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及建议

时间:2023-08-21 13: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赵立坤 宋书润 胡艳丽

关键字:邢台市襄都区;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发展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明确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任务、新路径、新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村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得到更多的分享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1]。

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大部分还是依靠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尚未真正形成农业发展现代化,仍然缺乏农业方面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相应的配套优惠发展政策出台较为滞后,制约了农业农村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笔者结合邢台市襄都区实际,深入分析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围绕“政策落实、打造品牌、激发活力、发展‘农业+’模式”等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但目前仍存在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要使农业农村有更大的发展就要不断在思想上、政策上、措施上想办法、求突破、搞创新。

自十八大以来,邢台市襄都区始终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三农”问题的决策,2020年耕地17029亩(未含新划入的晏家屯镇),收获粮食7638.93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2020年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6%,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018年襄都区(原桥东区)被列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县,全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早,推进有序,2020年对57个经济合作社进行转变,经过制定方案、股权配置、制定章程等重要工作环节,全部改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推进“千斤粮、万元钱”增收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0年招商引进白马仙庄和白牛科技产业园两个农业项目,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襄都区乡村振兴局于2021年6月2日挂牌成立,为襄都区实现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目前仍有一些因素制约乡村振兴快速发展。

(一)耕地基数小,农业基础弱

因襄都区不是涉农大县,耕地面积基数小,虽然通过行政区域调整后,原邢台县的晏家屯镇划入襄都区,但可用耕地面积总量依然偏小,常有住户8872户,仅有一万多亩;
此外,晏家屯镇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差,致使农业农村发展一直相对较弱。

(二)缺乏成熟的农业项目

原桥东区和晏家屯镇之前一直没有成型和成熟的“大好高”农业项目,只有2020年晏家屯镇引进的白马仙庄和白牛科技产业园两个农业项目,目前仍在按规划实施中,尚未形成规模。

(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带动能力不强

虽然土地流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过去几年发展较快,但是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限制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2]。襄都区家庭农场目前共有10家,发展规模普遍偏小,年产值过百万的家庭农场仅有2家;
实际经营农业合作社仅有4家,且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能转换的平台期,但仍存在农业基层干部缺乏创新思想、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业产品竞争力不强等矛盾,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效[3]。

(一)缺乏创新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大工程,部分单位和基层干部的发展思路重点放在城市建设、城市拆迁和城市管理等工作,对农业农村工作不够重视,对如何使乡村振兴发展下功夫少,依然是按照旧思路、按部就班发展,导致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滞后,没有突破性发展成效。

(二)缺乏农业领域专业人才

由于城乡差距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失,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大多数人才精英不愿返乡,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在襄都区本地的农业专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失衡,高学历、年轻人才短缺。在缺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背景下,农业面临谁来种和如何持续经营的“双重难题”[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缺乏活力,限制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主要在于缺少带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1]。

(三)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

农业项目做大做强离不开强有力的优惠支持政策,目前襄都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中缺乏农业类项目针对性优惠政策,致使企业投资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一)围绕“风向标”抓落实

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文件要求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目前晏家屯镇占全区面积近半,占农村耕地的90%以上,结合襄都区地理区位优势,重点推进以晏家屯为中心,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着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以晏家屯镇为中心的现代农业园区;
继续开展农业大招商,大力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此外,农业开发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襄都区粮食总产稳定在0.22亿斤左右。

(二)打造“襄都特色”品牌

一是利用襄都区地处中心城区的地域优势,打造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特色种植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引领全区“千斤粮、万元钱”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依托晏家屯的农业项目规划,打造属于襄都区自己品牌的、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采摘观光、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多种元素集合的特色小镇。三是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在完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的基础上,以抢抓农村土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打造美丽乡村襄都特色,真正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三)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重点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

(四)发展“农业+”模式

围绕“农业+”的发展方式,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盘活农村资源,推动襄都区农业全域发展,引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生产链条,带动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相聚集,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3],为襄都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推动农业发展做到“俯身沉心”

一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镇包联领导要定期进村入户,必须爱农村、爱农民,要对农村、农民建立深厚的感情,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以极大热情和干劲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提高乡镇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程度。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赋予乡镇干部的使命,对乡镇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干部要进一步提升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打造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积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让这支干部队伍把对故乡的爱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壮大项目发展达到“头雁领航”

重点围绕晏家屯镇的白牛产业园,全镇发展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在推进白牛科技公司规划的几大板块全面落地的基础上,立足乡村资源,保留乡村风貌,力争用1~2年的时间,使白牛产业园区成为全市居民农业休闲旅游的打卡地,推进乡村振兴。

(三)争取试点工作积极“跑部进京”

积极争创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试点工作,力争襄都区农业农村领域工作试点先行,通过争创试点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优势,充分发挥襄都区在全市、甚至全省的农业农村发展上的引领作用。

(四)研究优惠政策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一是制定远景规划。根据襄都区农业农村实际,广泛听取和征求多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利用国土调规机会,将乡村振兴发展的远景目标与襄都区现有资源有效结合,利用远景规划充分发挥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效能。二是制定暖心政策。为引进农业专业人才、“大好高”农业项目、高校合作等方面量身定制优惠政策,用优惠政策来“抛出橄榄枝引来金凤凰”,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制定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农业分包项目成长机制,为襄都区引进的农业类项目,实行每一个农业项目由“一名分包区领导+一个区直部门+所在乡镇办+项目企业实施单位”的工作机制,将农业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

猜你喜欢农业农村发展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推荐访问:振兴 发展思路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