么到时候数据从百度回来后,路由器就不知道应该还给哪个笔记本了,所以路由器会在里面维护一个MAP,来对地址转换做记录(图2),路由器会申请两个不同的端口,例如123与212,分配给两个笔记本(图2)。最终两个笔记本的公有IP和端口号为18.18.18.8:123与18.18.18.8:212。这样数据包从百度服务器送回的时候,就可以根据MAP中的数据来区分应该送回给哪个笔记本了。这样的地址转换过程,称之为S_NAT地址转换。

虚拟机上网:虚拟机如果想要访问百度,则虚拟机的宿主机先通过S_NAT将虚拟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转换成宿主机的网卡IP地址,然后通过宿主机网卡再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再经过S_NAT转换发送给百度服务器。

负载均衡器只做转发,不做三次握手,并保证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四次挥手之间整体的过程完整统一,不被切分。

这里的四层负载均衡是一个简单实现,后台的Server是集群式部署而不是分布式部署,所以存储容量并没有提升。

具体实施

D_NAT:目标地址转换

工作原理:客户端CIP通过TCP/IP访问负载均衡服务器VIP(也就是负载均衡服务器),然后负载均衡服务器再将客户端的数据包发送给真实服务器Server(RIP),但是由于客户端的目标是VIP,而不是RIP,那么RIP在拿到CIP_VIP的数据包后,由于发现其本身RIP与数据包目标VIP不同,那么服务器会丢弃掉这个数据包。那么握手就不能够建立起来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负载均衡服务器会将客户端的CIP_VIP数据包监视并修改为CIP_RIP数据包(原理类似S_NAT),并自己内部维护一个MAP来记录修改前的地址与修改后的地址以便数据会回送给客户端(将CIP_RIP的ip对应关系改回CIP_VIP的对应关系,如果不这样做的话,CIP_RIP的数据包直接发送给客户端,那么客户端发现和自己建立的CIP_VIP连接的IP对应关系不对应,则会丢弃改数据包),之后将CIP_RIP数据包发送给RIP,这个修改目标IP的转换,称之为D_NAT。

不足: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网线发送的,我们假设客户端有10000个,负载均衡服务器一个,server两个分别负载5000,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网络的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我们访问百度,只需要包装一个几百字节的数据包给服务器(上行),而服务器返回给我们html网页则是很大的,可能几个MB(下行),那么如果我们负载均衡服务器的网线带宽不够,能承受上行而不能承受如此高并发的下行(也就是说能经受访问,但是经受不了数据都从负载均衡服务器回送给客户端)。那么,速度还是很慢的,所以这时候我们想,下行这件事情不由负载均衡来干,由真实服务器RIP来做,来降低负载均衡服务器的下行压力,于是有了下面的模型。

改善后的具体实施:DR模型——直接路由模型

关键点:

1.IP冲突问题:为了能够让RIP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则Server(RIP)的IP应该为VIP,这样才会匹配客户端的CIP_VIP请求数据包。但是RealServer的IP已经是RIP了并且IP必须是唯一的,而且负载均衡服务器的IP也是VIP,那么就不符合IP唯一的规则。解决办法是在RealServer中配置一个隐含IP为VIP(图4中的*VIP),且该隐含IP只对自己可见,对外网公网不可见,那么就可以实现向客户端回送数据包VIP_CIP。,并且解决了IP冲突的问题。

2、数据包发送问题:在解决了IP冲突问题后,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数据包循环问题,当负载均衡服务器收到CIP_VIP的数据包后,它会根据自己的路由表进行负载均衡,但是发现自己本身就是VIP,所以会将这个数据包又直接发给自己,不会做负载均衡。解决这一问题是要干扰负载均衡器,将CIP_VIP数据包进行一个加工,将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拼接成RealServer(RIP)的MAC地址:CIP_VIP+RIP-MAC。也就是说与D_NAT不同,D_NAT是更改IP地址将CIP_VIP变成CIP_RIP发送给RealServ-er,是IP层做的工作;而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IP层的目标IP不做改动,将链路层的MAC地址由负载均衡的MAC地址修改成RealServer的MAC地址。

3、局域网局限性问题:在解决了1和2之后,还是有问题,就是负载均衡服务器和RealServer必须在同一网段,也就是在同一个局域网下。如果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下的话,那么负载均衡和RealServer之间相当于是互联网了,那么数据包从负载均衡要走到RealServer的过程是要经过路由判定的,要经过多个跳跃寻找网关了。而路由判定是IP层的工作,那么在IP层,MAC地址是要被替代的,那么根据路由最近判定原则,在第二跳MAC地址又会被刷新覆盖为负载均衡服务器的IP地址,那么数据包又发不出去了,被送回到负载均衡服务器。

4、后端RealServer不能使用NAT模式:在解决了1,2,3后,CIP_VIP+RIP-MAC的数据包终于发送到了RealServer。RealServer在确认后将同样以Tcp/IP的方式发送给客户端,这时候不能使用NAT模式了,因为NAT模式会更改IP地址,将导致客户端因为IP地址不匹配同样不会接受数据包。所以RealServer不能以路由或者交换机的方式接入互联网,要直接接入互联网。所以RealServer的默认网关应该直接指向运营商(ISP),并有一个公网IP地址(PIP,也就是RealServer的下一跳)。

DR模型的再改善:TUN隧道模型——突破DR模型物理限制(LVS与RealServer必须在同一局域网下,也就是同一个区域下)

工作原理:就是在IP层封装两层,最好理解TUN隧道技术的就是VPN,我们要访问VIP,那么客户端数据包通过路由转发到了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再在CIP_VIP外层包一层IP层信息DIP_RIP,则DIP与RIP之间通过配置好的隧道技术可以通信了。

试题 篇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

2、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 局域 网和 广域 网,其中 局域 网主要用来构造一个单位的内部网。

3、信号是___数据____的表示形式,它分为__模拟____信号和___数字____信号。

4、为了便于数据传输和处理,必需采用__数据编码___技术。

5、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__电信号___,而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 脉冲序列__。

6、异步传输是以__字符___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传输是以__数据块__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7、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___高效率___而__无差错 传送数据。

8、信噪比是指__信号__与__白噪声__的比值,其比值越___大___,所引起的差错将会越小。

9、差错纠正有__反馈重发纠错__和__前向纠错___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的通信系统采用的都是__反馈重发纠错__。

10、通常我们可将网络传输介质分为___有线_____和____无线____两大类。

11、双绞线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一起,可使线对之间的___电磁干扰___减至最小,比较适合___短距离___传输。

12、在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有_____5类___双绞线UTP和_____1类___双绞线STP两类,其中5类UTP的传输带宽为___100____MHz。

13、在___低频_____传输时,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要高。

14、在网络中通常使用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 和 分组交换 三种交换技术。

15、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为 星型 、环型 和 总线型 。

1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了 层次 结构的构造技术。

17、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只定义了__物理层___和__数据链路层___两层。

18、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是_介质访问控制__技术,也是局域网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19、TCP/IP协议的全称是__传输控制___协议和_网际__协议。

20、TCP/IP协议的层次分为_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_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而_应用_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1、3类UTP的带宽为__16_MHz,而6类的UTP的带宽可达__200__MHz。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 B )年诞生

A 1946 B 1969 C 1977 D 1973

2、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为( C )

A 3类UTP B 4类UTP C 5类UTP D 6类UTP

3、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在(A )年诞生

A 1946 B 1969 C 1977 D 1973

4、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 C )

A 激光 B 电磁波 C 光纤 D 微波

5、假如收到1000000000个码元,经检查有一个码元出错,则误码率为( D )

A 十的负二次方 B 十的负四次方 C 十的负六次方 D 十的负九次方

6、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 A )

A 提高线路质量 B 采用屏蔽 C 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 D 差错检查

7、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是( A )交换技术

A 线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信号交换

8、以下哪一个协议是国际标准( A )

A X.25 B TCP/IP C FTP D UDP

9、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控制协议是( A )

A CSMA/CD B TCP/IP C X.25 D UDP

10、TCP协议工作在以下的哪个层( C )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11、以下属于低层协议的是( B )。

A FTP B IP C UDP D TCP

12、TCP/IP层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 D )。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和链路层

三、判断题

(每题0.5分,共16分。对的打√,错的打×,以下没打√的为×)

1、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是局域网的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 √)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在1977年成立的。 ( )

3、半双工通信只有一个传输通道。 ( )

4、在数字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需以某种方式保持同步。 ( √)

5、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国际标准。 ( )

6、CRC码主要用于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中。 (√)6

7、减少差错的最根本途径就是采用自动校正的前向纠错法。 ( )

8、LAN和WAN的主要区别是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 (√)8

9、度量传输速度的单位是波特,有时也可称作调制率。 (√)9

10、异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 )

11、白噪声在任意传输速率上强度相等。 (√)11

12、所有的噪声都来自于信道的内部。 ( )

13、差错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 (√)13

14、双绞线不仅可以传输数字信号,而且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14

15、OSI层次的划分应当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越少越好。 ( )

16、ISO/OSI是一个国际标准。 ( )

17、高层协议决定了一个网络的传输特性。 ( )

18、为推动局域网技术的应用,成立了IEEE。 ( )

19、TCP/IP属于低层协议,它定义了网络接口层。 ( )

20、TCP/IP是一个工业标准而非国际标准。 (√)20

21、TCP/IP不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的标准。 (√)21

22、在局域网标准中共定义了四个层。 ( )

23、星形结构的网络采用的是广播式的传播方式。 ( )

24、半双工与全双工都有两个传输通道。 (√)24

25、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产生的连续的值。 (√)25

26、模拟信号不可以在无线介质上传输。 ( )

27、为了确保数据接收的正确性,必需保持同步传输方式。 ( )

28、白噪声随着传输率的增大而增强。 ( )

29、由于前向纠错法是自动校正错误,所有大多数网络使用它。 ( )

30、TCP/IP是参照ISO/OSI制定的协议标准。 ( )

31、报文交换的线路利用率高于线路交换。 (√)31

32、线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建立一条完全的通路。 (√)32

四、简答题(共10分)

1、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是什么?(3分)

答: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分别是 语法、 语义 和 定时。

2、OSI共有几层?分别是什么?(7分)

答:OSI共有__7__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五、简述题(8分)

TCP/IP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答:TCP/IP的核心思想就是“网络互联”,将使用不同低层协议的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逻辑网络,以此来屏蔽所有物理网络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光纤入户。

光纤入户(FTTP),又被称为光纤到屋(FTTH),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电话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抗干扰性、重量轻、容量大等优点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体被广泛应用。而利用已有的输电线路敷设光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丰富的电力线路资源。全国500KV和330KV的电力线路有25,094.16公里,220KV线路107,348.06公里,连上110KV线路共计310,000公里,所以我国的电力线路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前景。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使光纤通信很好地适应了当今电力通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结合了铝包钢线的高机械、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将电力架空地线与通信光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受到电力系统行业的重视,并逐渐被推广使用。

光纤入户有很多种架构,其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形式拓扑,从中心局到每个用户都用一根光纤;另外一种是使用点对多点形式拓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PON),采用点到多点的方案可大大降低光收发器的数量和光纤用量,并降低中心局所需的机架空间,具有成本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主流。

光纤接入所用的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署在电信运营商机房的局端设备,叫光线路终端(OLT),另一种是靠近用户端的设备,叫光网络单元(ONU)。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光纤入户还涉及多个产业和门类,如室内光纤、工程以及应用,对整个电信业乃至信息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目前,在光纤接入领域,业界争论的热点是无源光网络的两种技术方案:GPON和EPON。简单地说,前者多业务支持能力更强,传输效率更高,适合于全业务运营时代高端商业客户和住宅客户的部署,但是成本相对高一些。EPON主要针对数据传输,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成本的相对低廉。目前,两种技术都在不同的应用环境获得了商用,可谓各有千秋。值得关注的是,无论EPON还是GPON,都在向10G的时代迈进。就短期来看,10G EPON比10G GPON有优势,这主要是成本问题。而且不少运营商认为,未来几年带宽也足够用。所以,两种PON混用的时代应该也会存在一段时间。实际上,在建网和组网的过程中,GPON和EPON的建设模式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运营商不同的技术选择而已。目前,GPON的业务提供能力与EPON基本一致,还未出现GPON能做而EPON做不了的业务接入。未来,10G时代,两种技术有可能走向融合,即同一硬件平台既支持10G EPON也支持10G GPON。已有设备制造商开始淡化两种技术的区别了。

总的看来,在没有其他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出现的情况下,光纤入户是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电信网接入宽带化的终极目标,它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数千亿乃至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因此,光纤入户是电信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动力之一,也是电信业推进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利器。

光纤入户是FTTX计划的一部分。作为通信传输系统的未来中坚力量,光纤的抗干扰性,抗电磁的特性更加迎合未来人类信息量大,精密度高的需求,而且低廉的价格使得光纤这种传输介质能得到很大范围的推广。但相对来说,光纤到户要很好的实现普及,还有好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发射以及接收端的技术以及硬件,还有传输系统的速度虽然可以提到G字节的速度上,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大信息量的处理,更需要更好的计算机来处理,因此,通信系统的提高,还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推荐访问:计算机网络 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4篇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