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村级经济发展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篇一
x村距离县城*公里,全村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亩,其中水田*亩,旱土*亩。全村共有*个村小组,*户*人,党员*人。主要产业有养鱼、蔬菜、玉米、脐橙等,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42万元。
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确保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54万元。
一是突出异地置业。x村在百村创业园购置的149.36平方米店面以30元/平方米的价格签订了出租合同,每月可增加收入4481元,店面目前已投入使用,出租后每年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2020年将增收5.38万元。
二是盘活资产增收。依托现有的\\公墓,优化升级服务模式,扩大公墓规模,村集体以山场入股,预计今年取得收入2.6万元。盘活山塘、鱼塘资源,将其转租、发包给本村种养大户,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0.4万元。此外,大广高速复线项目在x村租赁两处用地,合同为每年8.81万元,经费6万元,二者合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4.81万元。
三是其他方面增收。加强对村内企业的管理,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收取脐橙园、石灰厂、预制厂管理费,稳定每年0.97万元的企业管理收入。
1.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项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本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行政命令,杜绝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
2.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确保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3.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村“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同时,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做好归档工作。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篇二
为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基层实力活力,提升我村为民办实事的能力,结合本村实际,制定t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t村位于l县西部郊区,距县城4公里,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省道贯穿我村。全村总人口为*户*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人。2019年人均收入达*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确保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万元以上。
牢固树立“经营村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盘活优势资源,稳定“一社两店三厂”主要收入渠道,即:一个惠民土地托管合作社管理费用,异地置业购置两间店面(县城和圩镇各一间)租金收入,三个建材砖厂分红收入。同时,利用流转土地发展光伏发电,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将老村部、闲置校舍租赁个体私企,培植增收渠道。
1.建材产业为主。建筑材料制造(制砖)是t村的传统产业,今年继续做好砖厂的产能、环保提升改造工作,发展村里出地、投资方出钱的运营模式入股二砖厂、四砖厂,建立绿色环保产业的生产模式,通过股份分红,2020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同时,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要着手谋划建材砖厂转型工作,避免在砖厂转产后发生集体经济严重下滑现象。
2.稳定光伏发电。加强与施工方及电力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光伏发电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工作,降低设备损耗,将2020年光伏发电收入稳定在3.5万元以上。
3.资源开发增效。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土地平整集中成片,水利灌溉便利。在省道沿线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基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土地流转,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预计2020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4.异地置业增收。t村在百村创业园购置的153.43平方米店面以30元/平方米的价格签订了出租合同,每月可增加收入4603元,2020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
1.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项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本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行政命令,防止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
2.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任务。
3.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村在“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同时,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做好该项工作的归档工作。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篇三
总体目标:围绕抓党建、强基础、促发展的思路,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基层活动阵地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村组集体经济建设和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四个重点,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基层设施、产业效益、农民收入、党组织公信力、干部群众素质”五个方面有较大提升,实现“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目标。具体目标:到201x年,村委会阵地功能有较大提升;村民小组活动阵地覆盖率达到100%;全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党员双带能力提高,维护稳定的本领得到增强;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的达村小组总数的50%以上,并实现所有村民小组100%有集体经济收入。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201x年通过“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已经上任,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虽然已经明确在心,但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要注意团结问题。一是要注意同上一级部门搞好关系,村两委成员一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上级布臵下来的各项工作要按时完成,对上级需要向下级传达的通知要求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上传下
达;二是要注意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团结,两者都是村里的“顶梁柱”,日常工作要做到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情况,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两委会之间不搞“一言堂”,实行民主管理。三是要注意村两委会同村民、同群众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是经村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村民放心的致富带头人,是为村民服务的,在群众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首先处理群众的问题,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二)培养带出一批带领致富的好党员
结合村情实际,依托村活动场所,每年举办3期特色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1期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和1期次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班,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行重点扶持。在镇党委和村党总支的培养下,到201x年底,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党员致富先锋达党员总数的10%以上,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村群众户数达村委会总农户的30%以上。
(三)产业发展
抓住上级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种、养殖产业。大力发展小型养殖。同时,大力发展家禽养殖,烟产业,从而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四)组织实施一批群众期盼的好项目
利用下村村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在201x年之前,争取将下村村建成特色生态种植乡村旅游示范区,对全村的所有坝塘进行清淤扩容和除险加固;发展村小组集体经济,利用现有的资产、资源和资金,依法经营。201x-201x年之内争取把下村、后甸村、新庄村老年活动室建成。
(五)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达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通过争取资金的方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在201x至201x年陆续完成村主干道以及各农户家的道路的硬化,形成畅通的道路。
2、争取上级资金,完成我村委会后甸村与新庄村老年活动室的建盖。夜间让村民老小在月光下欢乐跳舞、休闲。
3、加强做好全村农户房前屋后的安全卫生工作,争取资金,做好规划,建3-4个垃圾池。
村要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技术指导下,搞好测量和制图,201x年起好步,通过艰苦努力,取得政治、物质、精神“三个文明”建设成果。抢抓机遇,克服困难,树立信心,转变作风,努力把烤烟产业做大做好。农民增收,集体减负
作为突破口,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和落实好文明新村建设的新居、能源沼气、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认真学习建设文明新村的先进典型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
全面规划和落实好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是我们村委会近三年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我们要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规划长远,着眼当前,下定决心,树立信心,扎扎实实,克服各种困难,用共产党员大无畏的精神,夺取新的胜利。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篇四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村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基层实力活力,提升我村为民办实事的能力,现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2020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一、基本村情
x村位于l县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东接x村,西接c镇和q县,南邻t乡,北界t乡,龙小公路、桃江河水穿境而过。全村共有*个村小组,*户*人,设党支部*个,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名。辖区面积*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平方千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脐橙、山场、蔬菜种植以及外出务工,是一个典型的以脐橙产业链经济为主干,辅以大棚蔬菜、葡萄、玉米、西瓜等产业的农业村。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
二、发展目标
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确保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6万元以上。
三、发展思路
在水资源和土资源上做文章,推动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引进民资,将\\山泉水源激活利用,投资发展开发山泉饮用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再将资金投入垂钓休闲项目中,推进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做好已流转土地的管理,服务好本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四、发展措施
1.突出异地置业。x村在百村创业园购置的*平方米店面以*元/平方米的价格签订了出租合同,每月可增加收入*元,2020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
2.资源开发增收。流转了*多亩土地,围绕调优结构、提高效益目标,引进了十多户种植大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玫瑰种植、特色果蔬种植和龙虾、泥鳅养殖等特色规模产业,通过转租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以上。发展脐橙种植,盘活本地山场*亩,提高脐橙生产技术,优化品种结构,通过标准化生态果园建设、节水灌溉、太阳能杀虫灯、黄龙病综合防控等一批新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提高优势区域栽培水平,大幅提升单产水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盘活中新岛板栗园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0.6万元。
3.发展特色经济。采取“能人投资+村集体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模式,由返乡人才和党员能人投资成立合作社,村委会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形式投入到山塘开发、饮水灌溉项目等产业。依托\\山泉水源,引进民资开发集体山泉水,通过收取自来水水费和开户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4.其他经济收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2.5万元。
五、工作要求
1.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项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本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村“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篇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568”重点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布局,使产业更加兴旺;
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环境更加宜居;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
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落实农村医疗、卫生、扶贫、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使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更加兴旺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推广公司“互联网+共享农业”和土地托管两种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等乡镇的3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加强对镇、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地下水超采区补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施好3.25万亩粮食绿色高效示范项目,加快乡国家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完善9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0万吨以上。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2.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大蒜”品牌,提升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培育耐思、科瀚、喆兴、际洲等一批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向高端迈进。支持秋景育苗、航天育苗等育苗场做大做强,年产集约化育苗2.1亿株。支持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食品、维新蔬菜、广兴公司等企业扩大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92万吨,产值21亿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3.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在东部,以豆下乡等村为中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叫响葡萄品牌。在中部,以、、、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千亩优质林果带,带动全区林果产业发展。在西部,以永合会镇、界河店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核桃、苹果、草莓等,实现园林化发展。(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加快紧固件产业上档升级。抓好产业发展提升、技术研发创新、高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培育、市场物流发展、知名品牌打造、搭建服务平台等重点工作,推动紧固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一批行业支撑项目,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入园进区”战略,推进主城区标准件企业、“十里长廊”沿线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标准件园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牵头单位:标发委;
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二)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宜居
1.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3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二是健全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6.1亿元的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确保保洁公司规范高效运行。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2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06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用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行硬化,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适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300亩,村庄绿化率达到35%。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村庄规划、村庄亮化、美丽庭院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
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村创建。以、、三个乡镇为重点,每个乡镇确定4个村作为区级示范村,按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高标准打造。其他13个乡镇,分别确定4个以上成方连片的村作为乡镇示范村,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进行打造,带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3.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东部叶菜基地产业优势,打造周边万亩中小拱棚示范区,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依托古城景区优势,深度挖掘洼人文历史,打造“东街-裴屯-东桥-永北村”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洼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依托太极文化优势,充实完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牵头单位:园区;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
(三)开展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
1.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斗富”不良风气,培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新风。弘扬文明新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两会一约”作用,规范婚丧庆典活动,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等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移风易俗长效常态机制。(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各乡镇)
2.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着力构建区、乡、村三级宣传阵地。强化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合理规划配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文化馆等文艺机构作用,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
3.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为建设重点,以农村精神文明“十个一”(即:一个村民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一批善行功德榜、一套村规民约、一个红白事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或文化礼堂、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新乡贤骨干队伍、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或“五好家庭”评选)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进一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实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实施“文化+”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业、演艺业、乡村旅游业等,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和品牌。加强农业景观、农业庆典、农业主题公园等创意设计,培育一批农事体验型、教育实验型、科技展示型等田园文化综合体,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牵头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
(四)完善体系建设,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力度,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提高村级自治能力。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农村“六有”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形成政府、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自治水平。
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一委三中心”规范化建设,由村(街)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两委”干部、治安员、网格员为成员,负责做好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社会治安排查化解工作,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利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
5.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广泛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创建活动,在60个村建立“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案三查”,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紧紧围绕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坚持民生为本,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抓好永合会、、讲武等3个乡镇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依托“六二一”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校园“网格化”管理,提升农村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统筹配置城乡教学资源,积极向乡村倾斜师资力量,配齐配强乡村教师队伍。(责任单位:教育体育局)
2.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实施六项医改突破,高标准建成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专区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扩充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搞好人才招聘和培养,满足农村医疗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
3.做好扶贫社保工作。认真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推进产业和就业扶贫,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完善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发放低保、五保、孤儿、“两残”等各项救助资金。切实发挥好社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老龄政策,确保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民政局;
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题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队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职中、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0年1月1日-1月10日)。区委召开全区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部门围绕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实际,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限,细化举措,建立台账,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
(二)集中实施阶段(2020年1月11日-11月30日)。区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统筹安排各个项目建设顺序,做到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合力攻坚,保证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由农办牵头组织,对照上级考核办法,对区直部门和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放慢,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三农”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建立一支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搞好部门联动。区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农办要发挥牵总协调工作。住建、农业农村、交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教育、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其他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制度,通过列支专项资金,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进行奖补。继续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等。区直有关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引导项目、资金、政策向农村倾斜。各乡镇村街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通过财政引导、部门倾斜、社会捐助、村街自筹、群众参与,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四)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完善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对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区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对进度快、效果好的乡镇和部门,全区通报表扬;
对进度慢、效果不明显的乡镇和部门,全区通报批评;
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篇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三农”工作和推进农村社会经济跃升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xx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在市相关部门与镇党委、镇政府的具体指导帮助下,结合本村实际,经村两委会研究同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制订本规划。
xx村辖区面积8.32平方公里,耕地5061亩,11个村民小组,508户,2180人,其中劳动力940个,在外务工和经商422人。2007年村财政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有1所卫生室,占地30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有一个占地180平方来的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全村内巷道硬化率85%,电话(含移动电话)入户率100%,电视入户率100%
(一)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xx村区位优势明显,位于xx镇东北部,距镇政府仅5公里、市区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产业以水稻、其他农业等产业为主。种烟户达22户,烟叶面积175亩,年产值37万元,纯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261元;
其他农业总产值120万元,纯收入83.7万元,人均纯收入840元。稻田面积900亩,年产值62万元,纯收入44万元,人均纯收入441元。2007年发展养鱼和养鸭业,养殖队伍达5个,鱼塘面积42亩,鸭子数量2000羽,产值27万元,纯收入13.5万元,人均纯收入135元。农业基拙日臻完善。现有灌溉水渠3条,水坝3座,机耕路3条。农业专合组织建设规范发展,成立烟叶合作社。
(二)发展趋势分析
主导产业中,烤烟发展潜力较大,再生稻田面积有望继续扩大,淡水养殖可以适度发展,考虑地处水库上游,家禽养殖应拉制在1万羽范围内。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农业产业规模偏小、链条不长、水平不高,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基础设施脆弱、社会事业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巫待进一步改善。
(一)村财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25%以上;
到2013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
(二)村民人均收入持续稳步增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
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
(三)农业“五新”稳步推行。2010年,积极推广农业“五新”,重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力争引进新技术2项、s一6个新品种,每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户,建立农业示范基地100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70%以上;
到2013年,每年引进新技术3项,4-5个新品种,每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7户,建立农业示范基地200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75%以上。
(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2010年,做到主导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带动力较强,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村经济总量的50%以上;
到2013年,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占全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
(五)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2010年,烟叶合作社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规范,会员数占种烟户总数的70%以上;
到2013年,烟叶合柞社制度服务到位,会员数占种烟户总数的80%以上
(六)农业基拙设施进一步完善。203。年,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以上;
到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以上。
(七)劳动力转移收入进一步突显。2010年,90%以上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3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到2013年,95%以上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4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总体上,2010年,产业发展各项指标均达到xx市新农村建设中级标准;
到2013年,产业发展各项指标均达到xx市新农村建设高级标准。
(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xx村地处乡东部,位于乡通往后源、麻沥、后乾、岭根等村的主干道旁,交通优势明显。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有利机遇,结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打造烤烟、其他农业两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1烟业。继续扩大烟业种植面积,亩产值2600元,专业化组织,机械化育苗,分级烘烤,到2010年力争达到26。亩以上。201。年至2013年,面积稳定在35))亩,优化布局,重点发展古楼、岭头等自然村,争取烟基工程建设,为烟农创造民好的生产条件,为发展烤烟莫定坚实的墓础。2其他农业。(1)种植业。继续发展优质稻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亩,在亩产400公斤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新成果,使粮食亩产量再创新高。同时抓好烟后稻的种植管理,以不断改善土壤和促进增产增收。(2)养殖业。主要发展养鱼和养鸭业,在鱼塘面积42亩,鸭子数量2000羽的基础上,有计划合理地扩大鱼塘面积,重汽在科学养殖上下工夫,探索建立养殖协会,重视开拓销售市场,不断壮大产业,促进增收。(3)稻花养鱼。根据我村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稻花养鱼,做大做强我村特色渔业。2007年全村共有高山稻花鱼养殖面积6))亩,年产鲜鱼1200斤,产值2.5万元。今后要有计划合理地扩大稻花鱼养殖面积,在科学养殖上下工夫,进一步完善养殖协会相关制度,重视开拓销售市场,不断壮大产业,促进增收,力争到2013年实现养殖面积150亩,年产值7.5万元
(二)依靠农业“五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通过信息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品种,运用新技术逐步推广新品种。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3期。三是通过合作社带动,进一步加强农户协作,建立、完善协会合作制度,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四是通过资金政策倾斜,搞好新技术推广,组建“新技术推广领导小组”。五是充分发挥“土专家”、乡土人才、“六大员”作用,建立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提高农民现代实用技术培训使用
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拓展农业信息服务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为农民上网查阅农业科技相关信息提供便利,帮助种、养植(殖)户、生产加工户发布相关信息,推介农副工、名特优产品以及宣传报道全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新人好事,建立村、组信息发布网络,聘请“六大员”为信息发布员,通过宣传栏、公开信、信息发布机开通手机短信,根据农村、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发布农业科技信息。借助农民文体中心电教室这个平台,每月举行一课农事学习,请乡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人员讲解种、养植(殖)技术、方法和生产要领,播放农业科枝录像专题片,逐步将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建成农村致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旱涝保收,提高耕地农业生产能力。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抓好烟田基拙设施建设,农田整治和坡痔地改造。全村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搞好耕地灌溉体系配套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一)组织保障。成立经济发展规划落实领导小组,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设立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小组,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形成合力,在村级换届调整中,做到换人不换筒,确保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将任务细化、分解到组,责任到人,实行业绩和奖惩挂钩的工作机制,把经济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三)技术保障。依赖乡“三农服务中心”、“六大员”及下派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技术力量,大力实施农业“五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大力示范推广高优栽培、生态环保栽培、科学种养、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保鲜、商品化处理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总量、质量、效益和驾驭市场能力。
(四)典型示范保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培养和树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致富能手、先进模范人物及专业大户,通过表彰奖励和上能人、功臣榜,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