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18篇)

时间:2023-05-22 10:1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18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1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一

1常用旅游英语会话能力的学习途径

1.1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场景,让学生在此氛围下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这样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掌握教学内容,并促进自身心理机能发展成熟。相比于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强一点,他们更容易记住在生活中直接接触到事物比,而对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忘记得很快。学校可以多组织开展与英语相关的,而且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用英语交流的兴趣。

1.2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口语练习

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会话能力,要督促学生经常使用,通过不断的对两种语言的转换,日积月累真正提高口语水平。在课前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会话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制导游微视频,让学生自导自演自由选景进行全英文的`讲解,并鼓励使用课会话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导游的感觉,同时也将所学的灵活处理实际的问题中,大大提高学生英语会话能力。

2英文导游词的学习方法

2.1教学内容实用化

教师要全面考虑不同景区内容,并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出发,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新疆地区旅游英语专业中,旅游局规定该专业学生要想取得英语导游证,就必须要用英文对10个景点进行讲解。所有,教师要提前做好对这些景区的教学准备,其中喀纳斯景区、天池景区主要以自然风光而闻名全国,导游需要对景区各个季节的美景加以描述。要介绍吐鲁番地下灌溉工程,即坎儿井过程中,应说明坎儿井虽然缺少美丽风光,但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构成的土质工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作的导游词应重点坎儿井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说明上。也就是说,教师做教学内容准备时,要在学生英语水平上,把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景区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然后再进行授课。

2.2教学方法应实践化

学校对旅游管理系学生设置英语导游词课程,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际导游中,在现场用英文进行讲解。所以,教师应该把这个教学目的作为自己的目标,把导游实际工作过程与课程设置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导游实景讲解的教学方式,不断细化复杂的教学内容,分为各种具体任务,同时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有目标的完成任务,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教学内容,更了解了实际导游工作场景。另外,在这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在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加强对景区内容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富有自身特色的英语导游词。此外,通过明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查找整理资料,制作ppt,加强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锻炼自身写作能力和社会能力。

3英语教学与导游考证相结合

导游证考试是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行业资格考试,是进入旅游行业的前提。导游证考试对旅游各专业的教学都应该有一定指导作用。另外,在近几年的英语导游口试中也暴露出学生的讲解、应变能力上的不足。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四个方法来把导游英语教学和考证联系起来:(1)坚持“行业标准进教材、进课堂”,把教学内容与技能鉴定有机融合。(2)利用学校的实践时间,统一组织安排对学生的导游考证培训和模拟考核。(3)要求考取导游证的学生在寒、暑假和实践周进旅行社带团,如果取得用人单位工作鉴定等证明材料,并且有一定的带团天数,就能够减免选修课学分。(4)对于未考取任何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在企业实习替代以顺利毕业。这样在旅游英语、导游实务和导游英语课程方面做出改革,在课堂教学融入考试内容,并且对考核方式作出调整,这在很大程度能够激发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的热情。

4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它更具职业导向性的特点。而且当下我国旅游业与国际的高度接轨,对导游的综合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因此,英语旅游专业方向的教学在结合行业资格考试开展时,还应根据目前旅游发展方向,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在课堂上把导游实务与理论高度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对外旅游人才。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二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

1.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高职旅游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

1.2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培养操作技能优越型的实用性人才,各种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走向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实训基地功能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与市场不对接、实训基地非常有限等各种问题。

1.3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作保证。而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致使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对策建议

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特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1创新现代化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的纯理论课堂教学,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践教学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

2.2协同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时,应秉承协同创新理念,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加快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优化配置高职院校、旅游科研院所以及旅游企业等资源,打造良性循环的旅游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2.3推行“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创新了“三明治”式“2+1”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明治”式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到实践中去实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社会和了解企业,之后再带着实习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目标回到课堂学习,将短期社会实践、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教学在三年内加以融合并穿插进行,实现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环节高度融合的目的。

2.4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要建立起一支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重点培养“双师素质师资”,建立专职教师下企业调研实践的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专职教师有效激励机制,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完善用人机制。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三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1.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在旅游相关企业从事接待、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旅游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依据以下几个标准:一是要满足旅游人才市场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是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
三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操能力,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高职旅游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旅游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需要。通过调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高职旅游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

1.2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培养操作技能优越型的实用性人才,各种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走向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实训基地功能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与市场不对接、实训基地非常有限等各种问题。

1.3师资力量薄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作保证。而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缺乏,致使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2.对策建议

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特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2.1创新现代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的纯理论课堂教学,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践教学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

2.2协同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在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时,应秉承协同创新理念,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加快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优化配置高职院校、旅游科研院所以及旅游企业等资源,打造良性循环的旅游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2.3推行“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创新了“三明治”式“2+1”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明治”式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到实践中去实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社会和了解企业,之后再带着实习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目标回到课堂学习,将短期社会实践、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教学在三年内加以融合并穿插进行,实现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环节高度融合的目的。

2.4优化师资结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要建立起一支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重点培养“双师素质师资”,建立专职教师下企业调研实践的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专职教师有效激励机制,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完善用人机制。

作者:曾晓花 单位: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四

高职旅游管理论文

一、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和旅游行业国际化的飞速发展,要求旅游从业者必须具有国际意识和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管理者与游客打交道的意愿和能力。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有过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经历的学生仅占9.5%,有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愿的学生仅占5.4%,71.6%的调查对象跨文化交际意愿较低,有意去国外工作或短期实习的学生占41.9%。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的依据,会指引人们去从事某些行为,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要弄清行为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首先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价值观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能较好了解西方价值观的学生仅占32.4%,认为自己对西方价值观知之甚少的学生占51%。世界不同文化之间,人们不仅仅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70%以上属于非语言交际方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就成了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意识到这一点,正确理解并主动使用如手势等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学生仅占36.5%。“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者群体稳定不变的看法。“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碍我们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而调查结果显示51.4%学生不同程度地对西方人存有较为刻板的意向。比如认为西方人浪漫、但对他人小气、不如中国人热情等。民族中心主义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1.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民族绝对优于其他民族。而且,在与受访对象进行单独交流时,笔者能明确感受到中国文化至大至上的情结在几乎每个受访对象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差别。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不一样,就会失望、困惑,造成交际的失败。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在被调查学生中存在的比率是48.6%。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衡量旅游从业者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受访对象中,有75%在旅游公司工作的毕业生面临经常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其中25%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会感到紧张。以上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意愿较低,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
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很多,跨文化交际技巧和能力较一年级在校生有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是其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短板。

二、解决对策

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旅游行业的职业需求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一)开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为目标的课程和相关讲座

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目的,解决学生对国际意识建立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必要性的认识,进而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对新生进行的入职教育中,介绍旅游行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旅游从业者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愿。通过开设与旅游职业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概论、外文电影赏析、西方文化、韩国文化、日本文化等必修或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解除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特点的刻板印象。定期开设中外文化对比(服务意识对比、企业文化对比、企业管理模式对比等)讲座,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二)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加强专业课教师与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修养,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发展状况和训练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跨文化交际培训、学术交流、涉外旅行社挂职研修、参与学院及旅行社外事活动及出国交流等多种渠道,提升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视野,增强国际意识,从而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进行体验型的训练

通过创设一个职场中常见的、近似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工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饰角色,在脱离母语的条件下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体会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高他们在各种不同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互动式训练。训练中邀请外籍人士(另一种文化的代表或专家)跟学生面对面交流,解除与外国人交流的心理障碍,并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学会各种交际技巧。

(四)广泛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和旅游公司建立合作

与国外相关院校合作办学,建立交换留学生体系,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友好院校进行学习与交流。通过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深入了解当地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提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技巧。与国内外旅游公司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工作中跨文化交际场景和问题的记录,校内外教师对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进的实时介入指导,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意愿以及与职场环境密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建设国际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内筹建“外语文化街”,建立双语超市、外语影院、外国文化礼仪专栏等项目。通过国际化校内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定期开展“欧美风情节”、“韩国文化节”、“日本文化节”、“外语角”等体现外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学生跨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成立外语和外国文化社团,通过举办各类与语言、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性认识以及与不同文化成员沟通的能力。

三、结语

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职业教学体系中重要一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行业培养的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对该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培养策略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进而切实地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五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论文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

(一)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创业课教师,大多是由他科教师兼任。基本不开展教研、交流、学习,专业化程度较低,授课也往往是纸上谈兵地从宏观角度传授创业的基本常识,这种以肤浅的书本知识去指导具体实际操作的做法,显然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即便有的高职院校设置了创业指导机构,但其教师队伍薄弱决定了这些机构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创业实践参与度不高

旅游管理专业如果没有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很难提高专业能力的。目前,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真正参与创业实践的比例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主观上未能认识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创业实践是一项超前性投资的学科,而学生的功利心理往往较强,不愿意在大量的实践中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专业程度较低,导致无法为学生提供一套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实践方案和项目,即使有也是内容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二、创业教育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创业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需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力求在国家的旅游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另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服务需求,这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及机会。

(二)创业教育是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职旅游教育是当前国家经济转型时期新兴学科,是国家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战略之后被寄予高度重视的学科。如果没能从科学的角度顶层设计好这一学科的教育体系,就会使原本的优势变成劣势,无法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发展壮大,更谈不上学生的前途和学科的前景。

(三)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刚性需求

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910万人的峰值。然而就业岗位的数量,仅仅呈缓慢小幅上涨的.趋势,由此看来就业压力异常严重。因此,从长期的竞争发展来看,加强创业教育是未雨绸缪的必然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比如开办客栈、旅行社、酒水吧等,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也可以为他人制造就业机会。学生只有从被动地接受挑选变为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提升个人的创业水平,才能为个人占得就业先机,进而带动整个旅游专业就业的良性发展。

(四)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成熟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存在局限性,只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起步很晚,重视程度较低,理念落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锻炼和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成熟度与就业竞争力都偏低,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可以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修正个人的能力盲区,提升个体的创业水平,为走向社会之后的择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增强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三、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

学校应当从旅游管理的就业型人才观向创业型人才观转变,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等宣传工具,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关注国家旅游发展方向及自主创业的政策,坚持长期的正面导向性宣传。还要树立学生创业标杆和榜样,对创业标兵给予奖励和扶持,力求在校园中形成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创业理念和信念根植学生的内心。

(二)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加强教研探讨、顶层设计,编纂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材。同时,必须确保创业教育课程比重有所增加,让创业教育以常态教学的形象出现在教学体系中,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同时,做好科学的内容设计,通过大量的参观、体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让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科学有力的支撑。另外,设定相应的课程考评体系,着重突出创业能力评价,将学生参加旅游管理实践时的具体表现、取得成果、团队配合、个体发挥、全局贡献等方面纳入考核的范畴,进行综合的评定。

(三)优化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必须设置专业的旅游创业课任课教师,并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以保证教学行为的专业性和教授内容的前沿性。还要借鉴国外商学院的成功经验,鼓励本专业教师开展旅游创业活动。一方面,以亲自“下水”的精神带动和鼓舞学生的创业勇气;
另一方面,教师只有亲自创业,才能掌握到最直接实用的创业技能,激发出最多的创业灵感,收集到最新鲜的创业政策资讯,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另外,有了实业的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入自己的创业活动中,用社会中的实战模式代替课堂上的假想模式,这样的教学,一定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四)积极拓展创业实践渠道

旅游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因其特殊性,必须突破以往固有的传统授课方式,将课堂延伸到社会环境当中。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实践训练。学校要建立高校学生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帮助,协调解决学生遇到的棘手问题。还要创立旅游管理创业训练项目,由教师引导,积极申报课题,组织调研,形成创业成果。还要鼓励学生组建创业社团,加强组织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协作,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激发创意、制订计划、谋求合作,从而使自身从中获得创业的第一手经验。学校的院系方面还应积极联系酒店、旅行社等单位,开展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创业锻炼岗位,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展讲座,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如果条件成熟,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开办旅游创业实体,如开办小型客栈、水吧仓买、短途旅行社等,在真正的竞争中,开拓创业思路、激发潜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总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需要得到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各方合力助力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他们的专业优势、潜在能力才会被点燃和激发,创业之路才会从梦想走进现实。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六

高职学校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一、旅游管理专业推行工学交替的意义

(一)体现了旅游业的行业特点

对岗位相关的服务技巧和艺术所需要的环境是校内实践条件难以还原和模拟的;
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仅靠课堂培养同样是不够的,它需要在真实的工作中反复锤炼才能提高。行业特点决定了酒店业的人才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培养。

(二)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江苏联合职技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服务与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和实际工作才能真正培养出来。工学交替模式正是人才培养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滚动循环培养模式。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不断深化、实践能力得以加强,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市场,这体现了五年制高职持续学习、反复强化实践的教学内涵。

(三)反映了职业教育社会性特点

职业教育是为人的终身教育服务的一类教育,因为人的学习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它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结合岗位要求,突出实践性、技能性。工学交替重点体现学生在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交替结合,学生不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在理论学习中升华技能知识。因此,工学交替是一种与社会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最佳培养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施的现状

目前的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做法是安排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实习,这与工学交替应有的内涵并不一致,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多元主体共育教学机制不健全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企业大多是酒店等,由于旅游行业存在比较明显的淡旺季需求差异,属于不稳定性行业,因此旅游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也存在不稳定性。当旅游旺季来临,旅游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对于学校的实习生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
旅游淡季时,企业无需设置那么多的岗位,也就很难接受“工学交替”的.学生了。另一方面,旅游企业都以盈利为首要目的,因此在接受学生“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企业大多将学生看成是一种廉价劳动力,给他们的工作几乎都是在餐饮客房等对技能要求不高的部门,企业并不关注学生是否学到了全面的技能。这就导致企业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影响到工学交替的效果。同时,由于各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有限,造成学生实习较为分散,学校在对实习学生管理时也较为困难,尤其是在安全方面管理较有压力。

(二)家长认识滞后

很多学生选择旅游专业是因为成绩不理想,并不是热爱旅游专业,学生及其家长对旅游专业比较陌生,对旅游专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就更不熟悉了。很多家长还认为服务行业是服侍人的行业,是没有大作为的行业。同时,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尤其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发展的时间和经验都不足,“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学生角色转变不适应

学生这一角色实际是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扮演已经十几年了,一直处于被关心和被呵护的位置并且完全习惯了这种角色扮演。当开始“工学交替”后,他们的角色身份发生了变化,对于在企业艰苦的工作他们没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他们需要为客人服务,这种从被服务到服务人的角色变化让很多学生思想上很难立即转过弯来,并且这种强烈的反差会造成学生情感上的失落,企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难以适应。另外,还有一个学生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体现在经济上,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济来源,完全依靠父母,即使是贫困生,他们也可以通过助学金以及奖学金摆脱经济压力,而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的经济收益完全是自主创造的,这主要体现在工资和奖金上,如果不努力工作或者工作中有差错,都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收益,这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压力。

三、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全程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了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原则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环递进;
通过企业认知、企业学习、企业体验、企业实践、企业顶岗五个阶段,做到校企融合、全程合作、共同育人。在学生五年专业学习生活中,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贯穿全程,充分发挥课堂与酒店两个学习场所的作用,相互渗透,共同育人。见表1。

(二)依据教育教学要求,整体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具备生产性实训要求。为满足旅游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要求,学校将旅游综合实训基地改造成具备对外经营资质的酒店,强化生产性实训,按高星级酒店标准,添置设备用于教学。低年级的基本技能实训也在校内酒店完成,如餐厅服务技能课程在餐厅进行。该餐厅与其他餐厅不存在差异,但不对外营业。学生在此学习,能感受酒店企业文化,贴近行业标准。到三、四年级,学生到校内酒店进行企业体验和工作,无需到校外酒店就能实现工学交替,既保证了学生人身安全,又便于师生交流。2.校外实训基地注重企业育人功能。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最后一年进行企业实习(今后会调整成半年)。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申报、学校考察、明确合作协议的工作步骤,综合考虑酒店的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地理位置、客源构成等因素,兼顾不同类型、风格的酒店。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均为五星级酒店,以国际连锁豪华酒店为主,辅以本土连锁、单体酒店。不同的酒店经营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接触不同的服务标准,为学生今后的职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据典型工作过程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酒店行业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课程体系,并构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置和开发专业学习课程。课程的开发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置和开发课程过程中,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可设置为:餐饮服务管理、客房服务管理以及旅行社经营管理3门课程,总共15个课程能力标准。每个能力模块的具体工作标准与工作流程,会有明确的阐述,而这些恰恰就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同时,课程开发、授课、技能考核鉴定等都要符合国家法定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并参考国际接待行业标准。2.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合格毕业生是高技能从业者,但首先是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和构建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规定的文化基础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计算机信息课程、专业平台课程、职业发展素质课程等,但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有专业学情分析,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善于运用旅游专业案例。这样才能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四)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专业教师每年都到酒店顶岗实践,然后将顶岗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去。同时聘请酒店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定期为学生授课和实训指导。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一起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落实顶岗实习工作,促成学校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师资,承担实训基地建设任务。学校与企业师资的相互融通,让企业最新的管理理念和优秀文化同步进入学校课堂,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五)依据综合能力表现,实行多元发展性评价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将实践技能学习成绩纳入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学生、学习小组同伴、专业教师、企业指导老师、班主任和企业管理人员等全程工学交替利益相关者纳入评价主体;
评价形式多样化,实行多元发展性评价,尤其是在企业工作期间,学习评定应体现学生工作能力的发展性成绩;
评价内容全面化,既包括理论内容也包括实践内容,既包括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也包括在企业获得的能力。学生在企业习得的能力指在工作岗位上的技能水平、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酒店企业文化的吸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四、实践后的反思

笔者所在学校从级学生开始推行五年制旅游管理专业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很多毕业生成为企业骨干,走上部门经理、业务主管等管理岗位。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多年获得酒店服务项目金牌,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为今后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当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项目,笔者认为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应确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在校企合作推行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明确学校的主导地位。在涉及工学交替课程计划、学生管理等问题时,校企双方应以学生学有所获为目标,强调“全程”,而不仅仅是最后一年的实习。工学交替工作应由学校统筹协调安排,避免盲目适应企业要求、过度删减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的行为,防止半工半读成为“只工不读”,勤工俭学成为“勤工即学”,使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渐入良性发展,走上健康轨道。

(二)加强工学交替的过程管理与跟踪

在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必须完善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管理保障制度。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期间,教师应随时与学生交流互动,强调岗位纪律、实习场所安全、交通安全及学生的自我管理等。要求定期汇报学习收获,分享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先进经验。

(三)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在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那就是随着在企业实践工作量增加后,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生仅仅满足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但缺乏总结和思考,需要教师进行动员和引导,提高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

作者:潘俊 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七

关于高职专业旅游管理论文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意义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能够构建比较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满足各行业日益增长的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得当,对培养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适应我国目前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岗位群及其企业人才

需求调研分析当结合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体系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特征,刘育锋把我国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分为5大岗位群6个层级:a.“旅游接待服务”岗位群:1级:旅游接待员;2级:旅游咨询员;3级:旅游咨询师;4级:接待主管;5级:接待经理;6级:企业高管。b.“导游服务”岗位群:1级:导游助理;2级:景点讲解员;3级:地陪、全陪;4级:领队、中级导游、导游主管;5级:高级导游、导游经理。6级:特级导游、企业高管。c.“旅行社计调”岗位群:1级:计调文员;2级:票务员、短线计调员;3级:长线计调员;4级:计调主管;5级:计调经理;6级:企业高管。d.“旅游营销”岗位群:1级:旅游营销文员;2级:旅游营销员;3级:旅游营销师、营销主管;4级:无;5级:高级旅游营销师、营销经理;6级:企业高管。e.“旅游策划”岗位群:1级:无;2级:旅游策划文员;3级:旅游策划员;4级:旅游策划师、策划主管;5级:高级旅游策划师、策划经理;6级:企业高管。在以上的分类中,中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a、b岗位群,立足1级和2级岗位;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向b、c、d、e岗位群,立足3级和4级岗位。未来的高职本科教育则应立足4~6级岗位。

三、旅游管理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项在北京、广西和重庆所进行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高职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校相似根据我们收集的中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相似度,如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各有不同,如高素质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个别中职学校则定位是:“中高级专门人才”“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由此可看出,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混乱,导致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衔接不好,后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就针对性不强。

(二)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文化基础课脱节、专业课程重复中职学生升入高职之后,存在专业课学习轻松、但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困难的现象。这是因为中职教育是以职业技能为主,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即与高职教育所要求的文化基础程度存在一定的脱节。根据我们对中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以及使用的教材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中职基本都开设了。一些中高职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名称、课程结构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甚至中高职采用的教材也是同一版本,不少学生反映“感觉知识上没有增多,只是在高职又温习了一遍”。这跟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岗位群及其对人才需求是不符合的,不能满足社会对中高职人才的不同需求。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职在学生实习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理应体现出中职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但实际并非如此。一些中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极具优势,在师资、设备、实训管理、校企合作等,实力较强。但高职院校近几年才得以较快发展,不少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还在不断形成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场地尚不到位,“双师型”教师不足,校企合作不强,实习实训课程、专业技能训练只是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的内容,一部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并不能体现出高职的特点,甚至有些还比不上中职院校,造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几点建议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建设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中高职教师共同制定中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若能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中高职教师共同讨论商定,则能避免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重复等问题,使得中高职职业教育是一个互相衔接着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不仅是某一个中职学校或者高职学校的任务,它是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不能闭门造车,因此要从社会的需求以及中高职教育的特色出发,中高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以及符合国家对中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从中职到高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职到高职,有些课程名称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在高职所传授的内容和中职应当是大有所别的。中职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初级操作技能,而高职则是不仅要懂得这些技能,更是要深化和延伸相关技能,不仅要懂得技能,更要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明白技能背后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中高职同一个问题的学习,应当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加深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也对高职教师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通过构建国家资格体系,实现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全面衔接职业是中高职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因此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中高职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中高职阶段分别获得符合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开设相互独立、逐步提升、避免重复浪费社会资源的课程,实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有序衔接。

五、总结

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但是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研究。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八

一、非笔试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1非笔试考试的改革与教学改革相得益彰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如今,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式等内容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些方面的改革,最终需要通过考试的改革加以检验。在高职院校的考试与评价体系改革中,非笔试考试的方式日益显示出它独具的优越性,与教学改革自然接轨,相辅相成。

1.2非笔试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技能型或实用型人才,相应地,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以及运用能力。非笔试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现场作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思维的独立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组织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和反应能力。通过非笔试考试的过程,使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真正改变了过去的“哑巴英语”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1.3非笔试考试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由于非笔试考试是以题签的形式由学生抽取后进行回答的,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所有题签的问题,它的前提就是教师要精通课本,准确掌握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甚至对每个题签上的考题的相关内容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具备雄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鉴别,掌控非笔试考试的每一个环节。

1.4非笔试考试还有利于改善学风考风

考风直接影响学风,而学风又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职英语的考核中实行非笔试的考试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要亲自面对主考教师,虽然每个学生抽到的题签不同,试题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但是在非笔试的考试过程中,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表达水平将充分地展现在主考教师面前,作不了半点虚假。平时不记笔记,不可能看其他同学的笔记,回答问题不能让其他同学代替,更不可能存在偷看抄袭等的小动作。彻底杜绝了闭卷统一笔试中的作弊情况。严谨的教学、严格的考试、严肃的考风,为学生树立一种“非笔试考试是不好通过的,如果平时不用功学习,靠考前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的信念,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由老生带动新生,自然而然地促进学习风气主动向好的方面进行转变,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状态都将会具有良好的影响力。

二、非笔试考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弊端

2.1考试内容相对传统

虽然非笔试的考试形式与传统的笔试考试看起来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从考试内容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只不过是把以前笔答出的内容通过口头表述出来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比传统的笔试考试增加了英语口语方面的考查,并没有更多的从职业的角度进行渗透,与技能型和实用型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十分一致。

2.2考试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在我院的英语非笔试考试中,仅仅是以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来说,把“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的学习集中于“听、说、读”三个方面的考核,在无形中把以往的应试教育完全颠覆,形成了对英语口语的一面倒的倾向,从而忽视了书面英语的作用,对学生笔头作答能力的考核漠视到底。“过犹不及”,我们应该把多种考试方式进行结合,而不是片面的依赖某种单一的考试形式。

2.3评分标准过于主观

非笔试考试的特点决定了评分标准的主观色彩过浓,虽然考试内容包括客观试题,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完全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教师的发音是否标准;
教师的听力是否准确;
教师在听的过程中是否有短暂的溜号等等),往往容易造成赋分存在偏差的情况。如果教师给定的成绩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差过大,还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情绪甚至是由于对任课教师存在想法而导致的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丧失。

2.4考官组成过于简单

非笔试考试形式的实行,减轻了以往笔试考试需要众多监考教师的负担,但是学生的成绩仅仅由任课教师一人做主却又显得过于简单化了。这种考试形式赋予了教师过多的权力,往往使教师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而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在内心为学生进行了评价,对于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而言,他们就失去了通过考试改变教师的主观偏见的机会。而且,有些个别教师还会根据与学生的关系好坏而给予人情分,造成考试成绩的不公平。

2.5考试数据的存储存在困难

在以往的笔试考试中,把试卷封存起来就可以进行存档,但是在改革后的非笔试考试中,学生的考试是以口头表达为主的,回答之后就没有形成可视的原始资料,不方便日后查阅和比较。

三、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的非笔试考试方式是考试模式改革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考试方式,正处于初级阶段。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颠覆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非笔试考试有其实行和被众多教师所接受的价值,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寻找解决这些弊端的途径与方法,增强非笔试考试的实效,使高职英语的非笔试考试体系更加完善。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九

一、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学生现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属新兴专业,应用性强,其就业方向多为实践性较强的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特点决定了其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因此,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就业导向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用性和方向性很强。同时,高职高专学生属于专科录取批次,大多对呆板的抽象理论学习以及偏记忆类的文化学习缺乏兴趣,而其专业除了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程,仍需一定的文化积累。此外,有些学科虽偏重记忆的积累,却是旅游管理行业必不可少的文化积累,如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旅游英语等。旅游专业学生对这些学科多心生恐惧乃至厌烦。但学习这些学科是旅游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文化和内涵的提升的需要,只有学好这些学科,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厚积薄发,不断前进。此类学科中,尤其是旅游英语,它为塑造国际型的旅游行业人才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旅游英语对英语学习基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付出长久而持续的努力,并非学一个学期,掌握技能就作罢。因此,如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进一步以学生的接受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并刺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自发的学习显得至关重要。笔者从事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旅游英语课程教育已三年,不断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并相应调整教学内容、方式以促成有效的学习接受,相对改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毫无兴趣乃至厌学的状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旅游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领域的接受理论认为,学生是接受的主体和决定性因素,有效的教学其实是学生有效的接受过程。因此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接受为主导方向,以有效的接受为目的,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即学生的当前英语接受水平、对英语的`兴趣度,以及感兴趣的接受方式,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方向,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改变传统考核方式以期学生能够有效地接受教学内容,真正地掌握旅游行业基本语言技能并对其产生长久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旅游英语的自学。

(1)教学内容

当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各有侧重。大多以旅游行业应用英语口语与相关中国文化介绍为主,结构模式相对单一,大部分未配备相应听力材料,教材中其他拓展材料也并不多见。因此以课本为全部纲要来教学不免落入单调、薄弱且枯燥的窠臼,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促成有效的学习接受。同时,专业旅游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同,不强调单一固定的学习范围,也不过多强调语法、句式结构等呆板知识。因此,无论是从旅游英语教学客观现实还是学生的主观愿望上讲,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把专业教材作为导向材料,以行业场景应用口语为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英语基本材料。同时在课堂上添加更多有趣的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分别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展开,分别引入新颖材料,吸引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如听力方面,可以选取一些电影片段、名人演讲、知名歌曲、经典音乐剧或英语名段名篇作为听力材料;
阅读方面添加一些西方课堂上的阅读材料、经典诗歌、摘取名著片段或最新西方报纸针对中国某时事的评论片段材料;
翻译方面准备些学生很熟悉的关于中文的一些材料,提供基本单词材料,引导他们主动尝试翻译,如中国的传统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等;
这些内容的教授过程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水平和兴趣方向,不断地调整,以期学生能够接受,充分完成学习任务。调整了教学内容,一方面,拓宽了教材单调的学习范围,使学生不仅仅只是背记了一些单词,掌握一些旅游行业会话,而且对英语文化、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艺术欣赏活动等等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成了学习的有效接受。最终不仅达到学生对旅游专业英语相应材料的掌握,也对西方文化、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并促成学生自学的热情,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充电,高水平地发挥。

(2)教学方法

学习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求知求知,重点在“求”,即学生能够主动自发地“求”知识。而如何能够让学生主动地“求”,在教师方面,则须思考如何“教”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除了在教学内容上有所调整外,教学方法亦是如此。旅游英语教学方法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求知若渴,进而达到2310ssteachere@demicresearch对知识掌握的目的。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应把传统课堂变成一个乐于求知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是把“生活”带入课堂,打破“教”与“学”的传统距离,让学习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教学中,以学生眼见耳闻的材料为引入,多样化改革教学方法,加深学习的印象和效果。如在每节课上提供相关背景单词来让学生讨论新闻热点事件、旅游行业相关口语让学生进行场景模拟,以幻灯片图片的形式来刺激和强化学生对相关单词的记忆、以大量添加趣味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大学生的单词量,将最时尚的网络用语带入课堂,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翻译,最终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掌握旅游行业相关英语,增强了语感,扩大了英文单词量,并能自如地用英语开口引导一个话题,对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型旅游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考核方式

在对旅游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以接受理论为指导的改革后,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摒弃传统的哑巴英语的考试方式,平时的课堂小组讨论和表现亦列入期末考核成绩。同时期末考核分口语与笔试两种形式,综合成绩为平时表现+期末口语成绩+试卷成绩,较为全面地针对平时的教学内容,综合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接受理论对教育领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这种可以摆脱传统语法和单词量束缚的学科。任课教师调整教学思路,以学生的有效接受为目的,不断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相关方面的记忆,最终使学生能够主动、充分地接受所教授内容,并产生兴趣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型旅游人才。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

一、合作学习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兼顾到利己利人并以此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会认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到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与小组荣辱与共。长期开展小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合作意识融入个人观念中。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互助的学习机会,小组成员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合作学习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性,教师是整个课堂的重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但是课堂合作学习却颠覆了这种陈旧的观点。现代教育对课堂小组学习的重视在于其能改变这种观念,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来说,课堂合作学习把教师放在了辅助教学的位置,强调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作用。学生是课堂合作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合作学习加强了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传统教学模式所缺乏的,而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枯燥呆板的现象,师生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当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通过参考相关的资料来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分解,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最终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和合作,他们之间是一种指导和参与的合作关系。[1]

第四,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与技能。合作学习是在老师的管理、指导下,学生按意愿自由分配,互助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合作学习体系中担任着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要善于观察,掌握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使每个小组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合作学习可以构成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和了解,大家通过努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但加强了对合作的认识,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社会观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招生的现状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不同地区,学生的英文水平、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偏差,对于英语学习缺少兴趣,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合作学习法将合作、竞争以及个人行为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在利人利己的环境中体会到合作交流和共同进步的乐趣。[2]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

高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需要学生以良好的合作行为来作为保障。良好的合作行为是合作学习法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创建科学的学习小组。教师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几个小组,一般都是按照座位排列,但我认为要更好地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来分类。比如某些同学比较活跃,某些同学比较认真,某些同学比较细心等,都可以将他们分别放在一组里,从而让这个小组更加团结也更加具有价值。然后每个小组中的同学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针对一个问题讨论时每个人都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一个共同的讨论。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为。合作学习中,信息的交流主要是依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发生的。学生在相互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小组的合作任务是否完成,不但取决于小组中的个人,还取决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应事先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接纳”的习惯。再次,教师应该要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合作效果。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在各组间巡视,并不时地参与到各个小组中,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对基础薄弱和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讨论和合作之中,从而保证合作学习富有成效,而不是流于形式。最后,教师要适时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十分有利,教师应事先制订好一套具体的评价方案,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因而,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活动中的亮点或可取之处,并给予真诚、恰当的表扬和鼓励。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形式

1.学生举办演讲活动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可举办一次十分钟的演讲活动。学生的演讲内容,主要是由合作小组的成员在课下共同准备的内容。每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五分钟的演讲,之后可以利用五分钟进行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进行演讲前可以在黑板上写上生词,演讲结束后由教师对生词进行讲解。[3]

2.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不同小组成员而进行。每一个小组可以选举出自己的一个组员装扮成教师,在课堂上对其他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定为30分钟,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充分备课,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与所学知识内容相关。对学生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判定,主要是通过参与活动的人数来决定。学生通过协商,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分工合作来完善教学的内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集思广益,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人特长,并通过团队合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结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调动了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收获知识并锻炼能力;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极大地提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更贴近高职学生所需,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一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研析现代创新意识与高职英语教学

文/姚 妮

摘 要: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主,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到了日常的交际中,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该模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了。因此,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代接轨,进行教学创新。提出改革方法,形成具备现代创新意识的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改革;
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英语的道路依旧曲折。以前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句子结构的剖析,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方法,以及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实用性,将活生生的语言学死了,造成很多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厌恶,影响了其英语成绩的提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剔除以前陈旧、腐朽的教学方法,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并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英语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从中专、技校,或者职业中学毕业;
另一部分是参加普通高中考试的学生。这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没有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能力,甚至惧怕学习英语,对应于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

2.高职院校老师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的招收范围的不但加大,对老师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因而对招收的老师的质量就难以保证。现在高职院校的许多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因而就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英语教学就长期处于低水准状态,与时代脱节,培养出来的人也是社会需求相脱离的。因此,高职院校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现代创新意识与高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和老师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多地将英语教学时代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1.跨专业同步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外语,无法完全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解决“学得多,忘得快”的难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专业设置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学习friendship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文史老师配套讲中国历史上的友谊事件,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可以深入到现在的国际合作,多国的贸易、洽谈;
影视鉴赏的老师直接将这方面的内容形象化,画面、声音给人的影响会更加深刻;
而英语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地加深巩固,既是对其他老师的内容的再现和汇总,有需要有适度的拓展,使之更加深刻。因此,各专业的交替关联,构成知识网框架,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学习当然也会顺风顺水。

2.英语课堂用语英语化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往往存在汉英交杂的现象,英语老师通过汉语的辅助来教授英语,学生更多的注意的是汉语的事宜,忽视了原本应该重视的英语。因而,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应尽量避免汉英交杂现象,英语课堂上全用英语,遇到难以解释的,可以通过同义词的解释来使学生理解。另外,常用的、简单的词汇要多运用到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增加师生互动

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稀里哗啦的听

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老师应尽量多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另外,可以举行英语竞赛,比如户外的交流大赛:学生到超市、车站等人口密集区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且用英语进行活动小结的演讲。在活动中,学生既要克服与外人交往的胆怯,又要尽量开口说正确的话,不断纠正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断重现学过的英语词汇,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是英语习俗大揭秘:学生自己私底下探索英语俗语,将其中好玩的、奇怪的找出来进行展示,在互相展示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拓展了知识面,又获得了英语学习的乐趣,还了解了外国文化,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开放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也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了,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革新,需要将现代化创新元素加入进去,让英语学习深入生活,充满乐趣,这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姣娇。浅析创新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15)。

[2]王笃勤。高校现行教学评估的无助性:以英语教学为案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04)。

[3]张红红,孙磊,徐斌。浅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二

一、分析比较学习的目的、目标。

语言这种交际工具非常重要,它能够发挥增进了解、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等多方面的作用。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法一直都将重点放在对知识的传授上面,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便是语法翻译法。给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的蓝领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是其英语教学的具体准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还要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地恰当,使自身对英语技能的运用有所提高。然而想要在一学年的教学时间内,既培养学生译、写、读、说、听的语言能力还要将一定量的专业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未免有些不现实。作者认为,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兴趣和特长,给学生培养一个主要的技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长于语法翻译讲授是传统教学法的优点所在。在课堂上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语法规则与字词句,让翻译作为载体,将英语和汉语在翻译的时候可以一一对应。语法翻译主要是使学生在做翻译练习、背诵语法规则的过程中去学习英语,再从大量的练习当将语法规则掌握,使其可以用基本的日常英语进行交流。但这种教法也有着一定的弊端,进行语言学习最基本的练习方式是造句和填空的练习,学生只需依据自己的记忆进行答题,不用进行更多的思考。将句子作为中心,枯燥的内容、过于死板的形式,并且词汇与语法的练习过于注重用法,和学生在工作以后使用英语的要求差距过大致使学生讨厌学习英语,而且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词汇与语法的掌握并不成正比,造成学习词汇与语法的效率非常低下。不难看出,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特别地不适合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无法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种高职教学不能让学生更好地为将来走向职场作准备。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区别。

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学生讨论为辅,教师讲解为主以及问答式,然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宗旨却意在培养面向服务、管理、建设、生产第一线的优质人才,因此决定着它在英语教学上面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主要的教学方法应当是交际法教学法,并且以其他的手段和方法作为补充。

三、学生主体的区别。

那些系统的学习过英语,同时英语的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是传统英语教学的主体,他们通常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强的学习动机,而且学习习惯较好。而高职学生虽然也有高考的经历,然而基础相对来说却较为薄弱,其英语能力也参次不齐,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目标并不明确,而且没有学习动力。另外,高职院校的毕业要求在英语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都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尽快提升质量,高职院校的教师们除了要将课上好以外,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应当不断地加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意义上的做到育人和教书双管齐下。

四、教学内容上的差异。

教学任务的不同使得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的内容也出现很大的差异。教材就可以很形象的将这种差异表现出来。拿传统的英语教学来讲,它对适时性与实用性的要求相对较低,教材开发的已非常成熟,拥有较大的选择性,在使用的时候,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又较为丰富,于是整个英语教学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但是高职的英语教学却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虽然眼下也有一些成套的已经出版的试用教材,然而还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就拿外研社已经出版的职业英语教材来讲,书里面虽然涉及了很多专业的英语词汇,在文章的选材方面也比较符合实际工作,但是却比较适合那些沿海的发达城市,并不适合中西部不是非常发达的地区,与学生实际的工作环境有较大的差异,教材的难度比较大,词汇量非常多,特别是专业的词汇较多,给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因此教师在选择搭配教材的时候应当从学生专业角度去考虑,让使用的教材具备时代性与实用性,并且衔接上专业知识。拿陕西的青年职业学院来讲,这个学校的英语课程所采用实行的是项目分类教学,把英语课程分成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英语听说以及英语读写三个模块,同时教材还采用了《职业英语交际口语》与《新视野英语教程》这两套教材。在使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尤其是听说的能力,还使学生职业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加强。

五、结语。

由上述不难看出,传统的英语教学和高职英语教学的确存在着特别大的区别,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又来源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正是由于它的灵活性与复杂性,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当以“能力为本、工学结合”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把行业、职业的要求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可以将语言的应用性真正地体现出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交际能力。另外,高职的英语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用于教学当中,设计新颖的教案,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我们还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思考,找出一种教学方法最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使其英语教学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本文作者:王悦 工作单位: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三

一、将专业特色贯穿整个英语教学

由于大多数的高职生迈入大学之后,都能够明白自己迈入社会的立身之本是专业学习,这就使得他们花费很多的精力学习专业课,而英语属于基础课与公共课,其兴趣也并不是特别浓。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讲授英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特点,这样就能够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保质保量,还在英语学习当中,明白在英语中表达专业术语,而所谓的英语教学则是“专业+技能”的模式,这样就会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汽车专业的学生上英语课的时候,穿插汽车专业英语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即便没有学习中文专业课,就能够对比较多的专业英语知识了解,有着传统的英语教学不能比拟的学习兴趣与劲头,广大学生特别欢迎。例如在教授《新视野英语课程》第一册第二单元“ifyoudon’tmakemistakes,youwon’tlearn”一文的过程当中,则可以在导言部分让学生对“whatwillyoudoifyoudriveinanewroad?”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们则热烈讨论,教师则总结他们的观点,最后将其导入到课文的有关英语学习上面来,而在对第三单元进行学习的时候必然复习上一单元,这样使得所有的学生非常牢固掌握第二单元内容,这样就使得所有上英语课的学生感觉通过课文学习有着很大的收获。

二、将现实特色贯穿整个英语教学

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紧密结合课堂与社会热点,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有着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上课之前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生活去问与英语新闻等学生英语报告,随后让学生不定期的向全班范围内播报自己撰写的系部与学院的英语新闻,还做到让学生对于某个同学变化的服饰使用英语描写,而别的学生去猜这个是谁登,这样就有着自然轻松的整个英语课堂,学生有着特别高的参与度。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受到现实英语教学的影响,学生也能够对英语素材积极主动搜集,以便能够对校园、社会以及国家的大事进行关注,从而有着动感十足的英语课堂,这样也显得充满着活力。

三、将家庭特色贯穿整个英语教学

针对当前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属于异地求学的,这就使得这些学生有着浓厚的思乡情结,这样就使得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要对“homesickness”做到充分利用以便做到将整个班级逐渐形成一个家庭的良好氛围,这主要是由于往往在亲人面前人才不会胆怯。在所有的课上与学生轻松的进行问候,借助于比较亲近的话语向课堂教学当中导入。教师在教学尤其是提问的环节当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要让他们将严肃的英语课堂当成是“家庭会议”,让学生心中的恐惧消除,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保持着平等的身份,这样就导致之前那些还对学习英语抱有畏惧心理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发言

四、将参与特色贯穿整个英语教学

在实施应用教学当中还应该实施参与式教学,虽然从身份上来看,教师与学生属于不同群体,可是在知识面前这两个主体平等,这样就必须要对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强调。例如在对《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happynewyear”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要对中西方过年的差异进行思考,将疑问与悬念放在课文当中,使得将学生对课文情境当中能够做到对其融入充分,而要想做到这边,除了依赖教师的努力之外,还应做到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才智充分发挥,根据学生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而进行解答。在这基础上,教师通过与学生在教学上的互动过程当中向学生提供指导以便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于过年的理解而对于“过年了”这样的英文话剧进行编写,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通过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所流露的智慧,还能够对于教师开展英语教学进行有效启发,最后就能够做到在教师与学生这两者之间共同进步的和谐英语课堂营造出来。

本文作者:陈曦 工作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四

高职旅游管理教学实践论文

一、相关概念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顾日国,:3~5)。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
用两个感官的叫双模态;
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调査显示: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只有15%的学习者能记住相关信息;
如果学生仅参与动手做,那也只有15%的学习者能记住相关信息;
而通过视觉,运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表、视频等,则学习有效率达到70%。因此,用听、看、做等多种形式进行多模态教学,通过调动学生阅读、聆听、观察和参与教学等多种感官协同合作可以提高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体验式学习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其中库伯体验式学习周期理论对学习过程周期(learningcycle)进行了独特的分析,认为学习过程周期由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见图1),即具体体验(concreteexperience).、抽象概括(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反思观察(reflectiveobservation)和主动体验(activeexperimentation)。

此周期开始于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具体经验(concreteexperience),这种“具体经验”主要区别于我们通过读书等获得的第二手经验,而重点指来自真实世界的体验。kolb认为,要从我们的经验中学习,必须进人第二个步骤,即对所发生的事进行自觉的反思,这一步他称之为“反思性观察”(reflectiveobservation)。学习周期的第三步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事物有所认知,即发展意义结构,kolb称之为“抽象概念化”(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kolb模型中的最后一步是“主动的实验"(activeexperiementation),即测试这些我们巳经建构完成的意义结构,从而使我们获得新的经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授者注重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习者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参与活动获得经验和感受,并和他人共享、交流,最后能加以成功应用。二者主要区别如表1。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普遍开展课程改革项目。根据市场重新调整开设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并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全方位创新教学模式,以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最终达到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状态。纵观整个课改过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实施的关键,而多模态搬式教学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的运用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系统介绍导游基础知识的必修课,也是国家导游资格证的考试用书。该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宽广的旅游基本知识、一定的原理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又要求学生在导游讲解过程中能够准确、灵活地应用。由于该课程涉及面较广,文化底蕴丰厚,而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阅历又相对较浅,所以每年在导游资格考试中的及格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模拟讲解、实境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课前阶段。根据新课内容,运用图片、视频(通常是介绍篇)等,就学习主题给出背景知识介绍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便激活或补充学生的长时记忆,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这一阶段的学习也可由教师课前布置工作任务,学生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二)课堂阶段。此阶段为所学内容的信息获取阶段和意义建构阶段。在此阶段,要进一步呈现与新课材料相关的图像与视频资料。同学们探讨影像资料本身的意义,并确认哪些信息是已知信息,哪些信息是新信息。抑或根据课前的工作任务,分小组进行汇报并进行评价。小组评价之后由教师就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纠正与调整,最后归纳总结,并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理是什么。

(三)课后阶段。此阶段为学习效果外部行为表现阶段,学生通过导游词编写(guidebook-write)、角色扮演(role-play)、模拟导游(guider-simulate)的手段对信息进行重组、整理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多模态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信息获取到意义建构,再到学习效果的外部行为表现,完全符合信息的输人、加工、贮存、输出的认知心理过程,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视觉模态获取时,教师要注意图像或影像选取与设计的合理性,把握好信息差的度,避免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的运用

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重新构建新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注重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要,最终实现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协调发展。体验式学习克服了由书本来到书本去、教师视学生为容器一味灌输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的建构,立足于从体验中感受知识。因此,体验式教学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它通过强化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操作、实训,在体验中获取技能、提升能力,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就业的目标。

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模拟导游》课程为例,笔者通过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开展校园导游、实景考察、模拟训练等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例如,围绕学院已有的布局和景观开展校园导游活动。通过“线路设计一导游词创作一线路串许一讲解技巧”的设计思路,全方位锻炼、提升学生的讲解能力。又如对寺庙、园林等景观的实境学习,学生通过“采集信息一分析筛选一串联线路一导游服务一回顾总结一修正方案一结项”整个过程的设计实践,对接今后实际工作过程中从创意、策划、操作到服务的全套流程。概括而言,体验式学习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项目设计。精心设计一个项目并明确传达给学生,如设计一份导游词或旅游产品线路(体验竞争与合作)等。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领会项目设计的意图,明确项目的要求,并体味如何更好地将一项指令明确化、简单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目标设置。这个阶段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目标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设定项目的任务目标;二是定义任务的终期结果;
三是制定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

(三)分析策划。这个阶段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学生这时要做的事情包括团队成员的分工和组织、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制定计划的过程首先是团队成员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沟通。通过任务模拟可以很好地学会如何清楚地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最后如何达到共识。

(四)行动体验。这是整个“体验式学习法”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潜能和创造力无限释放的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感官和认识将受到各种内外部刺激的影响。但由于学生个体的以往知识、经验、情感和刺激程度以及个人需要的不同,他们对刺激的过滤和解释也是不一样的。

(五)成果展示。“体验式学习法”要求每次活动之后,每个团队都要提供最终成果。典型的最终成果包括:模拟导游、报告和方案等。展示时发言人要报告活动的计划、实施过程、团队成员的分工以及做事的理念和方法等。最终成果尽管是模拟的,但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科研经费,使之发挥节省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作用,已成为我国髙校有效开展科学研究、顺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却是真实有用的。同时,通过展示,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比赛可以使学生的活动得到有效的激励。

(六)回顾与点评。这一阶段是将实际的学习心得加以分析、巩固并与实践环节相联系,也是衡量教师对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和能力的阶段,因此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学生行动过程中的观察对各团队进行点评,用建设性语言和方式鼓励他们处理好正负两个方面的反馈。如果没有回顾或者组织协调的不好,这个方法就会流于形式甚至失去它的价值。

四、结语

多模态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体验实践,强调学生认知能力和多元智能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形成,重视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于是,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有些老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老师轻松了,让学生做和表演就好了。其实不然,虽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不再重要,因为要用好这种方法,关键还是要靠老师的有效组织。在技能学习的体验中,体验效果与学生参与体验学习的深度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在实施多模态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对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对实现学生“体验”的环境设计、多模态环境对学生的刺激、引导学生全身心投人体验、适时调整体验计划等方面作一个全面精心的设计,以实现最佳的体验效果。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提问、示范和引导学生,做到既点拨到位又不包办代替。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与反思。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五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英语是必修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眼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相对来讲还比较滞后,也有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教育部提出了“: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具备译、写、读、说、听的能力,能够翻译出相关部门的英语资料并且借助词典进行阅读”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起点不高,即使经历了三年英语学习也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其主要表现为:?

1、英语学习的策略滞后、方法单一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其学习状态却还停留在中学阶段,无法立即适应高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只应付或者只满足于课堂当中的英语学习,在课外时间对英语却完全不予理会。即使是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由于不得当地学习方法使成绩一直无法上升。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由于自身的根底较为薄弱,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心理压力非常大,没有将英语学好的信心,导致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使整个学习阶段的目标的实现都受到影响。

3、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基础差

高职院校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因为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观念等各种因素制约,不同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普遍较低,英语基础较差;
另外,学生来源的层次也参差不齐,其中有中专生、职高生以及普高生,英语基础起点的差异较大。

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具体措施

古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实上,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成功的英语教师懂得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使学生对英语会学、善学、乐学、学而忘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借由多种教师手段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变为动力。

1、明确在教学中老师的重要性

教师正确的语调语音,以及教师的幽默的谈吐与精神状态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时,应始终注意保持幽默的谈吐与饱满的热情,使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得到身心的双重享受,进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英语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语言,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范围。另外英语在国际贸易、文化、科技、交通运输、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如今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尽快培育出大量对外语精通的专业人才,让我国能够在国际事务当中发挥更积极更大的作用。所以,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学好英语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3。运用多种手段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3。1、角色扮演法

不是所有的中国学生都有与英美人士接触的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提供条件,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模拟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情景,学生去扮演角色,进行送生日礼物、电话预约、闲谈、问候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异国文化的不同,增强跨文化的焦急意识,提高跨文化的敏感性,同时加大容忍与理解异族文化的程度。

3。2、在课前做十分钟英语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学英语的气氛与环境的课题及其重要。如果上课就直奔主题的话会使学生从开始就进入紧张与压抑的状态,这样很不利于学习语言。如果在英语课堂上举办一些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活跃气氛能的英语活动,例如“ariddle”、“mystory”、“englishbroadcast”等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听力与口语,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致,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作好铺垫与准备。

3。3、采用多媒体手段刺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改革教法不能离开创新教学手段,当代社会每天都发生着巨大地进步,学生们能够通过传媒、网络等将自己与世界之间的距离缩短,过去那种“一本教科书、一根教杆以及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早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课堂的要求了,因此教师教法的改革已迫在眉头。另外,随着获取知识的渠道的拓宽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教师稍微不注意“创新与充电”,长此以往下去自身原有的一些资本就会消失殆尽。高校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舞台以供教法的创新。如今教师利用flash、powerpoint进行课件制作已经屡见不鲜,在英语课堂上时常地使用幻灯片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维持在一种积极的情趣状态,将师生的距离缩短,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以便自己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方法、设计,教学思路,进一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地调控。不管对学生进行怎样的评价,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改善教学、发现问题。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恰当和适时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与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并能够主动积极学习,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六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形式不断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正方兴未艾。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很大的数量空间;
然而由于起点低、发展快,我国和我省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现代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管理能力与管理技术并重,这一点十分符合高职教育的教育特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出既有专业水平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应用性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系统分析实践性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从而基本架构出实践性教学的大致轮廊,用于指导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水平。

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理论知识够用、职业技能使用、证书就业管用”的管理技术应用人才。实践教学是实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整体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达40%~50%。实践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旅游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实践技能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大模块及关键能力。就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基本技能中包括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计算机操作、外语、自理和自律等技能。专业技能模块则包括导游业务、旅游景点综述、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模拟导游、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化与民俗、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关键能力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心理承受、组织管理、发展创新等项目的培养与训练。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教学在学校实训室、实训中心内完成。实训中心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实训课时,保证每个学生达到规定的要求和实践时间,在达到相应的实训要求后,参加国家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的考试。考试合格后,获得国家英语等级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方可毕业。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入学后3~4个学期内完成该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模块。

学生在达到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后,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从事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我院根据旅游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需要,在校内建立了设施较为齐备的旅游专业多媒体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餐厅服务实训室。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在学校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实训内容和指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进行实习一考证一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院通过校企协商,签订协议,建有多种校外实训基地:浙江钱塘旅业投资有限公司(集团下辖十四家星级酒店、一家旅行社,总部在杭州市)、西宁宾馆、青海旅游总公司、西海国际旅行社、蓝天旅行社、乐都柳湾彩陶博物馆,青海湖旅游发展总公司、青海国际旅行社等多家单位签订了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由于学生通过在校内、校外实训中心实习己经基本达到了导游、饭店、酒店操作的要求,到企业后能较快地适应旅游类导游业务、饭店管理、酒店管理的要求,大多数学生在企业毕业实习时企业就己与学生达成就业意向。

2、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2.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础知识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系列实验来完成。为提高学习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训,例如,“导游业务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旅游景点综述实训”等。通过参观认识实践、演示、模拟和实验等方式,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2.2—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主要通过学校实训中心的实训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实践教学各坏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岗位(群)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基本能力。如学生在导游过程中培养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要真正合理、科学,熟练掌握却要付出一番努力。另外,通过实训实习,培养学生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组织的能力等。

2.3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能力由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构成。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等。专业能力则包括导游业务能力、旅游景点综述能力、旅游公共关系能力、旅游市场营销能力、模拟导游能力、旅游规划与开发能力、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能力、应用旅游政策与法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的应用实习一多媒体教室实训——校内实训中心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一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完成。在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模块中,适当増加一些探索性内容,针对解决一个旅游企业的实际问题,设计出总体方案,实施其全过程。

3、实践教学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要注重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近年来,学校已经建设了设施较为齐备的旅游专业多媒体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餐厅服务实训室。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产学结合的教育战略联盟。学校与浙江钱塘旅业投资有限公司(集团下辖十四家星级酒店、一家旅行社,总部在杭州市)青海胜利宾馆、西宁宾馆、青海汇通建国宾馆、青海旅游总公司、西海国际旅行社、蓝天旅行社、乐都柳湾彩陶博物馆,青海湖旅游发展总公司、青海国际旅行社等多家单位签订了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与多家旅游企业、旅行社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共同树立起产学共同培养人才和科技研究的现代企业意识和现代教育思想,互利双赢,形式多样。

3.2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通过设立教材建设基金,鼓励和组织旅游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训中心和实践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群)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编写了校内实践教学教材和校外实践教

学讲义。内容覆盖导游业务实务、旅游景点综述实务、旅游公共关系实务、旅游市场营销实务、模拟导游实务、旅游规划与开发实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指导书等,逐步建设和完善了实践教学教材体系。

3.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带队实习到旅游企业,深入第一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情况和企业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并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理论方面的难题。这样,既锻炼了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又为学生创造了技能学习和就业的平台。还可通过招聘、外聘、进修和企业培训等手段,优化实践教学教师的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3.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实践基地的管理模式、实训模式教学改革等方面。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训模式教学改革中将根据旅游企业、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酒店管理的主要工作流程的操作训练方式分为三种模式:

模式一:基础实训模式。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实训要求。第二,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实训任务、方法和步骤。第三,学生准备相关材料和必备的知识(教师辅导)第四,学生按照实训内容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辅导)第五学习评价。

模式二:角色实训模式。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实训要求。第二,按某一类型的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担任不同职务(扮演不同角色)第三,各组学生查阅资料、做知识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角色的职责和任务。第四,角色模拟实训。第五,角色互换、角色准备等。第六,学习评价。

模式三:项目实训模式。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实训要求。第二,教师设置情境,明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课业)第三,学生按项目分组,确定操作计划、步骤、方法等。第四,各项目小组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做知识准备。第五,各项目小组分析研究资料,以方案、调查报告、、小作品等形式完成课业。第六,全班进行课业交流。第七,学习评价。

通过这三种模式的教学,达到了以创建行动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目的,以培养学生旅游业务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文章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技能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提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指导下进一步探讨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又从理论到实际的思维角度,概括了实践教学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际教学活动给予指导,为实现培养高水平应用性旅游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论文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要以学生就业为指导。

(一)突出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

高职院校关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普适性,包括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英语一级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等等课程。由于高职教育具有本土化和实用性特点,因此在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上,要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对于课程进一步细化,以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在竞争意识中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导游服务技能之外,还包括饭店服务管理的培养。那么旅游饭店管理就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门方向课程,即饭店餐饮服务、饭店客房服务以及饭店食品营养卫生。在教学安排中,可以将该课程氛围前厅、客房、总台接待和商务服务等等部分展开教学,以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灵活应对各种实际问题,以使自己逐渐由专业化向复合型转变,以尽快地融合到工作环境当中。

(二)突出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中的职业道德规范培养。

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一些学科与国际已经实现了接轨。根据国内外在学科内容以及逻辑性安排上,可以提高学科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并且在课程安排上,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融合,以使高职学生更能够适应学习规律,并掌握学科重点。

考虑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在教学中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更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熟记于心,以利于学生毕业离校后走入职业岗位能够自我约束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步入职业生涯,首先从事的工作往往以接待服务为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可以为旅游行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为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扩宽了道路。特别是直接面对国际游客的时候,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能够突出旅游专业的教育特色。

(三)旅游管理课程要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鉴于我国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项目的日渐突出,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上,迎合了旅游行业时代性特点,将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等都设置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领域中作为辅助学科。以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现代旅游服务业。另外,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往往会在一线从事旅游服务,其职业性质决定工作中接触面之广。

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旅游行业各项服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作为培养基础,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但具备了知识性和技能型的人才标准,而且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也就是说,从事旅游服务是一项综合性职业,除了职业技能之外,还要有属于自己的才艺,并将其运用到旅游服务当中。在授课形式上,可以在景区安排才艺展示的舞台,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人文气息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职业创作灵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与当地旅游行业合作,当学生参与到旅游服务行列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够对于当地的旅游文化、旅游景点以及习俗等等都有所掌握。

二、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要符合市场化需求。

(一)将就业指导贯穿于高职教育始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要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其所从事的岗位要求中,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较高的职业技能型和实用性,并能够与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运用。鉴于就业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将就业指导贯穿与高职教育当中。

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不但实践性强,而且已经呈现出就业人才需求量大与专业人才就业难的矛盾态势。高职院校此时就要对于市场人才需求的质量标准进行深入考察,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根据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以利于及时地向社会输出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二)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

虽然旅游行业快速发展起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轻松就业。随着旅游行业规范化管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那么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展开了人才竞争。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使自己适应于人才市场竞争,并提高竞争力,就要使自己所具备的资质符合旅游人才标准。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就有必要将职业教育渗入到每一门课程当中。比如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可以将课堂创设为应聘考场模式。

由于面试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模拟面试,让学生以英语口语展开对话。学生不但熟悉了面试现场的英语对话模式,而且还加强了面试应聘技巧。在课程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就关于面试的问题与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就会逐渐了解自己的就业能力,并会更为深入地探讨应聘面试成功的技巧,以使自己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正处于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推动了旅游市场蓬勃发展起来。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衷。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地对旅游人提出了的高质量要求。那么,高职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就要建立在职业导向下,注重实践性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人职业适应性。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篇十八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论文

旅游是大家比较喜爱的一项活动,其可以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特色,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放松自己的心情与压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旅游的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这样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多加人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我国髙等职业学校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只有了解其特性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加强其实践性教学制度。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

高职学校一般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教学目的,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的理解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旅游管理专业的性质比较特殊,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需要应用在学习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考验其的实践能力与灵活应变的能力。所以,髙职学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时,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也可以保证学生可以更早的了解所学专业的用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旅游管理专业有很大的特点,其相比较其他专业,灵活性更强,所以更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方向比较明确,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比较统一,旅游管理专业在社会的工作类型种类比较少,其毕业的学生多从事旅游行业,而且多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而且其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具有很强专业性,可选择的职业一般是旅行社或者其他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所以高职学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需要多考虑各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人员应该多和旅行社沟通,了解其需要具备什么样技能的人才,以这些要求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人才,才能使学生在投人工作后能更好的适应。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实践性教学相比较而言对学生更好的投人社会尤为重要,所以这门专业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厚基础、重实践,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多了解所学专业的从业方向以及专业性质,多了解从事这门职业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投人社会后能更好的适应。

2.提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措施

高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重视实践性教学的工作意义,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以更好的应用的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更加了解以后的从业方向与工作性质。为了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2.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全方位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具备交际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多数毕业生无法达到旅游企业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深人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社会发展和专业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2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突出“能力本位”,引进“合作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旅游管理的业务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合作学习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两人对话、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组间交流、组间竞赛、角色扮演等。课前,教师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例如上模拟导游课时,教师要求各小组课前收集某一旅游景点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模拟旅游景点现场,让各组选派学生分角色扮演导游员和游客进行模拟导游训练,最后,进行组间互评、竞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个人和同伴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妥协让步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2.3加强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旅游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耍求老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2.4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不但应该建立专业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实践学习,还应该通过协作关系,选择一些与旅游专业对口的、急需此专业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办学。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企业搞一些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企业方面则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便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缩短了毕业生上岗适应期。

3.结论

人们对旅游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有很多人为了提高旅游的质量,都报名旅行社,或者在旅途中聘请导游一路讲解,这也使得高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对其教学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行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同时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也很高,高职旅游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从事旅游行业后,不但要掌握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学校的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能更早的认识到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与内容,更了解旅游行业的工作要求,为其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推荐访问:旅游服务 毕业论文 管理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18篇) 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论文(18篇) 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