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10篇

时间:2023-03-08 16:4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10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整理的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通用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地理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地理知识、不断加深对地理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2、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地理科采用湘教版教材(必修2),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在校时间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

(1)、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了解到高一学生由于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而不是过去按部就班的讲授)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3)、目前评价教学的方案尚不明朗,教师的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导向,有教师担心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会影响将来的考试,从而影响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因而评价教学的方案不明确是不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备课组要达到如下目标:

1、备课组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注重教学知识广度的推广。

2、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3、倡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地理小组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具体工作

1、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和学习。任课老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理念,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节课的备课准备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对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学法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研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设备和资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的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重点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交流和改进,分享对新课程的教学体会,同时针对新课程的内容编排和教学时数的安排,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调整和改进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到每次活动有具体专题内容,共同研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或方法途径。

3、加强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4、集体备课:做到“三定”--每周固定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定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制作一个粗略的课件(至少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争取每课都有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三备”--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特别侧重学生学习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5、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较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五、近期工作

1、每周课堂研究探索课不少于一节,每周备课组活动一次。

2、促进地理兴趣生培养,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本年级和跨年级听课。

4、讨论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研究教材的重组,热点问题的补充,作业合适的安排。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二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本学期地理继续实践与完善地理课堂“图表贯穿、合作探究、展示生成、当堂训练”的太仓地理教学主张,结合学校课题,以“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实行生本教育。

二、工作重点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地理素养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作为地理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与学科教学能力。一是政治思想学习,学习师德规范、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等,做立德树人的楷模;二是专题学习,围绕主题学习研究;三是专业学习,学习与地理学科相关的书籍、杂志。如认真研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三本地理专业杂志,及时补充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四是时事学习,经常关注时事要闻,及时把握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变成课堂教学资源,让地理教学生活化、生本化、生态化。

2.苦练基本功,提升学科能力。

地理学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基本功扎实与否。教师的基本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作为地理教师的特有的专业基本功就是绘图、析图技能。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包括示意图、景观素描图、柱状图、曲线图、结构图、剖面图、框图、图表等。在课堂上能快速熟练绘制的地图内容,并对所绘地图进行系统的讲解、分析,这是作为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备课组成员平时多训练、多实践、快提高。

3.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

一“改”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合作探究学习就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突破口。合作探究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主体的参与和相互合作。学生只有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处理、加工得到的信息,然后才能参与交流、展示,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机。通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服务者。

二是“改”课堂提问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采用“师生互问、生生互问”“一问多答、多答再问”等。

三是“改”作业布置。地理作业尽量课堂完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考虑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内在需要,分层布置。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地理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地理知识、不断加深对地理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2、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地理科采用人教版教材(必修1),本学期教学内容是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介绍宇宙中的地球、大气运动、和水运动等地理自然现象,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而不是过去按部就班的讲授)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3)、目前评价教学的方案尚不明朗,教师的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导向,有教师担心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会影响将来的考试,从而影响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因而评价教学的方案不明确是不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备课组要达到如下目标:

1、备课组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要加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注重教学知识广度的推广。

2、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3、倡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地理小组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具体工作

1、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和学习。任课老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理念,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节课的备课准备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对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学法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研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设备和资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的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重点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交流和改进,分享对新课程的教学体会,同时针对新课程的内容编排和教学时数的安排,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调整和改进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到每次活动有具体专题内容,共同研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或方法途径。

3、加强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4、集体备课:做到“三定”——每周一下午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制作一个粗略的课件(至少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争取每课都有课件,课件要放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三备”——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特别侧重学生学习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关于开展“苦练内功,提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的要求,本学期备课组内计划安排的交流、研讨公开课5节,每位老师都要上一节。

5、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做好教科教研常规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积极推进我校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把握地理教师专业发展,重点是“地理学科核心思想和能力,地理教育价值和课程执行能力”这一关键。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提高我校地理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我校地理教学质量。切实抓好本组的教学常规工作,全面投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研目标:

1、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一个有创新力有凝聚力的教研团队

整体构建教研组: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发成员的教研热情。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建设,通过“帮、带、扶、助”活动,使我组的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下迅速成长起来。利用一系列活动将全校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2、强化教研组的“教研”功能,争创我校的地理教学水平的新突破

本学期我们继续“新课改下的新的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不放松,继续推进“学案式”备课教学实践工作。我们教研工作侧重于新课程改革研修和行动研究上。加强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内化,通过开展切实可行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贯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从而真正改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夯实教学常规工作,力争我校地理整体成绩上新台阶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评定学校工作的首要指标。抓质量,首先就要抓课堂,好课堂离不开精心备考,备好课,就要合作,要大家的共同智慧。要扎扎实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其次,根据各年级的地理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任务的差异,确定工作方向。高三教师着力研究高考命题的新动向、新趋势,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增强高三地理教学的针对性。科任要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二年级依据教学计划,狠抓基础,提高成绩,全面抓,重点抓。高二备课组做好地理的复习工作,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做细、扎实,迎接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上争取有所突破;高一年级重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第三,落实常规无必要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首先,加强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落实新的课程计划。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主要以专题发言的形式进行学习。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操作等方面。部分专题发言与这学期确定的课堂主攻方向相配套。

其次,积极参与科研课题。本学期我组确定以 “课堂如何提高学生地理图

像的处理能力”为研究课题。课题开展由组长负责,全组成员共同努力,争创做出典型课题。并最终促组内人员解决历年来的教学重难点。形成非常实用受欢迎的校本课程。

再次,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本学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做 法,进度计划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高效有序地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最后,教研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课程改革中探索性问题,研究教学常规中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是要研究课堂。围绕本期课堂主攻方向,拟定洪我据教师上一堂公开课。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课堂效率。要不断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学期我们教研组为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落实如下工作:

首先,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依据学校的安排,每个年级均成立集体备课组,备课组活动要保证“定组长、定时间、定地点”。做到常规化、制度化。每次轮流由一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事先写好教案并借好相关的课本与资料,在备课会时进行简短的说课,其他老师给予建议。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参考,并在教学实施时依据本班学生实际予以修正,形成个案。

其次,加强组内听课制度的管理。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我们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进行扎实的民主的评课活动,以达到共同成长,充实了校本教研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最后,本期教研组将在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对老师的作业批阅、教师教案、课外活动辅导、研究性学习、教研论文、等方面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作出相应的等级评价。以此促进常规工作。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服务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我们高一年级装备了多媒体教室,老师们在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课改过程中,课程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无法满足。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弥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我们教研组继续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浓厚我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五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Ⅱ两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Ⅲ三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难点是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区域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比较差,地理学习方法不很适当,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语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较差,文科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比理科班的学生好一些。

三、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以及主要特点,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增强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2

第一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

第三节第四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4

第四节

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

第二节第三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6

第三节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模块考试

7

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8

第三节第四节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

9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0

期中考试

11

第三节第四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第五节第六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3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4

第三节第四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数字地球、

模块考试

15

会考复习

16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六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两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三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难点是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区域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比较差,地理学习方法不很适当,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语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较差,文科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比理科班的学生好一些。

三、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以及主要特点,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增强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五、教学进度周次

课、章、节与教学内容

备 注:

1、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2、第一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第三节第四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4、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第二节第三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6、第三节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模块考试

7、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8、第三节第四节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

9、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0、期中考试

11、第三节第四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第五节第六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3、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4、第三节第四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数字地球、模块考试

15、会考复习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七

一、情况分析:

本届高三文科有六个班,普通班,加强班。差别比较大,基础知识不够牢,解题能力不够理想。

二、备考依据:

初。高中9本地理教材、《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蓝本《步步高》。

三、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

2、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至少要有两堂课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碰头会、电话、网络各种形式加强组内问题的讨论,取长补短,互通信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以期实现共同提高。

5、精选、精练、精评习题: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即主任一直强调的“老师下海,学生上岸”,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要起到真正练习的作用,不然还不如不练。同时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具体做法是:利用好每次周考、月考,出好每次考试题;再次是搜集各地市模拟题精选分类汇编,整理每单元的综合测试题;还有就是整理近六年各地高考题分类汇编总结,一轮适当练习部分高考题;对辅导书上练习,要教师先做,再让学生做,要有所选择的做。

同时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对典型题还要写到纠错本上。

(4)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目标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班级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加强督促和检查;

除了检查每次作业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外,还要通过提问检查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否掌握,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纠错的检查和督促。

五。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

这段时间,主要进行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复习

九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11常见的天气系统(3课时);

考点12气候类型及判读、全球气候变化(3课时);

考点13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3课时);

考点14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课时);

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考点15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课时);

考点16山岳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3课时);

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考点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课时);

考点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课时);

月考及讲评(2课时)

十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19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3课时);

考点20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

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考点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3课时);

考点22城市化(3课时);

月考及讲评(2课时)

十一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23农业区位选择(2课时);

考点24农业地域类型(3课时);

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考点25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择(2课时);

考点26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

考点27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3课时);

月考及讲评(2课时)

十二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28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课时);

考点29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2课时);

考点30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课时);

考点3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课时)

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考点32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

考点3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与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

月考及讲评(2课时)

20xx年元月份:一轮复习

考点34荒漠化的防治(2课时);

考点35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课时的前);

考点36能源资源的开发(2课时);

考点37河流的综合开发(2课时);

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考点38区域农业发展(2课时);

考点3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课时);

考点40资源的跨地区调配(2课时);

考点41产业转移(2课时);

月考及讲评(2课时)

20xx年2月份:二轮复习

专题一:等值线(大约2月14号放寒假)

附一、高三地理备课组活动一览表

附二、集体备课活动安排;

时间:每周五第2、3节地点:北教学楼一楼西头政史地组办公室附三、听评课活动安排

朱标:周一第6节1班

高雪:周二第1节5班

王超:周二第7节21班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八

一、现状分析:

1、学生状况:八年级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与区均还有一定差距

2、教师现状:二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

3、社会影响力:因为中考不计分许多学生家长对地理学科不了解不重视,,但我组老师已经深刻认识到新高考改革后明年地理将成为高考科目之一,因此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尤为重要。

二、工作思路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方式。

三、工作目标:

1、重视阅读,提升本组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

2、以主题式探究为主要教学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加强课堂内外的地理实践。无论课堂内外,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

四、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

项目一:课程意识的加强

责任人:冯海云,倪玲

效能目标:通过阅读相关教育教学课程理论,使本组成员成长为具有课程意识的老师。

具体措施:

第一周召开教研组会议,推荐相关课程理论学习。本学期推荐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南京市教研室出版的《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和实施建议》。

2、组织好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各项论文案例的评比,积极参加课题申报。

项目二:地理实践课的开展

责任人:冯海云、倪宁

效能目标:在课堂内外的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将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

1、挖掘教材中的实践资源,在课堂中实现地理实践。如七年级的橡皮泥制作等高线,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八年级的行政区的拼图游戏,

2、利用好学校配置的相关资源,提高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频率。

项目三:公开课的展示

责任人:冯海云、倪玲效能目标:为了促进各层次教师成长,本学期每位教师全部开设校内公开课,争取并大力鼓励有教师开设高级别的公开课或讲座。

具体措施:

1、开学第一周安排好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计划。

2、组织、协调好组内公开课,做好课后的教学研讨。

3、做好资料的收集,公开课教案、评课表、研讨记录。

项目四:阶段性检测的质量提高

责任人:冯海云、倪玲效能目标:力争地理期中期末测试均分达区均以上

具体措施:

1、备好每一节新课,确保课堂的高效。

2、根据学情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加强提优补差。

3、做好专题复习。

4、紧盯后进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

5、抓好每一模拟考试,做好考前培训。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九

一、工作目标

1、 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2、 全面提高各年级地理教育教学质量,,高三年级在各种联考中取得好成绩。

3、 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都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

二、工作思路

(一)、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

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渗。并写好每周的反馈表。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我组五人自成一个备课组。每次轮流由一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事先写好教案并借好相关的课本与资料,在备课会时进行简短的说课,其他老师给予建议。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参考,并进行教学实施。在下一次备课时再进行总结和修正。。

2、加强组内听课制度。

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这学期还是先制定好组内课程表,加强组内听课,这个效果非常好。我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听课的现象非常普遍,能达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监督的作用。

3、为了及时检查教学成果,组内每月定期举行地理教学的反馈工作,及时改进,并以此做好培优辅差的工作,促进教学及师生关系的和谐。本学期教研组将在作业检查、教师教案、学生考试成绩、课外活动辅导等方面对组内教师进行 评价。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带来了观念的更新。上学期我觉得成员相对以前的教学来讲在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顺应课改所需,课改过程中,课程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无法满足。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弥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会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步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5、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我组在组内教研时会自觉关心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及时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及时总结经验,力争每人写1-2篇有份量的教研论文。

(三)、坚持课改、加强课题和校本课程的研究

首先,进行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落实新的课程计划。

我省今年高中课程全面铺开,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我组成员在上学期对于课改的一些操作和要求有比较具体的了解\\。但对课改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所以这学期我们主要以专题发言的形式和选取好的文章让老师们进行学习,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方式转变操作及相关文件的学习等方面。

其次,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

确定本学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做法,进度计划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高效有序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最后,教研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课程改革中探索性问题,研究教学常规中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是要研究课堂。围绕本期课堂主攻方向,拟定专人教师上一堂公开课。

(四)、做好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组人员虽不多,但个个是能手,都很上进。因此为了整组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组要做好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决定组内一是、加强课外阅读和理论研究。二是、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层次的公开课、专题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三是、鼓励青年老师参加各级比赛争取荣誉。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

通过复习七、八年级上下册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教完人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上下册选取的8章内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地球和地图,地球的运动

2、中国的气候及自然资源

3、会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了 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关注热点问题生活问题,进行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

六、教学课时与进程:

1、二月份复习七年级上册内容。

2、三月份复习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内容。

3、四月份复习八年级下册内容。

4、五月份复习市综合训练题。

5、六月份进行考前模拟训练。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地理 备课组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10篇 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