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7篇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1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2
(一)开学前
1.全员摸底调查。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含食堂、保安等物业人员)、学生和家长在开学前完成健康码申领(无手机的未成年人由监护人完成健康码副卡申领),并按学校要求就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假期旅游、外出(含出入境)情况以及健康码申领情况向学校提交《师生健康申报表》,学校要做好信息比对工作,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
2.严格实施有条件返校制度。严格按照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的细则和要求,逐一审核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建立每日监测机制,及时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
3.科学合理做好开学后教师和工作人员配备。 要按照允许返校人员的规定和教育教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适度调整干部和教师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每个校区应配备一名熟悉疫情防控工作的校医或保健教师在学校定点值守。
4.做好校园清洁消毒。 正式开学前,学校应根据省教育厅防控办《校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对各类教学、生活场所和食堂选用含氯类、过氧化物类等高效消毒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全面消毒。
5.校园防控物资准备。 各地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学前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根据《衡阳市学校防疫物资基本配备标准》要求,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物资筹措,精准测算统计开学后学校防疫物资用量情况,并通过多渠道筹集防疫物资,确保各校配齐备足开学后15个工作日的防疫物资,为学校有序开学提供基础保障。要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物资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保管等过程规范有序。要切实加强对消毒液、酒精等有毒、易燃物品的管理,落实专人保管,加强业务培训,明确操作过程,避免出现学生误食情况,杜绝中毒、火灾事故发生。
6.改善学校卫生专门场所设施条件。 严格按照湖南省健康促进学校要求配备足量的流水洗手设施,高度重视学校卫生间建设和管理,配备足够的杀菌消毒洗手液、擦手纸等,并落实专人管理,定时打扫和冲洗,确保学校师生个人卫生需要,不断提升学校卫生间文明程度。
7.设置发热患者“临时隔离室”。 “临时隔离室”位置应相对远离教学集中区,购置和配备防控所需的测温仪、可用于环境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类消毒剂等)、消毒器械和工作人员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校医院(医务室、保健室)及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应储备一定数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鞋套、防护面罩等,有条件的应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以上采购的物资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学校应向供应商索要相关产品合格质检报告。要明确隔离办法和要求,熟悉就近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联系方式,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8.全面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制度。严控人员进出,严格落实访客登记制度。除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校园。所有进出校园人员均要落实身份核实→亮码、扫码和测温→登记→放行等工作流程并登记好信息。
9.做好开学工作提示 。 学校具体开学时间和师生返校时间明确后,学校及班级要通过“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提示返校报到当天和开学后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平稳有序开学。
10.优化教学计划。 各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调整好2020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好教育教学进度。
11.开展防疫培训。 各地各学校要开展全员培训,组织参加由卫健部门提供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政策、法律法规及防控知识与技能普及教育,确保全体教职员工完成防疫培训并通过在线测试,并充分利用“防疫教育工具包”,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要开展学校医务人员培训,在开学前一周内,根据与卫健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学校开学前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与卫健部门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医或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培训,提升以实战为导向的应知应会技能。
12.组织督查指导。 开学前要建立“一校一组”指导机制,指导督促每所学校建立由教育、卫健(疾控中心)、市场监管、属地镇(街道)和卫生服务中心等方面力量组成的专业指导小组,对所指导的学校开展“一对一”的检查和服务,确保学校严格按照防控专业要求和技术指南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二)开学当日
1.错时报到。 全校学生分两批开学:第一批四、五、六年级;第二批为学前班、一、二、三年级,分年级错时报到,切实防止报到当日校门口交通拥挤、学生和家长大量聚集。
2.门卫管理。 学生报到日,家长只能送到校门口,原则上不得进入学校。各学校要提前筹划,妥善做好学生进校和住宿生行李物品及入住宿舍的安排和师生、生生互助等工作。完成报到进校后,无特殊情况,学生不得离开校园。
3.健康监测。 所有师生员工进校必须符合返校条件,在进校前必须测体温。学校要组织充足力量开设多个通道分散设点开展检测,防止学生和家长在校门口滞留。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校门口设立临时帐篷,对体温异常学生及时送至“临时隔离室”妥善安置。
(三)开学后
1.指导出行防护。 提醒教职工上下班、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公共交通工具。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随时保持个人手部卫生,如随身携带使用消毒湿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等。
2.加强门卫管理。 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除允许返校的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进入校园的任何人员,学校应核查其返校条件,未取得“绿码”的教师和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应予以劝返。相关人员佩戴口罩,并必须严格测量体温,快递、外卖实行无接触配送,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校园,除救护、防疫车辆和配送物资等公务确需进入校园的车辆及人员在严格履行报批、检测和登记等程序后方可进入校园外,其他社会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疫情期间,不得组织任何在校园的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暂停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对外开放。
3.落实师生体温检测。 学校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2次检测体温,并做好登记。制订师生员工进校体温晨检、午检和寄宿生每日晨午晚检操作管理方案,明确时间、地点、人员及职责、流程要求。提醒走读生家长每日早上在家做好第一道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或居家观察。
4.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 学校每日必须掌握所有未正常到校师生的健康状况,班主任负责每日登记缺课缺勤的学生,追踪缺课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对缺勤、请假或早退的师生,落实专人每天做好电话、网络访问,了解身体状况,进行情绪安抚,提出健康建议,记录并汇总相关情况。
5.暂停人员聚集。 停止组织聚集学生的校内外大型集体活动,不组织大型的室内报告会和年级、校级聚集活动,必要的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控制室外大型聚集活动。不组织学生到校外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参加集体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原则上不组织学生参加跨区域的学习、竞赛、交流、实践等活动。原计划组织外出的考察、学习、师生春游、社会实践活动一律停止。小学不宜安排跨年级组班的放学后托管服务。暂停学校体育场馆对内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公告。学校体育课尽量安排在户外场地进行。
6.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利用现有的广播、橱窗走廊、校园网等手段,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组织师生学习省教育厅防控办《校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师生个人防护要点指南》,指导师生加强个人防护。把传染病防护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学生新冠防控健康教育课覆盖率100%。要求每位学生养成勤洗手习惯,严禁随地吐痰,注意咳嗽、打喷嚏时的卫生礼仪,相互交谈保持适当距离。
7.加强食堂管理。 学校要充分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准备,涉及食品安全的项目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学校在食品原料采购、存储与加工、食堂员工每日体温测量、餐饮具消毒、加工场所消毒、食堂排风通气等方面的工作。食堂员工须佩戴口罩、帽子、手套,避免直接裸手接触肉禽类生鲜材料,严禁生熟食品(材)混用,避免生食肉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分餐制度,固定学生就餐区域,落实校长陪餐制度,通过错时就餐、增加就餐批次、送餐到班级等办法,降低就餐人员密度。
8.通风消毒。 严格校园卫生消毒制度,参照《校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试行)》,每天实施校园消毒措施。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接受、暂存私人物品,对到校邮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区域,应加强通风清洁,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严禁安排学生在密闭的环境下学习和活动。
9.教学衔接。 各学校要在开学后进行一次摸底检测,准确掌握线上教学开展后的学情,合理确定正式开学后的教学起点。同时,对未能参加线上教学和学习水平明显低于整体的学生,在开学后可通过组建临时教学班、个别辅导等方式提供帮助。对不能返校学习的学生,各学校要予以关心关爱,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指导。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到位。
10.应急处置。 严格学校管理,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发现发热等疑似患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按照“学校、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排查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并及时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请求指导处理,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3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系统安全责任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格,提高安全防控能力,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框架,按照葛家岔学区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葛家岔中心小学(鹿坪教学点)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努力构建“校长统一领导、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防范”的安全网格化工作机制,着力做实我校安全工作,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使安全监管工作无遗漏、全覆盖,安全隐患整治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形成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疫情事故发生,为构建平安校园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实施安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层层监管、时时监控。
2、确保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体系
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共分三级:一级为学校领导班子;二级为各班主任、三级为各任课教师。
(一)构建以学校为基本单元的“大网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财务、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协调和指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构建以各分管人员为单元的“中网格”。各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工作责任。值周教师:主要负责配合分管安全的教师报送相关信息;总务处:负责学校的消毒物品、体温计等物资采购、存放、配发等工作;少先队: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安全工作。
(三)落实以班主任和各课任教师为基本单元的安全责任主体。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在班级的安全工作负责任。每名任课教师对所任科目及围绕该科目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安全负责。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和防护技能的训练。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班要上好《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教育课,做到有教案、有记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开展安全教育。要着力培养他们的自护意识。
(二)加强校园监管工作。要清醒认识本单位疫情面临的形势,全面查找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认真开展疫情防护措施落实大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教室、微机室、宿舍等场所的消毒措施,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五、工作措施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按要求开展好安全管理工作。对实施网格化管理的每一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2.建立各项安全责任制。建立制度,严格实行网格化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3.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抓落实。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抓好疫情监管工作,完善疫情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疫情管理网络的重要举措,通过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的落实,使本单位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宣传到位,营造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及安全大检查的宣传力度,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贯彻网格化管理在学校中的开展实施,进一步规范,加强校内安全管理措施,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各责任人必须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人、管理到物,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文明的校园环境。
我校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学校领导、部门监管、单位负责、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格局。科学划分网格,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网格管理责任体系:
1、构建以各办公室和处室为主体的“组室网格”负责组室的安全管理和各项。
2、全教育活动贯组织开展。
3、构建由各班级组成的“班级网格”负责本班级的安全管理和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4、学校内部活动区域建立全员参与的“活动安全网格”:有专任教师兼职负责活动区域内的学校、学生、集体活动的开展工作。
为保证安全责任的落实,各网格层级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 书,将安全工作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班级、每个组室、每个人员,确保校园中没有无责任人的事,没有无安全责任的人,实现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和无缝衔接。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4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5
为加强学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依据学校工作安 排,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预防和控制新型冠肺炎 疫情在学校发生、蔓延,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防控意识,保 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防控疫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建立“四级”网格化管理组织
在学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逐级落细落实防控,形成“四级”网格化管 理的联防联控管理体系(校级领导一班主任一学生——家长)。学校成立疫 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方案和预案,召开专题会议,强化领导责任, 明确分工和任务。
XX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织结构:
组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在校期间网格化管理细则
1、建立班级疫情学生管理制度。
(1)各班班主任负责统计早上、中午学生的体温,并及时汇总、上报,遇 突发事件及时上报校长室。
(2)班级的纪律委员负责班级学生进出教室及室外活动的纪律,有异常情 况及时报告给班主任。
(3)班级的卫生委员负责教室及室内外卫生区的卫生打扫、喷撒八四消毒 液及卫生保持:
(4)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在家测量体温、健康情况的统计及居家健康 知识宣传中。
2、开学后每名学生签订《信息真实诚信承诺书》,集中上交备案。
3、建立学生早晨、中午体检制度。班级每天两统计学生体温。
4、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学生因病请假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后,要求家长到校接学生,学生持班主任批示的正规假条 到校门口等家长离校治病(假条一式两份,一份存于门卫处,一份由家长签名 学生返校后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保存)°
5、建立学生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复课后要持县级以上医院医生开具的 病愈可返校上课的i正明,学生在进校前测量体温正常后,才能由家长带领学生 找班主任复课。
6、建立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校园环境卫生早上、午后一日两检查,每 日公示检查结果,及时整改不达标卫生,做好卫生保持工作。
7、建立学生进出教室制度。学生课余时间出入教室及在室外活动时严禁拥挤、打闹。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6
一、日常预防控制工作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传染病 的"防控知识,教育学生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及时洗 手,提高防病意识。
(二)搞好学校各类场所环境卫生,加强通风,保持空气 流通。
(三)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 要求一批学生进去消毒一次。
(四)减少不必要的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大型会议等 活动。
(五)开展手部卫生教育,各类场所应配备洗手龙头及洗 手液。
(六)若有老师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 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
(七)学校校医室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一次 性手套、洗手液和感冒药品。要有专人落实晨午检制度、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八)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 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机制,完善信 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九)提前掌握学生假期有无到过疫区,如到过疫 区,还没返程的,请其推迟返回时间。如已返回的,请其 到隔离留验场所隔离自离开疫区14天。
二、 岀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染患者时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还须实施:
1. 疑似患者应立即戴上口罩就医。
2. 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3.若被诊断为患者,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
4. 启动以班级为单位的晨午检制度。
5. 学校由专人负责离校学生的家访联系,了解其每日健康 状况。
6.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 度,掌握每日现症学生增减情况。
7.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8. 学校要在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教室、寝室及公共 教室如电脑、视听、图书馆等的消毒与通风。
三、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 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一)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二)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 洗净。
四、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一)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 比例稀释;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 20克/包):1包消毒 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 片溶于1升水。
(二)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 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五、 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 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二)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学校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篇7
(一)开学前
1.全员摸底调查。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含食堂、保安等物业人员)、学生和家长在开学前完成健康码申领(无手机的未成年人由监护人完成健康码副卡申领),并按学校要求就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假期旅游、外出(含出入境)情况以及健康码申领情况向学校提交《师生健康申报表》,学校要做好信息比对工作,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
2.严格实施有条件返校制度。严格按照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的细则和要求,逐一审核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建立每日监测机制,及时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
3.科学合理做好开学后教师和工作人员配备。 要按照允许返校人员的规定和教育教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适度调整干部和教师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每个校区应配备一名熟悉疫情防控工作的校医或保健教师在学校定点值守。
4.做好校园清洁消毒。 正式开学前,学校应根据省教育厅防控办《校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对各类教学、生活场所和食堂选用含氯类、过氧化物类等高效消毒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全面消毒。
5.校园防控物资准备。 各地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学前后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根据《衡阳市学校防疫物资基本配备标准》要求,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物资筹措,精准测算统计开学后学校防疫物资用量情况,并通过多渠道筹集防疫物资,确保各校配齐备足开学后15个工作日的防疫物资,为学校有序开学提供基础保障。要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物资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保管等过程规范有序。要切实加强对消毒液、酒精等有毒、易燃物品的管理,落实专人保管,加强业务培训,明确操作过程,避免出现学生误食情况,杜绝中毒、火灾事故发生。
6.改善学校卫生专门场所设施条件。 严格按照湖南省健康促进学校要求配备足量的流水洗手设施,高度重视学校卫生间建设和管理,配备足够的杀菌消毒洗手液、擦手纸等,并落实专人管理,定时打扫和冲洗,确保学校师生个人卫生需要,不断提升学校卫生间文明程度。
7.设置发热患者“临时隔离室”。 “临时隔离室”位置应相对远离教学集中区,购置和配备防控所需的测温仪、可用于环境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类消毒剂等)、消毒器械和工作人员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校医院(医务室、保健室)及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应储备一定数量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鞋套、防护面罩等,有条件的应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以上采购的物资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学校应向供应商索要相关产品合格质检报告。要明确隔离办法和要求,熟悉就近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联系方式,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8.全面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制度。严控人员进出,严格落实访客登记制度。除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校园。所有进出校园人员均要落实身份核实→亮码、扫码和测温→登记→放行等工作流程并登记好信息。
9.做好开学工作提示 。 学校具体开学时间和师生返校时间明确后,学校及班级要通过“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提示返校报到当天和开学后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平稳有序开学。
10.优化教学计划。 各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调整好2020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好教育教学进度。
11.开展防疫培训。 各地各学校要开展全员培训,组织参加由卫健部门提供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政策、法律法规及防控知识与技能普及教育,确保全体教职员工完成防疫培训并通过在线测试,并充分利用“防疫教育工具包”,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要开展学校医务人员培训,在开学前一周内,根据与卫健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学校开学前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与卫健部门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医或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培训,提升以实战为导向的应知应会技能。
12.组织督查指导。 开学前要建立“一校一组”指导机制,指导督促每所学校建立由教育、卫健(疾控中心)、市场监管、属地镇(街道)和卫生服务中心等方面力量组成的专业指导小组,对所指导的学校开展“一对一”的检查和服务,确保学校严格按照防控专业要求和技术指南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二)开学当日
1.错时报到。 全校学生分两批开学:第一批四、五、六年级;第二批为学前班、一、二、三年级,分年级错时报到,切实防止报到当日校门口交通拥挤、学生和家长大量聚集。
2.门卫管理。 学生报到日,家长只能送到校门口,原则上不得进入学校。各学校要提前筹划,妥善做好学生进校和住宿生行李物品及入住宿舍的安排和师生、生生互助等工作。完成报到进校后,无特殊情况,学生不得离开校园。
3.健康监测。 所有师生员工进校必须符合返校条件,在进校前必须测体温。学校要组织充足力量开设多个通道分散设点开展检测,防止学生和家长在校门口滞留。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校门口设立临时帐篷,对体温异常学生及时送至“临时隔离室”妥善安置。
(三)开学后
1.指导出行防护。 提醒教职工上下班、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公共交通工具。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随时保持个人手部卫生,如随身携带使用消毒湿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等。
2.加强门卫管理。 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除允许返校的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进入校园的任何人员,学校应核查其返校条件,未取得“绿码”的教师和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应予以劝返。相关人员佩戴口罩,并必须严格测量体温,快递、外卖实行无接触配送,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校园,除救护、防疫车辆和配送物资等公务确需进入校园的车辆及人员在严格履行报批、检测和登记等程序后方可进入校园外,其他社会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疫情期间,不得组织任何在校园的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暂停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对外开放。
3.落实师生体温检测。 学校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2次检测体温,并做好登记。制订师生员工进校体温晨检、午检和寄宿生每日晨午晚检操作管理方案,明确时间、地点、人员及职责、流程要求。提醒走读生家长每日早上在家做好第一道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或居家观察。
4.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 学校每日必须掌握所有未正常到校师生的健康状况,班主任负责每日登记缺课缺勤的学生,追踪缺课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人事部门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对缺勤、请假或早退的师生,落实专人每天做好电话、网络访问,了解身体状况,进行情绪安抚,提出健康建议,记录并汇总相关情况。
5.暂停人员聚集。 停止组织聚集学生的校内外大型集体活动,不组织大型的室内报告会和年级、校级聚集活动,必要的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控制室外大型聚集活动。不组织学生到校外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参加集体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原则上不组织学生参加跨区域的学习、竞赛、交流、实践等活动。原计划组织外出的考察、学习、师生春游、社会实践活动一律停止。小学不宜安排跨年级组班的放学后托管服务。暂停学校体育场馆对内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公告。学校体育课尽量安排在户外场地进行。
6.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利用现有的广播、橱窗走廊、校园网等手段,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组织师生学习省教育厅防控办《校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师生个人防护要点指南》,指导师生加强个人防护。把传染病防护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学生新冠防控健康教育课覆盖率100%。要求每位学生养成勤洗手习惯,严禁随地吐痰,注意咳嗽、打喷嚏时的卫生礼仪,相互交谈保持适当距离。
7.加强食堂管理。 学校要充分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准备,涉及食品安全的项目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学校在食品原料采购、存储与加工、食堂员工每日体温测量、餐饮具消毒、加工场所消毒、食堂排风通气等方面的工作。食堂员工须佩戴口罩、帽子、手套,避免直接裸手接触肉禽类生鲜材料,严禁生熟食品(材)混用,避免生食肉类。学校要严格执行分餐制度,固定学生就餐区域,落实校长陪餐制度,通过错时就餐、增加就餐批次、送餐到班级等办法,降低就餐人员密度。
8.通风消毒。 严格校园卫生消毒制度,参照《校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试行)》,每天实施校园消毒措施。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接受、暂存私人物品,对到校邮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区域,应加强通风清洁,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严禁安排学生在密闭的环境下学习和活动。
9.教学衔接。 各学校要在开学后进行一次摸底检测,准确掌握线上教学开展后的学情,合理确定正式开学后的教学起点。同时,对未能参加线上教学和学习水平明显低于整体的学生,在开学后可通过组建临时教学班、个别辅导等方式提供帮助。对不能返校学习的学生,各学校要予以关心关爱,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指导。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到位。
10.应急处置。 严格学校管理,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发现发热等疑似患者,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按照“学校、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排查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并及时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请求指导处理,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