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教学设计7篇

时间:2023-09-05 09:15:01 来源:网友投稿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创意】《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设计教学设计7篇,供大家参考。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7篇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创意】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后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达到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了解杨志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明确:

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

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提拔做管军提辖使;

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

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一:

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师生归纳:

①失意、得志、幻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②茅盾先生认为:“梁中书用人不专”在课文具体指什么?

明确:既然让杨志做押送生辰纲负责人,又安排老都管随行制约杨志。

2.研读:把握整体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

过渡:对于《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和叙事手法,明末清初金圣叹已有论述。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二:

《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花攒锦凑,龙飞凤走”。看他写枣子客人自一处,挑酒人自一处,酒自一处,瓢自一处,虽读者亦几忘其为东溪村中饮酒聚义之人,何况当日身在庐山者耶?

资料助读三:

从来叙事之法,有宾有主,有虎有鼠。夫杨志虎也,主也;
彼老都管与两虞候特宾也,鼠也。设叙事者于此不分宾主,不辨虎鼠……将何以表其为杨志哉?《智取生辰纲》的“叙事之法”,妙在“有宾有主”以“宾”衬“主”。

(2)根据上面资料,联系课文,围绕“课文中的两”进行概述。

明确:

①说说故事中的“两个场面”

小说写两个场面,即押送场面和失陷场面。前者为后者作铺垫。写杨志与都管、虞候的矛盾,不但令晁盖一行有机可趁,而且写出杨志失败之必然。

②说说故事中的“两种矛盾”

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侯、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这是故事的次要矛盾。另一种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这是故事的主要矛盾。

③说说故事中的两组人物

一组是以杨志为首的押送队,一组是以晁盖为首的八位好汉。这些人物的立身行事,性格特征都各不相同。

④说说故事中的“两条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师生小结故事情节结构艺术。

3.品读:突破重点。

主问题:文题为“智取生辰纲”,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吴用之“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智”具体表现在:

(1)“智”定策略。

一是智用“天时”。利用天时——天气炎热,以药酒作武器。

二是智用“地利”。黄泥冈人烟稀少,于此设伏,占有“地利”。

三是智用“矛盾”。杨志等人内部矛盾重重,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2)“智”施计谋。

一是乔装歇凉,先声喝问,麻痹杨志一行。

二是买酒一桶,当面吃尽,迷惑杨志一行。

三是假意饶酒,巧下麻药,蒙骗杨志一行。

四是赌气不卖,假意调解,引诱杨志一行。

2.勾画文中表现“天气炎热”的语句,在品读中体会作者是表现“天热”手法。

明确:

(1)文章写“天热”二十余处,有的通过作者介绍直接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写。

(2)描写作用

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挑夫如何不怨?

②文不在多,妙在传神。“那石头热了脚疼”,一句七字,热极之苦,描画已尽。

③烘托心理,形神毕现。“众军人看那天时……”,天气之炎热难当,军健之怨怒怅恨,俱从四字道出。

④转换场景,发展情节。“赤日炎炎似火烧”,众军汉口渴难当,白胜所唱山歌恰好唱入众军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资料助读四:

《智取生辰纲》的环境描写,“不费笔墨”,“分寸不失”。看他写天气酷热,不费笔墨,只一句两句,便已焦热杀人。古称盛冬挂云汉图,满座烦闷,今读此书,乃知真有是事。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小说题目中的“智”研读文本,了解了吴用等人“智”的具体表现(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以及智用计谋)。在这场斗争中吴用等人取得了胜利。不过老师一直在想:曾经杀牛二、战林冲、斗索超的杨志,是个武艺超群的英雄。作为押解官,他肩负重要使命,握有重权,应该说是一个骁勇善战、统率生辰纲的最佳人选。但他在押送生辰纲中却落得个失败的下场。那么失败的杨志是否就无“智”可言呢?如果有智,那么他的“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杨志最终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杨志也有“智”,具体表现在:

1.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

2.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

3.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

4.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

师生小结杨志失败的原因:

一方面固然是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如此,使得他对手下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从而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

二、创设活动情境——突破重点

1.文章哪一部分表现了杨志等十五人内部矛盾已全面激化?

明确:文章第四节。

2.请学生自由放声朗读第四节,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体会一下人物的心理,理解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的体现。

3.分角色朗读。(旁白、杨志、老都管、虞侯、众军汉、数中一人,共计6人。)

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语言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听完作出评价。

三、创设体验情境——品味情感

在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完成后,请学生对几位扮演者的朗读作出点评。

明确:

对杨志的朗读,要在把握杨志粗鲁、暴躁的性格基础上,根据杨志说话的对象来确定。

如对老都管有的要用平和的语气。如“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有的用协商、无奈的语气。如“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路途上千难万难!”有的则要在平和中略带责备、抱怨的语气。如“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

生朗读体会,师适时启发:为何杨志对老都管的态度会不同于其他人呢?如何准确朗读老都管的语言?

明确:

押送生辰纲的领导者表面是杨志,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学生勾画描写老都管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分析老都管的性格。

过渡:对老都管的语言品析,金圣叹早有精彩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五

《智取生辰纲》的人物语言,“描摹入画”,“凿凿可听”。看他写一路老都管掣人肘处,真乃描摹入画……写都管骂杨志言语:“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取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金圣叹作四次夹批:“第一句,说破杨志不是提辖,恶极。‘“第二句,说提辖实是我家所与,恶极。”“第三句,说杨志即使是个提辖,亦只比之芥子,恶极。”“已上骂杨志……妙绝。”

师生小结朗读要求:读出老都管盛气凌人、鄙夷杨志的语气。

四、创设质疑情境——举一反三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课文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学完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会有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疑惑,请说出来交流一下。教学时,不时有学生突发奇想,蹦出“思维的火花”,列举如下:

生1:(在讲吴用智用杨志内部矛盾而取得胜利时)问:老师,吴用他们怎么知道杨志等人内部矛盾重重的?

生2:白胜是如何算好时间在那个时候挑酒上黄泥冈的?

生3:我看杨志失败的关键还在于杨志自身。他要不是时时在意,处处留心,过于谨慎,一开始就让军健们把酒喝了,即使他们内部不和,吴用等人的计谋也会落空,生辰纲也就不会丢失了。

……

明确:

激发学生踊跃地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所有的质疑从学生中来,

再回到学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再走出名著,深化对名著的阅读的体验,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习惯。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2篇

教材分析:

《背影》是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朱自清先生写于1925年10月的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也是叙事的线索。作者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安排了许多精彩的衬托和铺垫。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在一个平凡、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父爱”。而这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无论对我们还是学生都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教学依据:

《背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作者以洗尽铅华的质朴演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亲情、孝道与感恩。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调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和道德情感的熏陶。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走近作者,认识生字、生词。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

能力目标:

学习在平实的叙述、抒情中蕴藏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
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

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但背影不仅是父亲的形与行;
要深刻理解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不能不顾及父亲所说的话。因此,我把父亲的形、行、言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分析并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初二学生,他们的阅读范围还不是很广,掌握的阅读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如何理解文中父亲那个不怎么优美的背影?学生还无能为力。因此,我把此当作本文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亲情的理解远不如作者深刻,教学过程中需加大感性教育。

教学策略及手段: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置学生于现实的阅读情境中,教会学生质疑、解疑、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设计对课文阅读过程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3、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爱的熏陶,感受挚爱亲情从而实现爱的传递。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一首熟悉的老歌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些默默操劳,默默关心我们的父亲。那是怎样让人心动的一份父爱呀。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曾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亲情感动了几代人。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板书《背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氛围。

二、解题:

1、作者简介:(略)

2、写作背景:(略)(多媒体出示作者行踪简图:北京——徐州——扬州——南京——浦口)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理解课文2、3段的内容,更好的渲染阅读情境。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
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奔丧差使狼藉簌簌妥贴踌躇迂蹒跚箸拭琐屑晶莹

3、配乐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通过配乐朗读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出自己印象最深或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或场面。学生交流,有感情的朗读标注的内容并说说自己感动的理由。(教师在学生郎多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配乐并播放课件中准备好的部分画面)

2、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父子之间什么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

五、学习探究,研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和线索在稳中出现了几次?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的好?为什么?(提示:找出四次背影描写,及第六自然段的动词和形容词。)

2、配乐朗读,饱含深情的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含的深情。

设计意图:学习本文抓住某一事物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手法,通过找关键词体会文章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饱含的深情。突破教学难点。

3、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作者围绕背影还组织了哪些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2、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送别过程中父亲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和含义?(小组活动,各组代表发言

(3)文章出了写父亲,还写了作者的感受,作者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学生用低沉舒缓的语调配乐齐读项关于语句。教师配以相应的多媒体画面。

设计意图:把父亲的形、行、言作为互相联系的整体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突出教学重点。

六、拓展延伸:

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以“父亲我想对你说:”开头,帮助作者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设题,引发学生思考,达到阅读延伸的目的。

2、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度过了人生十三四个春秋的你们一定留下了许多回味绵长的、令人百读不厌的爱的细节。请你打开思维的闸门,尽情地回想,捕捉闪光的瞬间,说说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设计意图:体会真挚的亲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七、作业:

结合本节内容以“亲情”为话题,完成一段200字左右的细节描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朴实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灵的写作能力。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水浒传》,理清课文思路,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及人物关系。

2、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围绕“智”字分析双方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2、小组合作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难点:

1、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衬托

杨志吴用

送取

天地人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1、学生通过教材P236“名著阅读”了解《水浒》,本文节选自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的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学生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⑴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汇报速读感知情况。

⑵交流、明确: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即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⑴小组组内交流综合、组员汇报。

⑵明确: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

四、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吴之“智”

学生思考、讨论:

⑴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⑵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

⑶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

交流发言:个人—组内—班上(学生由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

小结明确:

晁、吴之“智”

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智用人和──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

2、杨志之“智”

学生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⑴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⑵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⑶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交流展示,明确:

杨志之“智”:智藏行踪──精明智变行辰──谨慎智选路径──多智

五、综合比较,总结全文

1、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综合小结:

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人不和

内因:天外有天,棋差一招

2、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由于《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列、杨家将系列、说岳系列等不同的作品,而且对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六、检测,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首先,尊重起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维”角度让学生明白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

其次,教学过程流程明确,即“自学—展示—反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为此,我在课堂上始终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注重阅读方法的点拨。例如,在理清情节的时候,提醒学生学习在较长篇幅的文章中筛选信息。这样,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吸收有效信息,在实际阅读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当然,这其间始终贯彻好“自学—展示—反馈”这一流程,避免用集体行为替代个人阅读体验,充分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畅言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第三,学法指导得当,“独学”、“对学”、“群学”相得益彰。

引导学生学习,“独学”出体验,“对学”出疑点,“群学”释疑点,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4篇

一、微课题目: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让《背影》更感人

二、教学思想: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记事抒情散文,文字凝练优美,感情饱满深沉,从中国人最关注的角度——伦理,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无论从写作技巧方面,还是从伦理道德方面,我们都可以从中挖掘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个微课,我从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入手,让学生领悟深沉的父爱。从这一点说,我觉得在这个微课中,我们可以带给学生两个东西,其一,写作技法之巧;
其二,传统美德之善。

三、教学特色:

从人物刻画的细微之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挖掘寓意深刻的父爱主题,是这个微课的教学特色。微课只分析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背影:望父买橘。从父亲的动作细节描写切入,让学生深刻领悟父爱这个主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望父买橘中父亲动作细节的分析,领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爱。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您好,这个微课重点讲解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让《背影》更感人。《背影》是散文中的名篇,我们知道,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一共描绘了四次父亲的背影,其中以望父买橘的背影最为感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来刻画父亲背影形象的。

(二)教学过程

播放幻灯片一:

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背影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
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教师朗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文字描述(如幻灯片所示)作者刻画望父买橘的时候,为什么是如此的感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那么什么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呢?

播放幻灯片二:

人物的动作的细节描写:即准确、细致、生动地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

(教师对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进行解析)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父亲动作细节描写,来领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播放幻灯片三:

1.分析父亲买橘的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走路的姿势:蹒跚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教师:首先,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蹒跚这个词语写出了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的背影!)

教师: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动作描写,“探”可看出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地将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的艰难过程。

“攀”,写出月台的高度,因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是非常吃力的;

“缩”,写出了父亲两脚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倾”,父亲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孩子那样灵便,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描绘得很深刻。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

教师总结:通过这四个动词描写,一个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蹒跚的背影跃然纸上。播放幻灯片四:

探讨:父亲过铁道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坚持为我“过铁道买橘子”?

教师:父亲过铁道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坚持为我“过铁道买橘子”?

1.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

2.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

是啊,父亲背负着家庭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在囊空如洗的情况下,还要为已满二十岁的儿子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能胜任的事情,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凝结着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又伟大的爱。我们都知道,《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写《背影》就因为文中父亲引

的那句话“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的厉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是在羞愧、伤悲、感恩等等复杂情感把自己激动得不行的情形下写下《背影》创作的。在望父买橘这个片段中,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是我们不仅好像看到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三)作业布置

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地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一个温馨的早餐??想一想,生活中的这些细微的关心,你有用心体会过吗?请你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发自内心的告白,然后读给父母听。要求在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把爸爸/妈妈“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描写出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文中作者望父买橘细节的分析,体会到了父亲对朱自清先生平淡却深沉的爱。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身边伟大的亲情。谢谢您认真看完这个微课,谢谢。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
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
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段一共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①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②指名读“窃窃私语”,说出它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摹拟窃窃私语,体会这里用“窃窃私语”显得特别生动。

(3)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这两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很多声音)

(4)海底都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四个“有的像……”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发出警报)

(5)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你是从哪知道的?

(6)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么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

(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3.指明: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
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具体地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4.联系第二、三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1)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到“静中有声”,显得奇异)

(2)为什么海底有这样奇异的景象?(海底奇异的景象离不开丰富的物产)

(3)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读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物产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几句话,讲的是什么?(一共六句话,讲的是海底有很多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

(海底有很多动物)

从哪儿看出海底的动物有很多?(“三万种”就是很大的数目,这还是已经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读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④指名读三~六句,想一想讲的是什么?(不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

⑤重点理解:

“伸缩”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靠肌肉伸缩爬行的?

“只能”说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说一句话。比普通火车还快说明什么?

“反推力”怎样理解?想一想你见过什么是靠反推力前进的?

“巴”是什么意思?

⑥放录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活动方式。(形象感知动物的活动方式)

⑦小结三~六句,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
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
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说明了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⑧引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句讲的是什么)

⑨依照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⑩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2)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①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图)说明海底植物怎么样?(种类繁多)

②海底有哪些矿物?“稀有”是什么意思?说明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蕴藏丰富)

③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也可以体会到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3)四、五、六三个自然段都写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从这些物产中还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点?景色奇异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海底丰富的物产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三、把二~六自然段连起来读

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四、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让学生想一想,为了说明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各写了什么?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6篇

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分层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引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话,逐步培养孩子们联想写话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借助《追赶天边的彩虹》,展示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话的能力。训练孩子成句成段,逐步培养孩子们联想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是识字大王了。真了不起!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有什么好处呢?

2、指名学生说。

3、是啊,扫清了识字的障碍,我们就可以自己阅读,看更多有趣的课外书了。我们的同步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这本书,就是我们星级表里的词语串成的文章。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读好吗?(有)

二、明确标准

1、我们的口号是:“追追追,追上十星级!”下面我们来到——“同步阅读”大擂台。老师指课件:

同步阅读的评价标准:

一颗星:清晰响亮;

二颗星:清晰响亮、正确流利;

三颗星:清晰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

认真倾听,遇到带点的句子能模仿说话,奖励两颗星。

三、同步阅读擂台赛

1、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来读,特别长的读一两个段落。学生自由练读(学生特写)

2、四个大组推荐代表来打擂,根据朗读情况,全班同学用手势评价等级(一星、二星、三星)。

3、老师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评价,当场在课件上点击星数。比两轮,总结擂台赛的结果,给予表扬。最后获胜的小组参与打擂的同学获得卡片等奖励。

【设计意图:在打擂的游戏中,展示读书本领,老师点拨,同学互助,激发读书热情,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的同时,为课外阅读做准备。】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7篇

(一)课标分析

1、话题:jobs

2、课时说明: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英语PEP,供三年级起始用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she

do ? Part A Lets learn.这部分内容有六个表示职业的新单词,还有句型What does he/she/ your father/your mother do? Hes/Shes a/an….以及就此而展开的与职业有关的表达自己理想的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 am going to be a/an….是四年级上册Unit 6 B Lets learn的延伸,为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与此类似的话题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生分析:

本案例适合小学三年级起始用六年级学生,在四年级时已接触过职业名称,如:fa rmer,doctor,nurse,teacher,driver和baseball player,再学职业名称,有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动词+er/r"成名词的构词方式。学习并掌握表示职业的六个单词:

singer,writer,TV reporter,actor,actress和artist。

2、能力目标:学习并掌握下列口语What does he/she/your father/your mother do? He/She

is a//an…并能在具体的情景中使用。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从小热爱生活,树立自己的理想。

(五)教学策略

能积极和他人合作,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较好地完成Group work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设计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7篇 微课设计教学设计(通用7篇) 微课设计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