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后一课》汉译琐谈6篇,供大家参考。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篇一
一、说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处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本文《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篇小说,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以本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有关小弗朗士河韩麦尔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动描写进行揣摩,学习借助人物的心理变化来梳理小说情节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进行分析,理解典型环境对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帮助作用,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借助课文的学习理解小说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一)课标描述: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的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基于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过一篇小说,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小说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诵读,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分析作品中两个典型人物形象,联系社会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感受人物思想感情;通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依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文本核心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立《最后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过程的相关语句,说出其改变原因。
2.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至少说出一两点对韩麦尔先生生动的艺术形象的看法,并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完成改写。
3.通过辨析文中关键句、警策句,结合这些句子说说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感受韩麦尔先生生动的艺术形象。
难点:(1)找到体现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按句式说话,并进一步分析揣摩关键句子的含义,分析小弗朗士变化的原因。
(2)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完成文章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改写。
本文中有大段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确了“最后一课”的意义时,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将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要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文章内容,找到含义,理解小弗朗士变化的原因。而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的改写将是在对其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写作训练,既能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导学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进行改写。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知识迁移法、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鼓励学生用朗读感受法、按句式说话法、讨论赏析法等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的分析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说明。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等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有助于第二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我主要以情感铺垫为主,追求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首先有意设置严肃安静的教室气氛,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课文,读后自由交流内心最真实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并适时引入大连地区在二战时曾有与阿尔萨斯相类似的遭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明确“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母语是最美丽的语言”。之后对小说的主要情节进行了概括,并找出了小说的三要素和线索。第一课时我主要运用了设置情境法、朗读感受法、交流体验法和整体感知法,这些都是为了第二课时的深层次阅读服务。
第二课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文中精彩语段和关键词句,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下面我讲具体陈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中,老师缓缓朗诵: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保持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上节课,我们整体感受了小说浓浓的爱国基调,认识了两个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我们了解了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每一个有民族尊严的人,尽管爱国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其深情却全然相同。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品读《最后一课》,看看阿尔萨斯的这对师生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爱国深情的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二) 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分析其改变原因。
(设计意图:小说是以小弗朗士的视角展开的,以他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线索。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对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层次理解小说主题至关重要。)
1、 过渡语:本篇小说是从小弗朗士的视觉角度来写的,突出了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思想成长的词语吗?
(此环节学生通过跳读课文会很容易的找到“怕”“诧异”“懊悔”这三词语,“明白”会稍微难一些。教师可提示学生在16段中寻找。教师板书:小弗郎士 心理 怕 诧异 懊悔 明白)
2、 过渡语:请你抓住“怕”等四个词语,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按句式说话。
以“‘我’怕……”为格式说话。如:“我”怕迟到了韩麦尔先生骂我,用戒尺打我。
(此环节教师应提示学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话,要通观全文,整体把握。教师可给出范例,学生模仿,按句式说话。说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深入,紧扣文章主题,关键性的句子应细细品味。通过四个句式的说话训练,即引导学生揣摩体味文中细节之处的描写,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变的原因。这部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先浏览、再勾画、书边空白处做批注。在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全班发言。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鼓励学生多说,经过上课实践,学生按句式说话说得相当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着说,效果极好。对于最后一个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为……”学生说得有些难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有关的句子进行揣摩理解。)
3、 过渡语:通过按句式说话,我们对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已经有所把握,请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学生?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改变了学习态度呢?
(通过上个环节的说话练习,这个问题会容易许多。只是第二问应引导学生读课文,勾划,找到小弗朗士改变的所有外因: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出全身力气教完法语的勇气,郝叟老头捧着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发出的颤抖的声音,以及那阵阵紧逼的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士兵操练结束的号角声。以及内因: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决心。通过理解,学生会明确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人物应是小说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个。)
检测学生达成度,落实目标一
(三)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对小弗朗的转变起决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写都体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所以他也是体现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人物,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中的描写,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1、过渡语: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所有关于韩麦尔先生的正面描写,概括出描写的作用,并在书边做好批注。……通过你自己的阅读,你认为韩麦尔先生的哪些举动让你印象深刻?
(此环节学生主要采用阅读勾画法,分析概括法,做批注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进行人物性格的概括。通过阅读,很多同学选择了课文第24段到29段的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幕写字的动作。这正是我想让学生找到的部分,有利于我下一步的设计。)
2、过渡语:大家都认为这个特写镜头让你印象深刻,下面老师表演一下,请各位同学做导演,认真观察,对照树上的描写,看看我的表演怎样?
(此环节请同学们挑毛病的过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写的过程,学生找到毛病,纠正错误,再说明书上为何这样描写,作用何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并且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体会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因为韩麦尔先生的这最后一幕正是小说的高潮所在,是最能体现小说爱国主题的一个大特写,一定要细细体会。)
3、过渡语:通过分析,请你指出文中对于人物的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此环节做一个人物描写知识的总结。学生经过讨论,很容易总结出:神态、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教师板书。
4、 概括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概括韩麦尔的形象,明确韩麦尔先生也是最能体现小说主体的人物,也可算作小说的主人公。)
(四)写作训练。韩麦尔先生从课上到课下的心理描写
过渡语: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小说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主要用了前四种描写方法,而缺少心理描写。这是因为本文是以小弗朗士为第一人称来写的,透过他的眼睛,他只能透过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去揣摩别人的心理,而无法将韩麦尔先生最真实的心理写下。现在让我们换一种视角,请你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完成文章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改写。
(设计意图:这本是课后一道练习题。但有时我们容易把课后题当作作业来处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应把课后题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指导,课后只是巩固强化。所以此环节教师可 提示学生:根据文中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写。
(1) 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教室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
(2)看到小弗朗士迟到会想些什么?
(3)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会想到什么?
(4)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本题学生当课进行,动笔写作。写后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全班朗读。找同学评价,再修改。)
检测学生达成度,落实目标二
(五)揣摩语言,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学生质疑问难
对有价值,富有创造力的问题,除了支持提问与大力表扬外,还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或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开展。所以质疑环节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环节的延伸,又对它有所超越,它已经走出了语文的范本,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的境界迈进。
可能涉及的问题有:
1)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这么说?你对自己的母语是如何认识的?)
(2)韩麦尔先生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3)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一句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他写出“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5)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设计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课内容,针对人物描写提问,带动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阅读探究。)
检测学生达成度,落实目标三
(六)课堂小结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课上所学知识,既是对课堂老师授课内容的反馈,有利于教师把握授课情况;又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再次感知理解,便于锻炼学生的口头归纳提炼能力。)
引导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吗?
(七)布置作业
1、摘抄一段人物描写,并结合课文所学自己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断,要求用上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2、文中还有那些细节描写你认为比较精彩,请在文中勾画出,并做好批注。
六、说教学评价
根据课标的“评价建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制订本课的评价任务与设计如下:
1、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任务。
2、评价设计: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渗透在教学过程的相关环节,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讨论题:课后第四题。片段写作训练:课后第三题。)
七、说板书设计(略)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篇二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最后一课》,它是七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
一、大纲对初中阅读的要求
大纲对初中阶段在文学作品方面的阅读要求主要有:1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2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二、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这样,才能更好体味和推敲作品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
2 情感目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通过这课两个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非常自然地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发展目标:在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他们创新写作。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向学生传播新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确立重难点。对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整体感悟一篇较长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个情况,我确立以下的教学的重点、难点。
1、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变化,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感情。
2、《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时上课不一样的具体表现
难点:文章中重要语句含义的分析和文章中处处照应是本文的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以启发和点拨。
五、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就要制定合适的科学的教法、学法。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1、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2、重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其次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献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充分预习,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对话式,让学生学会与老师对话与文本对话。第三,为了加大课堂容量,我将使用投影和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体的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分为三个环节,三个课时来完成。由于本篇是教读课文,在每个教学环节里,我都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完成知识的积累。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将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让学生感受申奥成功后全国上下欢庆的景象,引入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然后说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
第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给生词注音,初一的学生还处于识字认字过程,这一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问学生,了解他们课后查阅资料的情况 :作者的情况,故事发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后,将进入第一个教学环节:听读——整体感知课文,理请文章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讨论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老师要明确全文按情节分为三部分:1-6为第一部分、7-23为第二部分、24-29为第三部分。
在这个环节里,完成了知识目标的第一点。
第二课时:进行第二个教学环节:品读课文——体味语言,感悟思想。这个环节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课文分析中,使学生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
教学要点: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室中异常情景的描写;,小弗郎士心理反应和思想感情变化的描写。
如何在这一步里突破重难点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讨论,交流对话,给学生搭知识的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
首先先让学生阅读第一、第二部分,,从以下几个话题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课如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教师在这个话题中需要明确: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作用。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的气氛,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第二个话题是:《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日上课时大不一样,你能从文中找出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吗?并说说这种不一样说明了什么?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以下几点:首先是气氛不一样、学生不一样、老师不一样,这种种不同为最后医科渲染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为下文蓄足了气势。第三个话题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变化,你能丛冢找出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吗?并说说变化的的原因吗?在与学生讨论以上话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笔勾画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的同时,也对作品进行了品读,我们突破了重点,把握了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个课时,继续第二个环节的主题——品读课文。但是教学要点是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在这步里,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读法和讨论法。
让同学接力读11-19段,引导同学对下面的问题进行分析:(1)在最后一≤www..com≥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2)韩麦尔先生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气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让同学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写出“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几个问题分别从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进行分析的,解决了这几个问日,也就突破了重点的第一点。
然后请译名同学读第20自然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教师在小结时要指出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要对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写作特点进行归纳,和进行创新写作,这是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激活思想,创新写作。归纳本文通过典型的环境,如在上学路上,小弗郎士见到了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广告牌等等,这些描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故事的背景,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的描写,突出典型任务的性格的写法。这些在写作上都要会学习和运用。布置作文,题目设计为《最后一课》之后,要求学生展开合情的想象,紧承文末的一句话进行续写。
以上的教学中,我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这个设计是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的,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篇三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叟sǒu:年老的男人。
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踱duó:慢步行走。
诧chà异:觉得十分奇怪。
祈qí祷dǎo:原意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宛转:(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悔不该这样。
二、相关背景
1.作家作品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儿子,龚古尔学院院士。与著名排犹主义者和民族沙文主义者德吕蒙友善,在德雷福斯案件中站在极右的一方。他自己也拥护民族沙文主义。1904年与莫拉斯认识。1908年与莫拉斯合编保王派的《法兰西行动》报,发表了无数激烈的极右派言论。1920年一度当选为议会议员。曾以诋毁法国政府罪入狱,越狱流亡到比利时。两年后获赦回到巴黎。
莱昂•都德年轻时认识很多文学界和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多卷。他拥护君主政体,拥护极右的政治主张,但他的友谊和文艺观点有的不受他的政治立场所影响,他与极端排犹的德吕蒙和犹太族作家施沃布交往;与右派文学评论家马西斯友善,但是为马西斯所猛烈攻击的个人主义的作家纪德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
2.背景链接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至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急。小说以普法战争为题材。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以在普法战争中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朗士的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对祖国语言和祖国领土的深厚感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7-23),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朗士对平时不用功的悔过。
第三部分(24-文末),写“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的异常表现,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
三、写作方法
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
四、问题探究
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因此,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始终是在儿童幼稚目光的轻纱之后隐隐约约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没能够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外在装束、他的语言、他的行动来认识他,并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早已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还如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作者没有直接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但是读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样体会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发生时,先生才会有如此打扮。那么,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祖国的伟大语言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完美形象的,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时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都是那么令人感动。这一番话,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着什么呢?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惨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
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作者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个动作,使他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
【练习解答】
第一题: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扎实阅读文本入手去理解人物形象,而不要流于架空的分析。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才认识到祖国语言的魅力,后悔平日没有努力学习。文中有许多这样的语句,具体参看课文说明部分。
韩麦尔在最后一堂课上奇特的穿戴;韩麦尔先生对阿尔萨斯人的批评;韩麦尔先生把“法兰西”“阿尔萨斯”写在字帖上,挂在课桌的铁杆上……这一切古怪的举动,都流露着他对祖国语言的留恋,对祖国的热爱。特别是教堂钟声敲响后,韩麦尔先生的动作、表情、语言。他听到教堂的钟声,意味着这最后一课的结束,他将离开40年来他苦心经营的学校和他熟悉的孩子、村民。他怀着留恋、遗憾和痛恨侵略者的复杂心情,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出了“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凝结了他的爱国深情,表达了法国人民必胜的信念。这也是法国人民的心声。
第二题:
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理解关键的句子带动对全文的理解。
1.这是民族矛盾中最容易激化的方面。侵略者企图对占领区的人民实行精神上的统治,实现民族的同化,从而消灭法兰西民族。
2.“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的统治。“钥匙”比喻亡国奴实现解放,通向自由的方法与途径。因为被侵略者丧失了自由,犹如关进了监狱;但是,只要记住本民族语言,不忘本民族文化,就可以把人民组织起来反抗侵略者。这里,法语就像一根团结敌占区人民的纽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3.这段话韩麦尔先生用十分形象、贴切的语言赞美了法国语言及学好法语和摆脱奴役的关系,包含着他对祖国语言深切的爱。
第三题: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反映了沦陷区的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内容上的不同点:都德的《最后一课》写的是发生在法国一个小学校的故事,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写的是发生在中国一个大学的故事。
写法上的相同点:都通过刻画人物来表现主题。
写法上的不同点:都德的《最后一课》是通过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开故事情节,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则是以一位教师的视角反映日寇侵略中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之情。
【类文品析】
最后一课
老舍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到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1.仔细研读课文,思考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主题。
2.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很静,祁瑞宣老师的“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也很静。两个国度,不同的时人,为什么课堂上气氛如此相似呢?
3.祈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什么?
4.两篇文章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请从分析两文选材入手,概括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
5.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而祁瑞宣老师在最后一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对于这截然相反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
6.捕捉自己亲自经历过的生活中的痛苦或幸福的感受,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写一段话,突出“真正的苦痛或幸福是说不出来的”这一中心。
(参考答案:1.本文通过对祁瑞宣老师的动作、精神等细致入微的刻画,及对其内心世界的揣摩,反映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 2.原因是它们所要反映的主题是相同的:两篇文章都要反映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课堂气氛都是:肃静、庄重。 3.祁瑞宣老师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做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日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4.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由小见大”即由平常人物或日常小事,反映复杂广阔的社会背景。 5.可从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评价刻画人物的方法等入手,自由发表见解。 6.语言流畅,感情真实,联系人生经历,言之成理即可。)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篇四
细节描写的真实性。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个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出现的两次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似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
(摘自《爱国主义的颂歌》,载《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二册150?—151页)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篇五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一篇小说,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很易引起共鸣的。
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功能,因此,他极力强调小说要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这固然主要是针对创作小说而发,但可以说,近代文学史上的很多翻译作品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宗旨的。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来,首先就是因为它的爱国主义。这可以从先后发表的几种译文上得到佐证:1913年1月发表的匪石译本将《最后一课》标明为“教育小说”,1915年5月发表的江白痕译本则标明为“爱国小说”,两者不约而同都强调了作品的爱国性质及其教育意义;此外,胡适的译本和江白痕的译本还分别对小说的篇名作了改动,胡译为《割地》,江译为《小子记之》,显然,译名强调的是对丧权辱国的刻骨仇恨。这些细节已颇能说明问题,但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译本都非常郑重地在译文前加有按语,有的甚至还有跋语,这些“序跋”,更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翻译这篇小说的意图。
目前发表的《最后一课》的最初译本是由匪石翻译的,发表在1913年1月31日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2卷1期上。译者生平不详,以“匪石”为名者大约不会很多,故未知是否即南社成员陈匪石。据郑逸梅先生《南社丛谈》载,陈匪石早年曾留学日本,“庚辛之际,新学渐盛,他任课幼幼学堂,时以国家积弱之故,与列强国力外张之由,勉励学生,谓:‘学必有用于世,始名为学’。”从上述记载看,陈匪石从日文转译此作也是有可能的。其译者按语曰:“西历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兰西与普鲁士交哄,法人大败,普军尽据法之东境。明年,进攻法之巴黎,法人力竭不能御,乃为城下之盟,赠款五千兆弗郎,约合华银二千兆元,盖五倍于我国庚子赔款矣。赔款之外,复割阿色司、那恋两省之地与普。时文学大家都德目击其事,然伤之,乃托为阿色司省一小学生之语气,写割地之惨然,以激扬法人爱国之心。言虽鄙俚,含有精意。法国小学教师,咸定为课本,授之儿童云。”这篇按语言简意赅,既交待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又深深寄托了对法国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爱憎是很分明的。译文纯用白话,通俗明了,但对原作却略有删改,如“我”上学前在市政厅遇见铁匠及其徒弟的情节即被全部删去。一般来说,翻译作品,尤其是寥寥二、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在当时很难引起什么反响,但匪石的译文发表后仅两月,即有人赋诗发表读后感,其诗名《〈最后一课〉题辞》,作者健铁,诗曰:“柏林书到意苍茫,汉麦先生辍讲章。四十年来求学地,知从何处话兴亡。凝神端坐睨诸生,忍泪念愁哭不成。祖国文章君识否,山残水剩最凄清。一声木铎日轮高,却怪先生新换袍。稚子亦知亡国恨,春风和泪看胡桃”。
诗作语气沉痛,但又不乏愤激,说明作品在当时深深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第二种译文是胡适翻译的。胡适于1910年7月考取第二届庚子赠款留美官费生,遂赴纽约康奈尔大学深造,《最后一课》即译于美国,于1915年3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春季号上。据该报编者注明,胡适此译作曾刊登于上海某报,此说如属实,则胡译首次发表大约也在1913年左右,因为胡适译文后注有“民国元年九月记于美国”的字样,从时间上推算,发表之日当和匪石译本基本同时。此外,胡适的“译者按语”在内容上和匪石基本相同,甚至连造句遣词也大致吻合,这种雷同现象颇令人迷惑不解。胡适的翻译,素来删节极多,曾被人讥之为“胡译”。这篇译文在三种译文中也是删节最厉害的,大凡无碍基本情节的景物描写,人物语言等等均遭删节,以后曾有人在《洪水》杂志上引法文原作对胡适的这篇翻译大加指责。尽管如此,胡适的译文在语言上是比较规范的,在当时也比较受欢迎,1917年收有《最后一课》的(胡译)《短篇小说》(第一集)出版,至1940年累计重印多达21次,由此不难揆察胡适译作影响之大。
继胡适译本后,江白痕在1915年5月1日出版的《中华小说界》2卷5期上也发表了《最后一课》的译文。江白痕其人不详,他发表作品不多,偶尔在当时的报刊上能看到他的译作。他在译文前也加有一段按语,曰:“普法战争后,法人割亚尔萨斯、罗亨二州以和,而亚尔萨斯人常不忘其祖国,今观是篇,对于祖国文字三致意焉,法人爱国之情亦可概见。”文字之间,可以看出充溢着对祖国的眷爱,其翻译此作的用意是很明显的。和前述两种译文不同的是,江白痕系用文言翻译,然译文却十分忠实原著,基本是逐句翻译,当可说是对《最后一课》的首次全译。
除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精湛的艺术构思也常为人们所赞赏,难能可贵的是中译者们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匪石和胡适曾分别在译文后特附跋语,对都德的艺术技巧赞叹不已,兹抄录胡适“跋语”之一节,以见其仰慕之情之一斑:“此篇佳处,在于设想之奇。夫割地之惨,奴隶牛马之恸,是何等重要问题?而乃以孩童语气出之。全篇所写,是一蒙学堂中琐屑之事,计时不过半日,而读者心目中俨然想见异族之威,亡国之憾,真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此短篇小说之上乘也。”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篇六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一篇小说,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很易引起共鸣的。
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功能,因此,他极力强调小说要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这固然主要是针对创作小说而发,但可以说,近代文学史上的很多翻译作品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宗旨的。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来,首先就是因为它的爱国主义。这可以从先后发表的几种译文上得到佐证:1913年1月发表的匪石译本将《最后一课》标明为“教育小说”,1915年5月发表的江白痕译本则标明为“爱国小说”,两者不约而同都强调了作品的爱国性质及其教育意义;此外,胡适的译本和江白痕的译本还分别对小说的篇名作了改动,胡译为《割地》,江译为《小子记之》,显然,译名强调的是对丧权辱国的刻骨仇恨。这些细节已颇能说明问题,但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译本都非常郑重地在译文前加有按语,有的甚至还有跋语,这些“序跋”,更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翻译这篇小说的意图。
目前发表的《最后一课》的最初译本是由匪石翻译的,发表在1913年1月31日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2卷1期上。译者生平不详,以“匪石”为名者大约不会很多,故未知是否即南社成员陈匪石。据郑逸梅先生《南社丛谈》载,陈匪石早年曾留学日本,“庚辛之际,新学渐盛,他任课幼幼学堂,时以国家积弱之故,与列强国力外张之由,勉励学生,谓:‘学必有用于世,始名为学’。”从上述记载看,陈匪石从日文转译此作也是有可能的。其译者按语曰:“西历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兰西与普鲁士交哄,法人大败,普军尽据法之东境。明年,进攻法之巴黎,法人力竭不能御,乃为城下之盟,赠款五千兆弗郎,约合华银二千兆元,盖五倍于我国庚子赔款矣。赔款之外,复割阿色司、那恋两省之地与普。时文学大家都德目击其事,然伤之,乃托为阿色司省一小学生之语气,写割地之惨然,以激扬法人爱国之心。言虽鄙俚,含有精意。法国小学教师,咸定为课本,授之儿童云。”这篇按语言简意赅,既交待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又深深寄托了对法国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爱憎是很分明的。译文纯用白话,通俗明了,但对原作却略有删改,如“我”上学前在市政厅遇见铁匠及其徒弟的情节即被全部删去。一般来说,翻译作品,尤其是寥寥二、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在当时很难引起什么反响,但匪石的译文发表后仅两月,即有人赋诗发表读后感,其诗名《〈最后一课〉题辞》,作者健铁,诗曰:“柏林书到意苍茫,汉麦先生辍讲章。四十年来求学地,知从何处话兴亡。凝神端坐睨诸生,忍泪念愁哭不成。祖国文章君识否,山残水剩最凄清。一声木铎日轮高,却怪先生新换袍。稚子亦知亡国恨,春风和泪看胡桃”(载1913年4月15日《湖南教育杂志》2:6)。
诗作语气沉痛,但又不乏愤激,说明作品在当时深深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第二种译文是胡适翻译的。胡适于1910年7月考取第二届庚子赠款留美官费生,遂赴纽约康奈尔大学深造,《最后一课》即译于美国,于1915年3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春季号上。据该报编者注明,胡适此译作曾刊登于上海某报,此说如属实,则胡译首次发表大约也在1913年左右,因为胡适译文后注有“民国元年九月记于美国”的字样,从时间上推算,发表之日当和匪石译本基本同时。此外,胡适的“译者按语”在内容上和匪石基本相同,甚至连造句遣词也大致吻合,这种雷同现象颇令人迷惑不解。胡适的翻译,素来删节极多,曾被人讥之为“胡译”。这篇译文在三种译文中也是删节最厉害的,大凡无碍基本情节的景物描写,人物语言等等均遭删节,以后曾有人在《洪水》杂志上引法文原作对胡适的这篇翻译大加指责。尽管如此,胡适的译文在语言上是比较规范的,在当时也比较受欢迎,1917年收有《最后一课》的(胡译)《短篇小说》(第一集)出版,至1940年累计重印多达21次,由此不难揆察胡适译作影响之大。
继胡适译本后,江白痕在1915年5月1日出版的《中华小说界》2卷5期上也发表了《最后一课》的译文。江白痕其人不详,他发表作品不多,偶尔在当时的报刊上能看到他的译作。他在译文前也加有一段按语,曰:“普法战争后,法人割亚尔萨斯、罗亨二州以和,而亚尔萨斯人常不忘其祖国,今观是篇,对于祖国文字三致意焉,法人爱国之情亦可概见。”文字之间,可以看出充溢着对祖国的眷爱,其翻译此作的用意是很明显的。和前述两种译文不同的是,江白痕系用文言翻译,然译文却十分忠实原著,基本是逐句翻译,当可说是对《最后一课》的首次全译。
除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精湛的艺术构思也常为人们所赞赏,难能可贵的是中译者们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匪石和胡适曾分别在译文后特附跋语,对都德的艺术技巧赞叹不已,兹抄录胡适“跋语”之一节,以见其仰慕之情之一斑:“此篇佳处,在于设想之奇。夫割地之惨,奴隶牛马之恸,是何等重要问题?而乃以孩童语气出之。全篇所写,是一蒙学堂中琐屑之事,计时不过半日,而读者心目中俨然想见异族之威,亡国之憾,真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此短篇小说之上乘也。”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6篇《《最后一课》汉译琐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的价值所在。
推荐访问:一课 汉译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6篇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最后一课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