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0 20:1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22年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1

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全校师生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来到了烈士墓前。我们手捧鲜花,花环,来纪念革命烈士雷元洪爷爷。

走到革命烈士的墓前,我们站成一队队,一排排,深深凝望着烈士的墓碑,我的眼前呈现了一幅幅画面。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在充满杀气的战场上,革命烈士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画面;我看到了革命烈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屈不挠;我看到了革命烈士那美好的憧憬;我看到了革命烈士为了那美好的明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生。

听着老师深情地介绍着革命烈士雷元洪爷爷的英勇事迹时,我们竖耳聆听,我的耳边仿佛传来一阵阵吼声。我听到了在激烈的战争中,革命烈士那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我听到了革命烈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那充满必胜信心的笑声;我听到了在战争胜利时,人民的欢呼声。

在默哀三分钟里,我在祈祷,祈祷革命烈士雷元洪爷爷和所有的因为战争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在九泉下能放心安息;祈祷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祈祷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在默哀三分钟里,我在回想,回想革命烈士在那战场上英勇奋战的身影;回想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回想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坐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回想邱少云为了战争的胜利在烈火中壮烈献身;回想起李大钊为了革命事业被上绞刑。一个个英雄的形象像拔开闸的水涌上我的心头。

多少坎坷曲折,多少美好憧憬,多少悲壮感动,多少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今后一定会努力奋斗,将革命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学习革命烈士那不屈不挠,坚贞不屈,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精神。现在已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来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了,但是,烈士们的这种精神,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我会感恩烈士,敬仰烈士,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会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学好各门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我会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场景都如同诗人所述的一样,今年的清明我来到了烈士纪念碑。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我们武进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地。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都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义事业而奋斗。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吟诵这句诗句,不免给人添上了一份伤感。这句诗好像更适用,难道古人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人们都已忘记了祭祖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节游山玩水,的确清明节的另一个活动就是踏青。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个活动——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自由、民主、和谐的社会,就不会有我们的未来。

正是因为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也许我们无法体会战火纷飞的时代的艰辛,但我们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的道路是沉重和庄严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的精神和遗志。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校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不是清明才忆起革命先烈,你们的英雄事迹时常在我们心中录放,不是清明才寄托我们的哀思,你们的革命精神早已在我们身上复制,所以请你们安息吧。

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3

当今,主流社会倡导的是“厚养薄葬”,主张在生前给足尊严,善待处之,使之生活幸福;提倡在死后丧事从简,生态入葬,留下环保风范。这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赖以生存地球的高度负责,没有哪一个人可以逃离生生死死的规律,更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改变“赤条条地来,空荡荡地去”的现实。生态,才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密码,对待逝者,需要用生态的观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公众吐槽大气污染时,很多人习惯性地把矛头指向各大涉染企业的烟囱、马路上汽车尾气的排放,甚者来自西北区域的沙尘暴,这些都是公认的公共生态环保责任,唯独没有想到与己相关的应担责任。在一些地方,亲人离世还保留着土葬的做法,占用大量农地耕地;运灵车一路抛撒冥币,既不雅观又给环卫工人添累;高高的坟头前,烧化的是祭奠用品更是新的污染源……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各种汽车开进山野,你追我赶,喇叭声此起彼伏,打破山村的安祥与静谧,活脱脱地演绎成一场车展秀。这与生态祭扫先人的要求相差甚远,离传统的清明祭扫愈行愈远,繁华落尽是空虚,心灵的哀思何以寄托?

清明节,是中国人们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央文明办力推的“我们的节日”。国家文明需要社会文明来诠释,社会文明需要公民文明来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国人,身上理当充裕着时代文明的风范,能否让清明节成为展示文明的一扇窗口,从这个窗口望去,满眼的生态文明应当成为一景。如果说,一堆纸钱化作升腾的青烟,能够寄托后人的哀思,那么,一束鲜花清新高洁敬献先人,不也能代表晚辈的追思吗?在祭奠先人的问题上,与占地土葬及乌烟瘴气地乱烧一通相比,海葬、河葬、树葬等充满环保理念的生态殡葬,则更加顺应潮流,倍受推崇。

生态殡葬靠公民的自觉,更要靠法律法规等硬约束增强执行力。教育只能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但不是根治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万能药,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规作后盾。在推进生态殡葬管理方面,仅仅依靠没有约束力的说教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让公民知道破坏生态殡葬的严重后果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生态文明不是软绵绵的说教,而是需要国家、社会、公民各个层面实实在在地落实各自的责任,把担当的精神写在尽职尽责中。

生态祭扫,是缅怀先人的最好方式,也是改善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最佳选择。故人离去,留下的是精神财富,激励后人以科学的精神继续创造划时代的辉煌。作为后人,理应接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把先人的创新创业、勤俭节约等精神发扬光大。由此,方能告慰先人,昭彰后人,不负做人。

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清明节了,学校组织了一次“网上祭英烈”的活动,以此祭奠那些曾经为国家、为人民,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每当国旗冉冉升起,耳边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听着斗志昂扬的歌声,我思绪万千。是先烈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是先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抛去所有、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把生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把热血洒向祖国大地。

现在的生活,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老百姓安居乐业……可如果没有先烈们无私的付出,就没有如今的幸福。作为新时代的儿女,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当有一天需要我们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也要像英雄一样无私奉献。

通过这次“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明白了我们所拥有的和平繁华,都是英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先烈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清明节,老师布置我们参加“网上祭英烈”体会活动。

晚上回家我打开电脑,登陆文明网,点开“网上祭英烈”网页,宏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映入我眼中,我点击了“鞠躬”和“献花”,我要向英烈们鞠一个深沉的躬,献上一朵美丽的鲜花给他们。最后我还通过留言表达了我对革命先烈们的哀思。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使我们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5

清明节是人们祭祀先祖或亡故亲友的节日。故乡的清明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人们的脸上不像喜庆节日里的样子,脸上挂着的是对故人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节被国家列入了法定的节假日,前一天的晚上,携妻儿往家赶,一进大门,院子里干干净净的,黄黄的土地上一尘不染,星星点点地洒上了清水,屋顶的炊烟正缓缓地飘着,母亲举着两只沾着面的手从屋里迎了出来,儿子从院心飞进了母亲的怀里,惊的落在房檐下的燕子“腾”地一声窜上了布满红霞的天空。不用问,母亲在蒸祭祀用的供馍和面做的燕子。祭祀用的供馍和燕子是用发酵的面粉蒸的。供馍像大一点的象棋般大小,出笼后还要在上面用筷子蘸上水红色的颜料,点上一个圆圆的点。一份供馍四个,一个坟墓就要摆上三份,一共十二个。每家都要蒸上几十个,因为哪家也有几个老祖宗的坟墓。我小的时候,物资匮乏,农民自己种的白面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但每逢清明,母亲总要把攒下来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蒸上祭品供奉先人。

为什么一份不是三个或五个?我在小的时候就多次问过母亲,母亲总是一边捏着供品一边警示我,不要乱问,但她又总是要告诉我,“人三,鬼四,神仙五”,每逢这时,我总不再多问,感觉到这就是一项很严肃的大事业,因为母亲亲手蒸的馍要供奉给鬼神享用,自然感到有了一种神秘的感觉。而那些用面做下的燕子,则可以说是母亲的工艺品了,你看那燕子的形态各异,或飞或站,或张嘴鸣叫,或回眸张望,更让人感受到一种亲情的是一只大燕子的背上还背了一只小燕子。母亲说,河里的冰化了,燕儿们从南方回来了,老远呀,小燕子飞累了,妈妈就背上他吧。

这些供品和燕子蒸好后,要有家里的男人们装在一只竹篮子里,连同炒好的各种菜肴和酒,还有各种水果,再把香烛和专供亡人用的冥币装好,扛一把铁锹到坟地里祭供先人。到了坟前先要把祭品摆好,点了香烛,敬了酒,焚化了纸钱,然后再用铁锹铲上新土轻轻拢在坟头上面。每到清明,小孩子们就要嚷着跟大人们去上坟,但不过十二的小孩是决不会让去的。至于什么原因,我没有问过父母亲,估计这中间还有些迷信的色彩吧。我从十二岁那年起,父亲就主动叫上我去上坟,我俨然一副大人的模样,扛上铁锹,提上祭品,不是跟在父亲的后边,和父亲并排相跟着祭祀长眠在坟地里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

后来参加工作后,若能碰到星期天是清明节的,我一定要回家培着父亲去为祖先们上坟,但长大后的我已经觉得这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虽然母亲的供馍照样蒸,燕子照样做,各种各样的菜肴照样烹炒,我也附和着总是在路上买上些花花绿绿的冥币,父亲看见后就笑着说:“若能花上这钱,倒好了,嘿嘿,哄鬼了。”但他们照样一丝不苟地上坟、烧纸。

从坟地回来,父亲总要用铁锹折上一截酸枣树枝,把母亲做的燕子细心地扎上去,举回家中,把它别在窗户上面。一时间,就会感到一种春和景明,燕语呢喃的景象。

推荐访问:英烈 心得体会 清明 最新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 最新2022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 2022清明祭英烈心得体会