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汇报3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汇报篇1
xx市教科局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是营造良好“铸牢”意识氛围。积极组织x名“石榴籽宣讲团”成员在学校、幼儿园、社区等开展宣讲x场次。各校园结合开学第一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家长会,切实增强全市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截至目前,通过xx市教育科技局公众号转发中央、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政策解读、原创信息x条(次),利用校内外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宣传,持续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面强化理论武装,多方面主动发声。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组织全市x名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大赛;校长、班主任、三科教师等x人累计参加区、盟专题培训x批次;主动邀请专家开展教育系统集中专题辅导x场,参训x余人次;各中小学、幼儿园组织专题培训x场,参训x人次,实现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全覆盖,广大教师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日常教学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三是创新新形式,推进日常教育引导。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幼儿园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将《xx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纳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主要内容,通过组织观看《开学第一课》、升国旗、主题班团队会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汇报篇2
中华民族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奠定稳固的心理认同。我们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基础。
一、三点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守望相助理念的时代价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守望相助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望相助,体现的是民族传统中的德性追求,展现的是天下大同的道义境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充分利用和挖掘其内在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早在2009年8月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结合内蒙古实际,首次对守望相助的内涵进行了全新阐释,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此后,他在对外关系、港澳台问题、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强调守望相助,使之成为治国理政具体实践所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理念。
守望相助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视和关怀的重要体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都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给予了高度评价,赋予守望相助全新的时代内涵,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总书记对内蒙古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的殷殷嘱托,体现了对内蒙古的关爱之切、期望之重、思虑之深和筹谋之远。
其次,要深刻领会守望相助理念的精神品质,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守望相助理念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内蒙古高原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自远古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共同孕育了草原文化,形成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开放包容的精神。在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不断结合,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守望相助理念体现了平等和谐的精神品质。内蒙古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各民族大团结局面已经形成,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多民族社区、多民族学校、多民族企事业单位、多民族家庭等非常普遍,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第三,要努力实现守望相助理念的各项要求,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一是守好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就业增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守好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构筑万里绿色长城为引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决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三是守好各族人民美好的精神家园。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各族人民文化新期待。
善于登高望远,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调整优化供给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引导一切发展活动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
弘扬优良传统,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全面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深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和事迹宣传报道,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中,拉紧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精神纽带,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下步打算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培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非公经济人士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积极反映企业利益诉求,依法维护企业权益,教育和引导广大企业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的各项惠企惠民政策贯彻落实落地。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进一步认清责任使命,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体现使命担当,聚精会神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过坎闯关。在加强物质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引导,使各族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汇报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政治站位。xx镇多举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活动,铸牢党员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提高认识,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xx镇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召开了2021年xx镇党委理论中心组第一次学习会,会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于民族工作的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过程、基本内涵、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学习,提高了镇党政班子成员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强化领导,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培训会议。xx镇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会议。旗讲师团副团长刘建昌从七个方面详细解读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政策及内涵,镇党委书记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工作实践、核心要义、内在要求、实现途径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会议强调,全体镇村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理论学习,各村要严格按照《xx镇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宣讲全覆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教育培训宣讲工作,及时纠正干部群众中存在的民族观偏差,促进民族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加强学习,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猜活动。为普及民族团结知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民族团结的传播者,xx镇采取线上答题的方式,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活动,截止目前,全体党员干部共xx余人参加了答题。通过此次活动,广泛宣传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提升了民族知识知晓度,牢固树立了民族团结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下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宣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