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旭, 房海宁
(1.武汉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武汉 430070;
2.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工作部,武汉 430070)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与贫困作着长久、反复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日新月异,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中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口未完全摆脱贫困。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为全民脱贫积累了厚实的实力与底气,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2015年11月,党中央召开的“史上最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向全党发布了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擂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出征鼓,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并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经过近10年的不懈奋斗,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1]。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当今中国大地上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构建起的包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朽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在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一)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体现了国家力量与民族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着力实现贫困问题的有效治理,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3]。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聚焦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将脱贫攻坚列入治国理政的重大民生工程,建立起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并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扶贫。全党积极动员力促脱贫攻坚,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为强化一把手工作责任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这是十八大以来唯一一项由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立军令状的工作。
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5]
脱贫攻坚只有参与者,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只有责任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造性地实施了包括国家东西部协作帮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全军部队参与帮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各类社会组织助力帮扶和热心公民个人爱心帮扶在内的各种积极有效的举措,最大力度、最广范围地发动各方面力量,构建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扶贫工作大格局,凝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二)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揭示了减贫治理的制胜法宝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脱贫斗争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中国当下的基本国情,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这个总方略,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新思想、新举措,创新扶贫路径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管”,推动扶贫方式由“输血式”转为“造血式”,有效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难题,让扶贫政策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扶贫帮扶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先识贫。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搞清摸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6]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是脱贫攻坚的“第一颗扣子”。2014年,在科学制定贫困标准和识别程序的前提下,全国组织动员百万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摸清底数,为全国近3000万贫困户、9000万贫困人口建立了贫困档案。同时,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系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最原始、最详实的大数据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扶贫谁来扶?“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加强脱贫一线力量,各地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要求,累计选派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驻村干部,建立了“五天四夜”的驻村帮扶机制,实现了所有贫困村的全覆盖。广大驻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过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讲政策、上项目、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扶贫怎么扶?“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只有找准症结、把准脉络,并且开对“药方子”,才能彻底拔除“穷根子”。国家通过开展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真正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项目审批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从而才能实现因人因户、因时因地的精准帮扶。其中,“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方略的核心要求,“五个一批”是具体实施路径,两者协调一致,才能达到因人施策、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的效果,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三)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庄严承诺。为保障脱贫质量、检验攻坚成色,国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工作体系,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每年通过组织第三方评估来开展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并按照一定比例抽查摘帽县。2020年,国家首次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组织开展大规模专项普查,20万多名现场登记人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低温冰冻等种种不利因素影响,对近千个普查县、近20万个普查行政村的1500多万建档立卡户逐一采集数据,对脱贫成效进行全面检验。普查结果显示,成效符合预期,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8]为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人民检验,在开展评估考核的基础上,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监督检查。通过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政策措施、纪律作风的“三落实”,强化纪检监督、运用审计监督、组织民主监督、加强行业监督、接受社会监督,从而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一) 脱贫攻坚精神是时代教育的发动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重大政治责任。高校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帮助学生认清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把握世界的发展方向。只有了解我们过去走过的路,看清现在的路,才能正确把握未来的路,真正做到“四个自信”。
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止,跨越不同的热血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经历了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和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自立自强、不懈奋斗,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接续孕育了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和新时代奋斗精神,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是不同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学习熟悉中国共产党党史,必然要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要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需要一代又一代继承下去,弘扬下去,并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进行新的斗争,赋予新的意义,培育新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既是学生必须且必要的一堂有深度的时代教育大课,也是一堂有广度的国情教育好课,更是一堂有温度的思政教育金课。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艰辛、成就伟大,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此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不少党员甚至贡献了宝贵生命,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最终实现了近1亿贫困群众顺利脱贫,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对脱贫攻坚精神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认可脱贫攻坚精神就是建党精神在当今中国的最好诠释,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最好体现,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最好课堂。
(二) 脱贫攻坚精神是思政教育的助推器
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我国区域性贫困难题,中华民族千年夙愿得以实现,这项伟大的斗争必将载入史册,成为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学生只有全面学习中国历史,深层次地了解、认清、认同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最根本保障。党的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创造新的奇迹、实现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渠道和手段。将脱贫攻坚的学习纳入思政教育体系,作为“四史”教育、思政教材、思政教学的重要补充,实现了历史学习的纵向衔接,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当下中国开展的改天换地的脱贫斗争。同时,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脱贫攻坚的政策文件、艰辛历程、伟大成就、精神内涵、价值力量,必须将学生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做到有效地横向贯通。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在校内集中学理论学知识,第二课堂在校外调研重实践讲运用,第三课堂运用“互联网+思政课”方式忆往昔看今朝,第四课堂开展走村入户做宣讲。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历史与当前相结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认同、感情认同、价值认同,从而较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有效助推思政教育提质增量、走深走实,最终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三) 脱贫攻坚精神是实践育人的催化剂
学校、家庭、社会是培养人的三个重要阵地,三者互相交融、相辅相成。在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中,社会实践教育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的理论教学以及家庭的家风教育,最后都得落实体现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育人工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鼓励同学们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深入实践。他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当今国情,紧扣时代脉搏。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民情、了解时代,体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长达十余年的脱贫攻坚,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实践走访调研,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田野间。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的大地,用自己的双眼去看看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用自己的双耳去聆听基层民众最真实的心声,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帮助群众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真实感受当下中国农村、广大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利用研学旅行、课程实践、假期实践、工厂实训等机会深入基层企业、机关、乡村开展助学、助残、助农、助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帮助群众巩固脱贫成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经历锻炼、锤炼品行、增长才干。在学习脱贫攻坚和传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达到实践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 革新理念、丰富内容,改进课堂教学设计。
1.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9]。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进行再学习再充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热情了解脱贫攻坚政策、熟悉脱贫攻坚进程、领会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深入学习、最好是亲身经历实践,参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在教师自学的基础上,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中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对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进行研讨设计。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学效果好的名教师为青年教师示范指导,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才能确保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做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将政治性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青年语言、网络语言,讲深讲透讲到位,让理论丰满起来、事例鲜活起来、语言生动起来,让学生听后能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有所悟。
2.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应充实完善教学内容。脱贫攻坚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脱贫攻坚事业在当下、成就在眼前,很多学生都是脱贫攻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为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有所得,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依据脱贫攻坚的最新政策、数据、要求来充实完善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积极有效地融入现有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符合思政课程教学的要求,确保讲课不讲外行话、不做外行事。同时发挥课程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合理划分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比例,将结合课程内容、反映课堂所学的社会实践调研、学生课堂展示、学习心得体会、课堂思考作业以及艺术创作等纳入平时成绩,丰富考核内容。
3.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应坚持革新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教学素材贴近生活的生动性特征,从生活中的改变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建立课堂教学与第二、三、四课堂的有效联动,推进线上与线下两个课堂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以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引人入胜的视听效果、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解课程知识,实现一见便知、一看就懂的教学效果,从而让教师讲得有激情,学生听得能共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同时,针对思政课教学特点,鼓励开展集中授课、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集中授课讲解理论体系、政策文件以及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分组围绕脱贫攻坚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角度视野展开研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辩论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现实问题的合理认知,实现思政课教学不仅进课堂进教材最终进学生头脑,从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道路自信的践行者、理论自信的信仰者、制度自信的捍卫者、文化自信的传播者。
(二) 挖掘内涵、讲好故事,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从而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特别是脱贫攻坚思政课,向学生展示的是当今中国生动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推动课堂下移、教师下沉、学生下地,只有脚下接了地气,讲课才能更有底气。
1.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应注重挖掘精神内涵。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非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丰富、持续发展而来。脱贫攻坚思政课应该在学习脱贫攻坚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褒扬表彰脱贫典型的过程中,挖掘蕴涵其中的脱贫攻坚精神力量与实质内涵,从脱贫群众、帮扶干部、志愿人物身上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值得学习推广的精神品质,总结出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素材和教学案例,用不争的事实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注重鼓励引导青年学生走到贫困群众中间去、到艰苦卓绝的脱贫一线去、在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间去和脱贫群众一起生活、干部群众一起奋斗,才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领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2.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应讲好脱贫典型故事。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中华民族迈向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10]要想把课程讲好,课程设计很重要。在做到教学课堂、课程师资、教学内容下沉实践后,如何落实总书记这一指示显得尤为关键。授课的人员,除了思政课专职教师外,还可吸纳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地方党政领导、驻村帮扶干部、脱贫致富典型、志愿服务个人以及贫困地区学生,由他们来讲述脱贫故事,用鲜活生动感人的事例吸引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作为课程专业教师,必须发挥课程主导作用,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讲好扶贫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必须勇担脱贫工作责任,用自己的工作经历讲好党委政府在脱贫工作中的决策部署;
作为驻村帮扶干部,必须抓好定点村的主要帮扶工作,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讲好精准帮扶工作实绩;
作为脱贫工作受益者,必须当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角,用自己的脱贫经历讲好脱贫致富的故事;
作为贫困地区学生,可以聚焦课程主题,从自己的视角讲好山乡巨变的奇迹。通过课堂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实地走访贫困地区调研、感受贫困地区的山乡巨变、倾听一线干部群众讲述脱贫故事,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感悟。任课老师在最后应予以总结提炼,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非凡意义,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操,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道理。在人生最好的年代,青年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勤奋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过硬的文化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立足,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平台,在人生的舞台尽情施展才华。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仅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努力做到客观了解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科学把握未来。
1.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提升思政教育现实性。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求“接地气”,引导青年学生不应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堂老先生,而要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社会小学生。当下中国,脱贫攻坚给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带来了千百年来未曾有过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思政课程应改变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内容空洞、脱离现实、大水漫灌的教学方法,引导青年学生利用社会实践、调研学习、课程实习等机会走出校园,去了解脱贫攻坚、去熟悉国情民情、去感受伟大成就,学会独立思考,科学辩证全面地看待分析解决问题,做到学思结合,从而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振共鸣,提升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
2.讲好脱贫攻坚思政课,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脱贫攻坚的工作是艰巨的、成就是惊人的、精神是伟大的。脱贫攻坚梦已圆,乡村振兴正当时。乡村振兴已经拉开帷幕,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11]青年一代应勇担时代使命、心有为民情怀,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从脱贫攻坚精神中汲取力量,在脱贫攻坚事业中总结经验,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建设美丽乡村的情怀,以扎根基层的实干,在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征程中接续奋斗,在广阔天地中施展抱负,以奉献的坐标定位青春的取向,做到知行合一,为实现乡村振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胜利实现。当代青年学子既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生逢盛世,责任在肩,当代青年更应该坚定理想信仰,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承脱贫攻坚的红色基因和弘扬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承担起青年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贡献才华、创造价值,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铸就人生梦想。
猜你喜欢攻坚精准思政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精准的打铁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精准扶贫二首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