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捕蛇者说》教案9篇

时间:2023-02-18 09:26: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捕蛇者说》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捕蛇者说》教案9篇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文言散文,表达了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九年级《捕蛇者说》教案(精选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柳宗元的文学常识及“说”的体裁特点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诵文章能了解文章大意

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熟悉文章的主要的内容前提下,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说”,让学生理解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WWW.BAIHUAWEN.CN★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

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板书课题,作者]

或从背景介绍导入:唐玄宗天宝中期起,战争仍频,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沎(cǐ)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早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却有一种职业可以免其赋税,到底是什么职业呢?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捕蛇者的世界。

二、揭题解题:

1、“捕蛇者说”不能译成“捕蛇的人说”,因为“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议论,可以叙事,但叙事也是为了说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2、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及句子停顿。

2、正音

3、指名朗读,一人一段。

4、齐读。

四、试译课文: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朗读课文。

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然后一人一句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

三、总结实词虚词。

(一)实词总结

为 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写。“故为之说”。

已 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 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 ①恶疮。“可以已……瘘、疠’。②疫病,疫气。“呼嘘毒疠”。

入 ①缴纳。“当其租入”。②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 ①每年。“岁赋其二”。②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①很。“貌若甚戚者”。②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

毒 ①怨恨。“若毒之乎?”②有毒的。“呼嘘毒疠”。③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①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乎?”②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

食 ①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sì,饲。“谨食之”。

观 ①看。“今以蒋氏观之”。②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二)虚词总结

之 ①的。“永州之野多异蛇”。②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③代词。“问之,则曰”(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

而 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④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⑤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以 ①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②用,拿。“太医以王命聚之”。③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④根据。“今以蒋氏观之”。⑤表目的。“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 ①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之。“时而献焉”。③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

乎 ①吗。“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③(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

于 ①在。“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到。“积于今六十岁矣”。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三)重点虚词:“而”字用法

表并列关系:黑质而白章 哀而生之乎

表承接关系:得而腊之以为饵  退而甘食 余闻而愈悲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表修饰关系: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哗然而骇者 恂恂而起 弛然而卧  时而献焉

熙熙而乐

表转折关系:而吾以捕蛇独存 而乡邻之生日蹙

第三课时

一、复述课文:

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捕蛇者说》这篇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大意,下面请几个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

二、分析课文: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节,思考:

①本节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异蛇的“异”?

明确:从外形、毒性、医疗效用三个方面写的。

②永州之人冒着生命危险争捕毒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当其租入”,是为了免受苛政重税之苦

“争”字形象地反映了“赋敛之毒”比毒蛇还要厉害。

③永州之人为了免受苛政重税之苦,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争捕毒蛇,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暗示租税之毒甚于蛇毒

④为什么一开篇就写毒蛇之“毒”呢?

明确:以蛇之毒衬托下文的“赋敛之毒”。

2、阅读分析课文2、3节。思考:

背诵第四段。 篇二

强记:给5分钟时间,背下来。

范背:教师背第四段,学生心里默背。

试背:请三位学生分别背诵。

齐背:全体学生齐背两遍。

[说明]指导背书时,提示学生结合前面对本段层次、内容的分析来背诵。

教学过程: 篇三

一集体疏通文意。

二人小组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其他同学解答,都解答不了的,教师提示或自己直接解答。

[说明]书上注解比较详尽,学生能读懂大部分语句的意思。疑难多出在没有注解的语句上。例如“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教师引导学生先弄明白“若”“复”“赋”“甚”四个字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断句(读准句中停顿),最后结合“则吾斯役之不幸”引导学生考虑疑难句的句意,他们便会明白了。疏通文意,切忌逐字逐句的"对译,着重在明白每句主要的意思。有时弄明白一个词或两三个词,整句就明白了,但即使这样,也是以疏通句子的大意为重点,不必讲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确有必要讲时,也要适度,为明白句意服务。同请几个学生每人一段串译大意。

教学设想: 篇四

尽可能多读几遍课文。因为课文读不熟,疏通文意困难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本课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都规定了背诵四、五两段,熟读才好成诵。读课文的方法,尽量有所变化,使学生爱读、乐读。

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抓住四、五两段适当做些分析。理解全文主旨和蒋氏陈述的主要意思和感情。

疏通文意是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要指导学生认真对照注解完成这项工作。但不搞对评。

疏通文意。 篇五

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每一句大意。

布置作业:

一熟读课文,至少读两遍。二完成课后练习三(做在书上)。

教学过程: 篇六

一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

⊙生自读一遍课文对照注解,出声朗读。

二人小组互读。纠正读音错误,读好句中停顿。

教师出示小卡片或小黑板,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è)御(yǜ)得而腊(xī)之挛踠(luán wǒn)

瘘(lòu)疠(lì)当(dàng)其租入嗣(sì)

几(jī)死者戚(qī)莅(lì)事者日蹙(cù)

殚(dān)转徙(xǐ)顿踣(bó)呼嘘(xū)

曩(nǒng)悍(hàn)吏隳(hūi)突

恂恂(xún)而起缶(fǒu)谨食(sì)之苛(kē)政

孰(shú)知以俟(sì)夫观人风者

[说明]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提示字义或词义。

请几位学生读课文,每位读一段。随时正音。

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每句的大意。

课时 篇七

教学要点:

一理解全文主旨。

二背诵四、五段。

布置作业: 篇八

一背诵四、五段。

二完成课后练习四。

课时 篇九

教学要点:

一熟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推荐访问:教案 九年级 捕蛇者说 九年级《捕蛇者说》教案9篇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 捕蛇者说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