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7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1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种精神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作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及时跟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习工作之中,切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携手同行共筑中国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在思想政治方面,我们都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领土完整。我们都有义务维护民族团结,严厉打击异族分子的破坏行动:我们都应怀着一份坚定的信念,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祖国能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创造更伟大的成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4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比找到路的方向和归属,更能给大家带来希望和幸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发展即是如此,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自觉、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这离不开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支撑。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命运走向,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归宿。现代社会在带来丰饶物质的同时,也裹挟了浮躁、焦虑与不安,而后者的凸显即是共同体意识缺失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的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创新性地构筑安宁真诚的精神家园,形成一个共同认同、栖息的精神意义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养并慰藉共通性的内在心灵,形成精神上的共有归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5
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而作出的重要论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了要尊重民族多元化的客观事实,更强调了要维护各民族团结的“共同体”意识。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事关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这不仅需要党和国家来维系,更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把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和国家的发展相融,要常怀感恩之心,在思想上行动上对国家高度认同。
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文明孕育的结果,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牢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我们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0%,在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上,我县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了功夫。自2017年5月起,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率先在全国以县级层面启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通过全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六进”工作,大力弘扬以“忠孝仁义”为核心的恭城文化精神,不仅进一步铸牢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了民族团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上也取得了较明显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尊崇的行为准则。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遵循,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立场、政策和制度设计,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下,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还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总开关,要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6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心得体会精短范文篇7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