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8-21 13: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柳春光,庞博,高跃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2)

1.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以来,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进步,以大数据为依托、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社会和个人,也促进了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党中央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以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早在2013 年,国内数家一流大学就在MOOC 平台上推出开放的网络优质课程。2016 年后,网络教学依托雨课堂、学习通等技术平台在各高校迅速流行起来,很多思政课教师尝试将丰富的网络资源、技术平台和传统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2020 年初,全国高校思政课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将传统的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网络教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经过两年的摸索、改革和发展,高校思政课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今看来,这一模式并不完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被动尝试、探索和发展以便高效有序完成教学目标的紧急方案,而是新时代以来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只是对这种模式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升级。而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并且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结合,必将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趋势。

2.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常态模式。在与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的顽强斗争中,我们取得了非凡的战略性成果和可为世界借鉴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成常态化。线上教学之初,广大思政课教师面临诸多挑战:心理难适应,产生了“自导自演”的教学体验、线上教学平台运用经验不足、教学理念转变难、教学方法与线上教学不匹配等;
学生们也存在好奇心强、新鲜感强和自律不足等诸多新表现、新问题。如今,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进行,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也从最初特殊时期的“紧急响应”模式发展成为了思政课教学中的常态化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积累、发展和创新,线上教学的优势逐渐呈现,广大思政课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经验不断积累,能够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思路、新实践。并且能够熟练进行线上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课程评价等活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们也已经适应这种模式,并能在老师引导下熟练地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学习,发送弹幕、投稿、参与各项互动。可以说,在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凸显,教师教学空间的扩展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强化完美融合,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常态模式。

3.后疫情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需要。疫情防控要求高校思政课采取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这在客观上大大加快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步伐。中国疫情防控的伟大实践给高校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抗疫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但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更高要求:完成线上教学目标和学期教学任务是基础,还要承担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更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课堂,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讲清中国制度的优势、讲清抗疫实践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于过去传统课堂单一的理论灌输,这些要求反过来促进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其一,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提高政治站位,提高个人政治素质,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使其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网络教学平台的智能运用技术、网络交流技能等。其二,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从教学方法等基本能力到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全过程的改革。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直接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片面的,新兴教学模式推动着思政课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

后疫情时代要求高校思政课切实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混合,协调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之间的有机统一,高效地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这一要求反过来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实践契机,激发出混合式教学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揭示出其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1.线上教学优势充分凸显,增强了育人实效。混合式教学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发展,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线下教学和单纯线上教学的独特优势:第一,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思政课育人实效。教师线下教学多采用“课件+板书”的形式,课程信息量大且学生理解能力不同,难免有学生遗漏或者遗忘知识点。混合式教学可将线下授课视频和所有教学资源同步上传并保存到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重复使用平台资源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可综合运用课前发布预习材料、课中讲授答疑、课后巩固、课程评价来强化线上教学的这一优势,使课程的育人效果大大提高。第二,混合式教学凸显了高校思政课整合碎片化知识的能力。高校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讲授内容,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当前,全球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且诸多短视频App 为主的自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庞杂的、碎片化的信息,深刻影响着他们获取知识的习惯。这时候,线上思政课就是诸多混杂的线上资源中的主流核心课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知识传授、真理诠释和价值引领,透过浮于表面的碎片化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和真理,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线上线下衔接不够紧密,影响了模式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优势增强了思政课育人效果,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模式切实考验着广大思政课教师从网络平台运用技术到教学质量评价全过程的能力。从武汉疫情暴发全国线下课程转为线上,到取得抗击疫情战略性成果后全国各地有序恢复线下教学,再到如今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这一过程看上去是教学方式的转化、教学载体的接续,实际上却是一项复杂的需要用心才能做好的工程。当前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衔接不够紧密,恢复线下教学后,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线上教学完全地转为线下教学,两年来积累的经验没有继续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平台中大量互动、预习的功能未被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被搁置甚至只是学生“签到”的工具,线上教学发展出现断裂,这影响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持续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认识到混合式教学并不只是两种教学模式的简单接续,将慕课或录制的视频等网络资源放在平台上让学生自学,也不是两种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的单纯重复,而是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进而主动变革,对线上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
积极探索,规避二者的固有弊端将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优势结合,从课前准备到课后学习效果评价,形成两种教学模式全过程的有机统一,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3.学生参与度、配合度不高,挑战长效化推进。后疫情时代,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态度已从2020 年初的不适、好奇、新鲜度高到现在完全适应,能够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常态化学习。但也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线上教学失去了新鲜感,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在降低,加上一些现实问题的显露,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具体地说,一些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仍然以激发学生对线上学习方式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课程信息量大、节奏快,教学方法与线上教学模式不匹配、课程联系实际不足、理论性过强,单一的视频直播教学使得教师难以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管控;
同时,预习和对课前教学资源的掌握和了解、课中的思考、课后的消化与吸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更加着眼于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知识的诠释和传递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线上教学容易感到疲劳和乏味,不愿参与教学活动,互动配合度不高,上课时容易将学习软件后台运行,也使学生不愿意配合完成课前和课后的任务。这使得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开展之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简言之,学生们难以积极主动地养成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习惯,阻碍着思政育人有效性的持续,不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长效化推进。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常态模式。广大教师应遵循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回应学生关切,总结两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握机遇,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

1.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当前,全球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信息化飞速发展,这些因素给混合式教学的育人功效提出更高标准和更新要求,即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由此看来,教师仍是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的主体。其一,教师要从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的对比中,更新对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独特优势的认识,发掘出更多传统教学所不具有的育人功能,利用其优势增加线上教学的效果,努力规避信息技术固有的弊端。其二,用心体会混合式教学中师生在教与学中的角色转变,更新对教师身份的认识。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所变化,从过去传统单一讲授式的主导者向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建设者转变,教师应充分认识并积极适应角色新转变。其三,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促进了高校思政课全方位、全过程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混合式教学尤其注重在充分认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转变混合式教学浮于表面形式而轻内容的现象,换教学模式的“汤”,更要换教学方法的“药”,创新多元教学方法。

2.双管齐下,推进有机衔接。切实将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有效衔接,以“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为抓手,双管齐下,推动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实践早已表明,混合式教学改革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些“硬件”是改革创新的物质基础:一是网络、设备等后台保障。学校应构建大思政格局,扩宽网络容量,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校园网络的稳定、顺畅,同时确保所有教学设备的使用顺畅。二是教学平台的选择应做到师生统一、优选一种。例如:选用雨课堂平台可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考核四个阶段相结合,能够稳定、高效地开展混合式教学。三是师生应保证自己教与学工具的正常运行和所处环境网络条件良好。

同样,“软件”的改革也至关重要:一是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混合式教学的准入门槛较低,但效果的好坏却由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直接决定。教师应主动学习技能,参加线上教学信息化培训,熟练运用平台功能以便课上随时应对学生动态以及较好把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和特点。二是形成思政课混合式改革创新的内容联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突出对于同一知识点或热点问题讲授的切入点、重难点和落脚点,避免因多门思政课授课内容的重复而造成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三是提高教师整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混合式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更直接更方便,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以教材为基础,遵循观点权威、数据详实、关联密切的原则,将网络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增加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双向发力,释放学生潜力。混合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更加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思政课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不是一张卷纸一个分数,学生的参与度、获得感和抬头率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线上教学从育人实效的角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线上教学要求教师不只是过去传统课堂讲授的主导者,单纯进行知识的诠释和传递,而更要求其巧妙运用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协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两种微妙的变化影响着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给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理论遵循。其一,教师精炼教育活动,不安排重复的、无效的教学活动增加学生负担;
其二,创新教学活动形式。比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轮流讲一个知识点、开展实践教学由学生演绎一个经典案例、现场连麦发表个人看法和小组观点等,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尤其是时政热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其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线上教学以知识的讲授为基础,明确激励措施,采取适当方法形成参与带来成就感、获得感的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常态,二者的有机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二者固有的弊端。线下教学不可替代,线上教学也因其独特优势为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赋能助力,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混合式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前景,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刚刚起步,广大思政教师还需在教学方法的革新、整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方面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线下思政教学方法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COZMINE线下集合店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25期)2019-09-08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密室逃生”线下扩张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推荐访问:疫情 混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