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本8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在我国的人口数量中占主要的部分,尽管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我国的关注度从未下降。我国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三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三农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农村的经济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造成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管理中存在各种这样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建设,需要亟需解决,并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先本文就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篇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新时期,要解放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肓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市场不发育,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自然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还根深蒂固。
市场主体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市场不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少要进入市场的主体的条件及其行为又不符合进入市场的要求。
(3)法制不健全,法治观念淡薄。建立法治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由于和科技含量。
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提高,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
五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职能到位的紧迫感。
面对初级阶段历史性转变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总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观念,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监管对象。
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职能上来,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市场监管执法的对象上,要从有形市场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全面实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退出、竞争、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
在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在内部职能分工和机构设置上,要逐步弱化从所有制和条线出发的监管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相互独立的条线管理转向以市场主体行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职能的全方位监管。
四、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全省每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都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弄懂弄通,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弄懂弄通。
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实践上的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执法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2、积极推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目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强化执法力度,更好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
在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抓好几个重点:
一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各级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二要把队伍建设,特别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列入全系统的基础工程。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为途径,改善队伍的业务文化结构,提高执法水平。
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行风形象收购市场管理;积极参与对棉花、化肥、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的整顿;加强对农资市场、节日市场、食品市场、旅游市场等的监管力度。要深入开展打假、打私、打骗、反不正当竞争,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国家利益,促进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三要大力支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二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经济始终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解决人们生活温饱问题的关键,还是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培养模式实现途径。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一个专业,它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和混合型三大类型。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作为培养人才主要载体的高校,加强对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下,我国高等学校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为我国的农业产业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培养目标过于单一
部分高校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习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专业人才上。这样的培养目标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旧无法适应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农业市场要求,应该尝试多元化培养目标,拓宽培养渠道,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问题,就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主要是为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再加上实践培训基地和设施的不足,导致教师无法真正地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切实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我国高校学生的实习期安排时间一直都比较短,根本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单调,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是少之甚少,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不注重结合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致使学生不再主动思考问题,严重缺乏参与课堂的自主性,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就无法得到很好地培养。
二、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途径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将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为了改善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国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反复地探究,进而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目标教学,在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之后,再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在现代化的今天,高科技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领域,所以可以尝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元化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想象对空间,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设计一些关于现代化农业经济的视频短片,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增强实践课程教学
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学课程安排并不合理,大多数都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课程的安排则相对较少,所以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将近持衡,专业教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农业经济管理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在农忙时期带领学生到基层去,参加种植,与农民们交流,通过交谈了解农民,还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学生只有切实了解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才能进一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交流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所以高校在进行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网络信息,为人才培养交流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是研究生等高材生,所以,建立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以此提高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农业产业市场的提供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翠霞,朱婧,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邓家琼。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陈伟春,张丽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华章。2011(33)。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篇三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融合模式的路径依赖
技术融合是一个综合整合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一项基本行为。
几十年来,中国企业技术融合在复制模仿、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中交织进行。
这是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进行的企业行为,这项活动本身存在思维和习惯定势的影响,即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可以在实际生产中体现出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
虽然路径选择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融合活动的顺利进行,但也会保持技术载体自身的特色,善加利用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问题提出。
世纪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强,那么就会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进而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提供较高的基础平台,这也就代表着知识已经由经济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
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知识和技术所代表的利益均衡已经变得十分关键。
现代经济中,众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都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得科技者得天下,这种观点无疑与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密切相关。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迅速:从20世纪初只占5%左右,40~5年代上升至40%左右,70~8年代升至60%左右,9年代高达80%左右,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得以实现,这一贡献更是高达90%左右;而重大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周期也在快速缩短,2世纪初大约为3年,2世纪中叶大致为1年,到了2世纪末缩短为5 年。
这些都表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然而,就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技术升级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资本和生产要素优势,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对技术市场的垄断局面,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通常都远离世界技术的前沿阵地。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和技术渗透的深入,技术扩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技术发展的速度,发展中国家通常会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方式来带动国家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凸显,技术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
伴随着全球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大好机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推动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的扩散是我国当前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3)篇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3)篇以技术为基础,大力提高中国核心技术的占有,这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更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提升,这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进步,而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制度这一外围要素的保障。
对于一个主体而言,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围要素,都存在一定的刚性力量,使得主体方向的发展出现路径依赖。
中国企业技术融合模式的演进。
技术融合的整体发展。
从世界工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依靠不断发展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空间的大幅度扩展。
就技术进步自身而言,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原发性的技术创新,即依靠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技术,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扩散性技术,即通过引进和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来刺激和调动自身的技术参与,实现本国产业技术的增长。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中国的技术进步必然要融入世界技术发展的环节当中。
在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扩散,并以此来带动自身的技术升级。
因此,近些年来,中国对外寻求技术帮助的项目数越来越多,伴随着技术引进进程的加快,在中国工业发展的链条上,技术融合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总体而言,复制模仿、合作开发以及自主创新是三种主要的技术融合模式。
在改革开放初期,复制模仿是主要的技术融合模式,随着技术水平的升级,为了能够拥有更多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以及更多核心技术,自主开发成为主要推崇的技术融合模式,期间,企业也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加速了技术升级的进程。
实际上,这三种模式之间并没有清晰地时间划分,往往交织进行。
复制模仿与自主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在科技体制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逐渐把自主创新作为技术发展的关键步骤,企业技术引进的所有权有所提升。
过去那种由于选择国外已趋 成熟期 甚至过时技术所带来的 时间滞后性 逐渐在发生着变化,那种 拿来即用 的生搬硬套的弊端逐渐被企业和国家所认识。
于是,在技术水平提高和经济环境的大变化下,企业技术发展的重点也在发生着转移和倾斜,代表我国技术总体水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技术研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研发新产品投入,企业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以及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逐年上升。
合作开发。
为了更好的实施技术引进工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从8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广泛的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其中以技术交流和技术学习、科技合作为重。
合作技术开发是带来技术升级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的时候,我国企业多数以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为主,因此,合作开发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模仿生产的成份。
技术融合的综合研究。
关于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篇四
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
一、背景
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演讲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从而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近百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在频繁发生着变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在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国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的历史更加悠久。国外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两点:(1)国外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的方式及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能够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成果。(2)世界发达国家,农林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很高,农林业经营单位的规模较大,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形成了“统一性”较强的办学模式,忽视或限制了个别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我国现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沿袭过去的“专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课程设置僵化,教学形式古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又处于一个转型的历史时期,农林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农林业生产正在探索新的组织化程度更高的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培养既适应我国当前农林业经济发展要求,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三个要素。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按照现代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培养具备较为深厚的管理学、经济学、农林科学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深刻理解本领域前沿理论,熟练掌握英语、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业生产技术等农林经济管理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方法与技能。学生必须经过完整系统的科研训练,能够独立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并取得相应的科研成绩和创新成果,具有进一步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专业基础和能力。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胜任农林企业、政府机构的相关管理工作,以及从事管理学、经济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4部分组成:通识类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另外再加上实践教学内容,构成了培养方案的全部内容。
这样的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科基础,强调了人文素质,突出了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其突出特点是:(1)加强通识类课程模块的建设,达到“宽口径”的目标。该模块强化了英语、数学、计算机以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美学等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学时占到总学时的45%。(2)加强学科大类基础课模块建设,达到“厚基础”的目标。该模块设置7门经济管理类基础课重点建设,给学生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目前这7门课程在学院所有专业开设,学院加强了该模块课程建设,7门课程全部建成了校级精品课程,其中3门是省级精品课程。(3)加强选修课模块建设,达到“高素质”的目标。设置大量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学课程,给予学生从自己实际出发选修课程的更大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模块建设,达到“强能力”的目标。重新优化组合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了实践教学组织方式,以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院专门拨出经费支持教师开展教改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底学院召开了4次专业建设研讨会,全院教师积极参加,会议交流教改论文成果70多项(篇),正式发表近30篇,主要围绕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研讨。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创新能力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核心,包涵着创新意识的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分析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将创新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个整体,选择从实践教学入手,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完善,形成了“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论坛”的“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将理论学习与科学研宄,将教师与学生,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很好的结合、组织到一个系统中,集中了各方面的教学科研资源并达到优化配置,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果。
1、“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基于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自2007年开始,从校内模拟实习实验、校外实践教学(传统的实习)两个方面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实行传统模拟实验方式与专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与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合作,每年举行一期股票、期货模拟大赛,选择一个月20个交易日,让学生用模拟资金进行实时股票、期货交易,大赛结束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投资收益进行评奖。这一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实习效果。另外,还先后开展了会计知识大赛沙盘比赛等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竞赛。
校外实习,过去是以课程为中心来组织,它适应于认知性、验证性实习。现在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传统的实习组织方式处处显得很不适应,而且从实践教学组织的实际情况看也确实满足不了当前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研宄问题本身的要求选择实习单位与地点,集中有限的实习经费展开校外调研。这样的改革,既顺应了实践教学目的要求的客观变化,也有效的解决了实践教学面临的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基地不稳定的客观问题。
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践教学,由学生选择研究题目,各系负责组织教师进行评审,对于通过评审的项目,根据教师的研究领域安排指导教师。或者学院先安排指导教师,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选定研究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学生深入社会第一线展开调研,教师不用全程带队指导,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广大教师在校内上课与外出带领实习时间和经历上的矛盾,也解决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
基于项目管理方式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制度建设,具体包括实践教学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运行管理、总结、交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按照项目管理的规范,一般包括4个步骤:第一步:学生选题,启动项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由选题,也可以根据学院及导师的科研任务选题,填写选题报告。学院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学术论证,通过论证后初步立题。第二步:制定详细研究计划。通过学术论证的选题,由学生做出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具体的研究内容、进度安排、经费使用计划等,学院审核批准后正式下达任务,安排实践教学经费。第三步:研宄项目的实施。根据研宄方案,实施研宄项目,同时学院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检查、控制,保证研究项目按计划完成。第四步:项目总结交流。对于完成的项目,在每年的11一12月份进行研讨交流,在各系、专业交流的基础上,学院于每年年底举行大学生创新论坛,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表彰优秀成果。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根据培养方案,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的实践教学主要在大三学年结束后进行,为了尽早让学生参与创新能力训练,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学院建立了国家级、校级和学院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体系,鼓励大二学生开始全面介入创新项目训练之中。
2007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得1项国家级、3项校级、7项院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通过2008年各个项目的实施,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现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每年承担的国家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近20项,参与学生超过70%。
3、切实搭建了一个农林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起飞的平台
基于2007年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国家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总结2007年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以及2006级、2007级本科生项目管理方式实践教学的成果,学院成功举行了首届大学生学术论坛。论坛从2008年9月份开始征集论文,12月初从征集的47篇论文中组织专家评审,选出20篇论文进行学术交流,2月13日“经济管理学院首届大学生学术论坛”隆重举行。论坛进行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专家点评精彩,师生积极互动,整场论坛精彩纷呈,取得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效果。论坛得到了学校及有关处室的高度重视和赞扬,之后每年一届的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规模和水平在逐年提高。
“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学术论坛”是学生展示一年来的学习研究成果的舞台,也是学生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是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与不断改良、进步的阶梯。学生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活动组织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锻炼。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在促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在校内外交流,学术影响辐射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近几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活动突出的成绩是:(1)通过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学生系统参与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研宄、总结、交流等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学生创新项目选题广泛,更贴近实际。本科生创新项目选题涉及到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金融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农民工问题、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等热点问题的研究继续升温,对农村保险问题、农机补贴问题、大学生村官问题、本科生在农村创业问题的研究,视点和观点都有新意。(3)研究方法先进。学生完成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中,研究资料都来源于实际调研,绝大多数论文都应用了经济计量模型,使得研究的结论更科学,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超前性,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效果。2009年学院学生获得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2011年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8级2班学生王唯超获得SIFEChina(赛扶中一“年度最佳团队项目经理”成为全国十位获奖学生之一,也是西北及湖南湖北大区唯一获奖者。近两年,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升。2009年学院2006级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83人,特别是外校成功推荐29人,这是以前年度的10倍。2010年2007级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97人,又有33人成功免试推荐外校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80%以上参与了各级创新实验项目和本科论坛,正如王唯超同学说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我插上了创新的翅膀。”
(二)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践教学,学生选题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科研任务相结合,实现了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1)有利于产学研紧密结合,解决了当前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科研与教学不一致的普遍矛盾。
(2)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经过全过程的科研训练,有效的锻炼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科研基础。
(3)统筹利用了教学科研资源,相互补充了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4)以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践教学,真正从教与学两个层面上都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第五,促进了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爆发式增加,其中有许多选题与本科生创新项目具有密切的关系,或者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深化。许多研究成果的取得都有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承担了重要的研究工作。
(三)对校内外相关专业有效带动
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为龙头,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之后2009年金融学专业又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建设梯队也不断取得进步。
依托国家级、省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和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以及2007年陕西省教学改革项目“社会转型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支持,在总结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体系研究》论文,200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交流,并被收入论文集。2010年8月在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会第15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作为主题报告,交流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受到与会院校的好评和肯定。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篇五
经济管理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必须为企业服务好。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而财务资金管理问题已成为中国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的根源所在。
本文简要指出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第一方面,企业财务主体意识不明确;
第二方面,财务会计职能混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制度的执行有偏差;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不利,执法不严。
本文详细论述了以上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到三点建议:资金管理方面要规范集中,存货等资金的管理;综合管理方面要降低成本费用控制人工费用;人员管理方面要按照“统一领导、同意委派、分机管理、分机考核”的原则建立一套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模式。
通过本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能够清醒认识到企业管理者和会计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国企业应当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为手段,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实现公司与社会和市场的接轨,全面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水平,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企业盈利的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进行综合性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都跟财务管理有关。
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为企业经济管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为企业管理服务好。首先,财务活动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涉及产、供、销各个环节,为其它管理提供准确资料。其次通过核算、分析、对比发现问题,找出对策,财务管理也就是企业谋求发展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靠正确的财务政策,用规定的财务处理方法
去规范我们的财务行为,才能以信息的反馈中找准再生产与流通领域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一、目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企业财务主体意识不明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上拨下缴,分配统收统支,企业财务管理一直附属于国家财政,单纯执行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
二是财务会计职能相混淆。由于我国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混在一起,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分,往往会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相互兼任。
二、当前财务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对财会制度的执行有偏差
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执法地位,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还不为社会所广泛承认,会计人员仍然被视为法人代表的私有财产,会计工作听
命于单位负责人的随意指挥,会计工作没有执法独立性。加之有的财会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为讨好企业经营者,追求不正当的利益和政绩,故意制造假帐,并不惜采用各种手段逃避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的检查。
很多财务人员往往被动地执行国家财务制度,根本没有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参与决策和事后分析的作用,反映出部分财务人员政治素质较差、业务素质较低,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弊端。
2、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许多企业经营者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落后,控制能力差。不少企业经营者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来临无动于衷,不认真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竞争对手的变化,盲目负责投资上项目,不是千方百计集中资金用到刀刃上。
3、会计信息失真
原始凭证失真。一是如虚列职工姓名,造假工资单,使用假发票代增值税发票,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假合同套取现金,虚列成本、虚报利润等比比皆是;二是会计帐目、会计报表失真。由于原始凭证的失真,反映在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数字也严重失真。
4、会计监督不利,执法不严
我国现有会计监督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还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会计监督的社会职能还没有发挥出来。有的经济监督部门自己不硬,虚假监督,人情监督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有增无减。
三、对企业财务经济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只有做好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才能出效益。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从四方面进行。
1、资金管理方面
首先,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要规范现金收支的收据管理,目前企业主要有两种收据。一种是内部收据,譬如预支差旅费的收据;另一种是业务上往来需要税务局的印制的专用收据。开具的收据存根,应有签发人负责保管,落实责任。
在货币资金内部牵制制度中,钱帐分管是核心,要明确出纳与会计岗位的分工;在货币资金稽查中,要求对每一笔货币资金的收付都必须要经会计主管或指定的会计人员认真审核,审查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在货币资金盘点制度中,强调货币资金要定期进行盘点清查,并与银行对账,
每月核对一次;在货币资金收付时,要把握每一笔收付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理合法的原始凭证,并经有关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作为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帐薄的依据。同时坚持按规定日期报现,支付金额集中的用支票处理;严禁签发无记名无单位的空白支票,签发支票的印鉴必须有相关责任人员分别保管,不得有出纳一人包办,尽可能减少现金支出,以堵塞货币使用过程中的漏洞。
其次,存货资金成本的管理,物资零库存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现有市场情况下,实现真正的零库存是不可能的,但是采购部门应当与主要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进行测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带进行修正,逐步制定符合市场情况的经济采购机制,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节约资金成本。
采购业务工作,宜由企业采购部门负责,对重要物资需预付款时,除需经办人签字外,还应有物资采购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签字,并随订购物资合同。
视其合同内容中载明需要预付款字样,才能支付预付款,否则缺一要补办说明情况书后方可付款;对重要物资的付款时,随附仓库的收料单,经核对数量、价格、质量、总金额等,由经办人和企业负责人签字,并交出纳员核查发票后,才可办理付款如转账支票、汇款等手续;向个体工商户或农民采购物资和材料,其发票除交易市场开出统一发票外,应附有详尽个人收款收据,以证明向个体工商户或农民购入物资和材料。
再次,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应当坚持严格审核、快速实施的策略,尽快使资产达到生产状态,进入生产运行体系,一方面使资产功能更贴近市场需要,一方面避免资金长期占用带来的风险;只有尽快加入生产运行体系,才能发挥资金更新,改造的目的,为生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早日实现盈利,收回投资,为下轮的资产更新改造提供资产保障。
在购买大宗固定资产时,必须经公司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调研后,落实设备和物资的生产地、型号功能,经企业领导部门研究决定,并经比价采购或招标采购后,签订购货合同,协商后须载明双方的责任。设备进厂后,经安装调试,符合协议或合同功能标准,才能办理验收付款手续。同时办理竣工验收、验收单上经使用部门盖章和使用人签名后,财务部门才进入固定资产帐户,与第二个月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最后,规范产品销售资金的管理。责任到人,加速销售资金的回收。财务部门应在月初及时开出产品销售增值税发票,销售部门应落实专员尽快带票上门回收货款。
2、综合管理方面
首先,降低成本费用。成本费用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每一个员工。企业的盈利收入减去各项成本耗费的剩余,成本耗费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借款利息、营销费用、日常管理费等其他成本费用。
一是降低材料成本。降低材料成本可以采用比价采购方法,在年初,由各部门提出各项材料、低值易耗品的总需求量计划,列出清单。采购部门向供应商作实地考察或要求其报出供应价格,对比价格后采购部门确定符合采购条件的供应商若干家。
通过这种方式,供应商有稳定的销售量,使企业更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容易;企业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货源,有利于缩短采购周期和节省采购工作量,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二是控制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的控制,为了发挥工资制度应有的奖励与约束作用,企业应当制定比较科学的工资奖金体系,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工资奖金分配上更注重对企业的。贡献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业绩评价制度,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贡献相配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也能使职工更能客观的人是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平稳心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益,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
三是控制费用。费用控制,是一个内容繁杂的工作,但是关键的是要树立一种“应该节约、节俭光荣”的观念。在日本三菱电机,纸张经过双方使用后才能废弃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一个规定,在很多大公司,都在推行这种节俭的观念。树立这种观念将会使职工在工作、生产中随时考虑并体现这种观念。
从而降低企业耗费。在费用控制方面,严格的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预算管理的关键是制度严密、详细、可行的预算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费用控制中应当避免仅仅依靠财务人员进行控制的模式,充分调动各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使各部门负责人能主动控制费用,提高费用控制的有效性。
除此以外也要注重提高销售收入。在企业自身条件和地理环境、自身条件的限制下,由于提高销售收入存在很大的困难,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3、人员管理方面
在企业内部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委派、分级管理、分级考核”的原则建立一套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模式。
首先,企业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在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和二级法人单位设立财务科,由企业财务总部向财务科统一委派财务人员,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核算、管理和监督,协助各单位负责人做好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
企业内部所有财务人员由企业财务总部统一领导,组织关系和劳动工资关系隶属企业财务总部,财务人员的考核、选聘、培训、委派由该部门会同人事部门负责,财务人员的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便于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财务监督的严肃性。
其次,各财务科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同时企业财务总部负责,其奖金由企业财务总部根据其业绩考核并发放;各财务科财务人员与其财务科负责人签订劳动合同,实施分层管理。
总之,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财思路贯穿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这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在实现传统思想转变的基础上,与管理者一道,在研究市场和政府的政策,在操作技巧和内容上,运用数字和电脑手段全面、正确的收集财会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动态发展的财会管理量化分析,对企业的筹资、投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预测的决策。
为此,财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要求,解决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财务工作新观念。
企业财务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所认同,相信通过加强财务经济管理,必会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企业盈利。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篇六
我国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有着体制改革的显像特质。
从基本国情来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当时企业生产缺少市场竞争的推动,企业的任务就是生产出国家计划内的产品,而技术研发则主要是在各大研究院所进行,企业内并没有技术研发的要求,也没进行技术研发的能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资本的不断注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市场,这带来了激烈的产品和技术竞争,也使企业不断加强对外部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借鉴。
然而,作为发展中国,我国在技术上和发达国家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技术的不对称促使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对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自主研发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来说,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进而再创新无疑是一条有效地途径,这可以避免原始创新所存在的风险。
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快自身发展的。
二战后,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先进的外部技术进而进行改良型渐进创新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技术领先国。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1976年的调查,1953- 1973 年的21 年时间里,全世界共出现50项主要技术创新,其中90%左右属于改良型渐进技术创新, 可见,改良型创新的绩效丝毫不亚于原始性创新,而从引进先进技术出发的改良型创新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
技术引进是一种途径,关键是要看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情况,如果仅仅是引进和使用,那么必定会对外部技术存在很大的依赖性,技术引进的主体仍然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目前,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200多家,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中国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拥有商标的企业仅占40%。
很多企业 有制造没创造,没有知识产权 。
我国企业目前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达50%以上,技术引进为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引进,如光纤制造装备100%依靠进口、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的80%以上都依靠进口,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9%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将不太理想,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与模仿仍将是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这说明,虽然我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引进了各项先进技术,但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分析能力尚显较弱,二次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以至于难以从根本上掌握先进技术,形成自主发展的技术成份。
如2015年我国技术引进经费支出达到320.43 亿元,而用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只有81.86 亿元,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不强,引进技术与产品的仿制,未能较快地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进 落后 再引进 再落后 的怪圈仍在继续,技术后发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中国企业技术融合的路径依赖。
经济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路径依赖性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变迁和制度演进上,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也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
路径依赖的存在会有利于现有技术经济制度发展,而不利于其他技术经济模式的产生和壮大,从而使得强者越强,弱者恒弱。
路径依赖的理论研究。
路径依赖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 好 还是 坏 )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路径依赖问题首先由保罗、大卫在1985 年提出,之后W、马兰、阿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技术演进中的。路径依赖的系统思想,后来,道格拉斯、诺斯将前人有关这方面的思想拓展到社会制度变迁领域,从而建立起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在诺斯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中,主要指出了三点:第一,制度同技术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会使制度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即沿着良性循环轨道得以迅速优化,或者顺着原来的错误继续下滑,弄得不好,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一旦被锁定,要脱身而出就需要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变化才能实现对原有方向的扭转。
第二,制度变迁除了受报酬递增机制的影响外,还受市场中交易因素的的影响,如果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制度就会变得不重要。
第三,制度变迁比技术演进更为复杂,政策行为者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这是各种制度模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路径依赖 源于制度演进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机制又通过制度的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来表现。
具体来说,规模效应指的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当制度主体改变现有制度形式而采用另一种新的制度形式的时候,由于惯性力量的存在,会使新制度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阻碍,实施规模也会由此受到限制,这便会带来新制度实施成本的提高,但是随着新制度的实施和范围的扩大,其原始成本投入会随着相关制度实施情况所能够带来的规模扩大而有所下降,这种情况类似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的情况。
示范效应指的是新制度实施所带来的效益会带来人们的行为追赶和效仿学习,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行为主体采用该制度,加速新制度的实施和扩散,这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方式,但是越多的群体采用某项制度,该项制度今后的改变和转型就越困难。
协调效应指的是制度及与其配套的相关规则的协调关系,即制度主体之间为了既定的利益而相互配合的活动,这就带来了一种现象 对既定制度补充和协调的配套措施的实施会引起利益连带效应,这就像一个链条,其中任何一环发生断裂势必会引起整个链条的松散。
在制度变迁中,当与既定制度相配套的相关规则建立起来之后,任何改变既定制度的行为都会对整个制度链条产生危机,不仅对制度利益主体,而且对配套制度的相关利益者都会产生影响。
适应性预期指的是实施制度的主体者对已经产生效益的制度及其配套体系的心理预期会随着效益的增加而增强,并且会随着该种制度体系的实施而继续对未来的利益进行预期,这种预期一旦建立便会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对新制度会产生潜在的抵抗力。
路径依赖所体现的是一种正反馈机制,涉及的主体行为具有强化性和稳定性,要想用其他某种新的制度代替现有制度,就必须要打破现存的路径依赖,这不仅是个制度的重新制定和实施问题,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行为主体的各方面的配合,包括组织体系、生产体系、观念体系等相关部门的一致行动。
在制度或者决策产生之初,往往是随机事件决定着制度的状态,配合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必定会有大量的原始投资成本,随着制度实施程度的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其投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并且会有大量的行为主体参与到制度的推广过程中来,示范效应得以产生;共同利益使既定环境下相关主体行为联系更为密切,从而刺激了协调效应的产生,这种效应会使行为主体之间产生一种依赖原有的制度框架、不愿做任何改变的现象,久而久之,行为主体的惰性就表现出来,并派生出很多非正式的共同规则出现,沿用着这些制度链条便会使行为主体产生适应性的预期;当适应性的预期状态稳定时,对原有制度的改变就变得较为困难。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科学发展观下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 篇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短缺的矛盾愈发的明显,环境形势也变的非常严峻,而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因此重视管理方式,合理的配置资源,是当前企业的首要任务。本文对科学发展观下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节约型 经济管理模式
一、引言
我党在十七大会议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指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生存,更与我们每个人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利益息息相关。会议还明确强调了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要求这一战略落实到每个家庭中,每个单位中。党的更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由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迫在眉睫。从我国实际情况观察看来,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大多数企业重经济收入轻资源使用情况,片面追求发展急于求成而忽视了全方位的利益考量。这些情况都无形中使我们的社会仍旧走在粗放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现在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对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建,能够促使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发生转变,使企业更加重视内涵的建设,不再一味扩充规模,加大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力度,使得企业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下构建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的方法
1、加强宣传教育,使得企业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
应当通过多渠道来宣传科学发展观下构建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的目的和意义,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节约教育,倡导节约文化,使其树立节约意识,在企业形成一股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节约风尚,让节约意识能够在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要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来使其思想认识和责任感得到增强,使其在科学发展观下去谋划企业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资源的节约。从经济学的角度具体说来,宣传教育工作分为几个循序渐进的步骤。首先可以从讲解节约型社会基本概念的宣传做起,目前我国不少经济部门的办公人员及企业员工对这一概念尚不了解。节约型社会就现在而言,是指在与社会生活有关经济发展的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及各个方面中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目的,以最少的资源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收入为目的而进行的可行性措施安排与社会建设工作。只有懂得了这一基本概念,整个企业的所有员工才能更加明白构建节约型经济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宣传教育工作还应当培养员工对节约型社会及经济管理模式的长期性认识。纵然加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及节约型管理模式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差,因此建设任务艰巨而长远。有了对节约型经济模式的长远性认识,员工的节约意识才能长久维持,真正的节约习惯才能慢慢形成。最后,宣传教育工作还可从普及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入手,员工对节约型经济结构相关知识了解的越多,维护与建设节约型经济结构的意识就会越强烈。
2、对科学管理进行强化,实现全成本核算。
资源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节约概念,而是在全员树立节约意识的基础上,对成员成本管理理念的加强以及增强经济模式中每个人成本意识的模式。这种意识需要落实到每个人的经济活动中,以降低和控制成本为导向进行自我或公司、社会经济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是经济效益的称量秤,一切有关经济行为的决策都要在此秤上称一称,衡量其是否有利于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成本节约的创新工作都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支持,有利于利益最大化的改革工作都应当得到批准去尝试。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中的成本核算意识还要求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分别是增效、增收和节支、节约俩方面,要通过对机制的发展和创新、内部挖掘增效和科学管理,来使企业的运行成本降低,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升。要对成本费用管理理念进行强化,对成本核算进行加强。要通过对资源节约管理制度的健全,制定可行的节流措施,对监督管理进行强化,要将部门的负责人列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科室的第一责任人,进而实现崇尚节约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整体效率。
要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强化,提倡合理的使用人才。要进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的探索,做好“三定”工作,就是定岗、定员、定编,使得全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企业既要引进吸纳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进行特色学科的带动,使得技术创新增效得以实现,还要对运行成本的降低加以重视,通过企业的自我培养、自我发掘来建设一支好的人才队伍,走自我发展之路。服务对象和人力资源的相适应,才可以使得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服务的高质量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而工作人员的高素质是企业服务高质量的基础,所以企业要不断的对企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使其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对其质量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使得企业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要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健全,实现零缺陷管理,使得产品效率得到提升,要推动科室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得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尽可能减少。在企业服务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改正,使得整体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效率又是突破传统发展观念效率三要素:速度、数量、质量的,与公平相对而存在的概念。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提高效率的工作同时应当注意不能背离公平要求。因此在构建节约型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对效率的提高同样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要求。公平与效率相和,构成了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因此,在效率的要求下,我们要把企业和国家经济这块“蛋糕”做大,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构建节约型经济模式的能力;而就公平而言,相关部门还应当重视把“蛋糕”分好的任务。只有“做大”与“分好”两手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或国家经济建设节约型经济模式的基本能力。
三、结语
科学发展观下构建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实现,要有建成的信心。笔者坚信,通过科学发展观下构建节约型经济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的发展走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赵玉岩,华盛顿建军思想中节约型的经济原则。《生产力研究》。2012年4期。
[2]白洋。循环节约型经济管理研究。《大观周刊》。2012年52期。
[3]廖标。基于节约型经济下的效率违约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10年35期。
[4]陆梦奇。《中国节约型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第六章翻译项目报告。英语笔译广西大学。2014(学位年度)。2016年•1月•上期
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范文 篇八
浅析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开展
摘 要:当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自然的渴望逐渐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森林旅游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不仅成为游客喜欢的一种时尚旅游方式,同时也有效的带动了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向往大自然,这就使森林生态旅游得以发展起来。森林旅游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但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使森林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林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林业保护与森林生态旅游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我国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动植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会使林业的生态环境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使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林业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给林业带来的效益是远远高于生产木材的效益,而且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森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给林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当地的居民受益,所以随着各项关于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有效的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不可替代性,其自身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如生态旅游活动具有原始性和自然性,其管理上更加生态化,旅游的内涵更加科学性,通过生态旅游可以使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生态旅游还具有较好的教育性和高知识性,可以使多方利益主体有效的参于进来。
2 森林旅游的重要地位
据一项统计分析表明,当前全球旅游人数对于森林旅游的向往开始不断上升,估计到2020年,森林旅游的人数将占全球旅游总人数的一倍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森林旅游的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对森林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森林旅游在我国还属于新兴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在未来的市场中,森林旅游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2.1 具备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的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所以为发展森林旅游局提供了潜在的客户群,而林区旅游其前景较好,森林生态旅游能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森林中,与大自然进行充分的接触。
2.2 在林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业,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有效和协调,有效带动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森林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而且其投资少,见效快,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带来较高的回报率。而且森林旅游具有较为广泛的辐射性,其关联性也较强,可以直接拉动地区各行业经济的增长,充分带动了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吸收了地方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社会更加稳定。
3 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3.1 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
一是整合景点资源,充分的挖掘景区的旅游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同时加强零星资源和个性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加景区的整体感,使景点之间实现相互补充,激发旅游可连续浏览的热情,同时在景区内还要设置一些景点群,充分显示出景区的文化底蕴,使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整合季节旅游资源,让四季都有丰富优化的景点、景区,使游人来到大森林四季都是享受;三是整合旅游消费资源,按照不同消费群体的经济状况,可进入度、旅游市场辐射人口和消费能力,确定不同的旅游线路和消费层次。
3.2 搞好“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在景区内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而使景区的景点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在一年四季都各有不同,从而给旅游一种全新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根据旅游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会议游、工业游、科技游、烹饪游、渡假游,采摘游,考察游,采风游等。
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两手抓:一手抓旅游的经济产业功能的增强,迅速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提高效益的最大化;一手抓林业绿化覆盖面积的发展。
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人流、信息流、物流,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旅游资源的丰厚,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源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
3.3 抓好生态旅游的管理
生态旅游的管理需做到如下几方面:(1)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切实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2)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规划工作;(3)严格控制旅游区内设施的建设量(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即可,切忌泛滥)和
机动车的进入量;(4)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科学管理机制,细化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5)科学确定旅游区内的游客容量,并严格控制游客规模;(6)建立旅游区社会、文化、环境的跟踪监测系统;(7)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8)大力倡导社区参与,实现生态旅游的群策群力。
4 加快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措施
4.1 解放思想,变资源为资本
对于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在地方林业中是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在保护好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森林旅游资源,已成为林业职工群众的共识,在发展森林旅游、变森林资源为森林资本同时,树立森林资源开发建设的新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品牌优势做好森林资源开发。
4.2 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搞好森林景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弥补单一林区自然景观单调的不足,实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整体优势。
二是加强森林景区与其它自然景区之间的纵向联系,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弥补森林旅游内容欠丰富的不足。如文化美食节、峡谷探险、漂流等,丰富森林旅游的内容和内涵,并向更广泛的生态旅游扩展延伸。
三是探索森林旅游与林区农户相结合,弥补森林景区吃住条件不足。观森林景,林区吃农家饭,憩林区农家园,悦游客心。
4.3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调研,结合林业管理局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管理措施。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生态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得以较快的发展,这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行为,游客在旅游中充分的享受了大自然并了解了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当地的人文特征,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和自然与人为生态资源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当地的居民和管理机构在这种特殊的旅游行为中享受到经济效益。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展有效的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森林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地,但任何旅游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态旅游也不例外,在生态旅游开展过程中,对于森林资源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正确处理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在森林资源环境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扼制其消极作用,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根辉。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林业调查规划。2010.35(5)6.
[2]侯艳伟。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管理观察。2010(13)。
[3]王慧玲。浅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吉林地质。2008,27(2)。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8篇《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推荐访问:范本 经济管理 专业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本8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